铁面无私什么意思

铁面无私的成语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2:35

1、铁面无情 [ tiě miàn wú qíng ]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若要我与陈州百姓除了这害呵,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

翻译:若要我与陈州百姓除了这害呵,除非是包龙图,那个人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2、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翻译:做臣子的,要先君后臣,为了国家忘记小家,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3、公正无私 [ gōng zhèng wú sī ]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翻译:办事公正,没有私心,说一句话就有众多的百姓跟从他。

4、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翻译:做臣子的,要先君后臣,为了国家忘记小家,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5、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翻译:遵为人廉洁节约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关于 铁面无私 的名人故事有那些啊
1个回答2024-03-05 12:12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氏裤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歼顷简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乎槐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张铁林私生女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3-09 21:47
外国一个,中国一个,来找他,不承认
铁面无私是形容哪个人物?
1个回答2024-03-13 14:32

铁面无私是形容包察改携拯的,有一句话是开封有歼液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在人间。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扩展资料: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败伏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睐,故有恃无恐。

为此,包拯连续七次上章弹劾,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刚直,朝野震动,舆论汹汹,朝廷终于罢免了王逵。

铁面无私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4 09:13

铁面无私的名人有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影响: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

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

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睐,故有恃无恐。

为此,包拯连续七次上章弹劾,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刚直,朝野震动,舆论汹汹,朝廷终于罢免了王逵。

铁面无私成语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4 08:21
铁面无私

【读音】:tiě miàn wú sī
【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铁面无私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08:27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铁面无私是形容什么人物?
1个回答2024-02-20 23:35

形容包拯:

引证:清·无名氏《说呼全传》:“偏偏那个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铁面无私。”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铁面无私

[成语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近义词]明镜高悬、大公无私

[反义词]结党营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铁面无私,指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27 02:09

包拯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扩展资料

弹劾权贵——

包拯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

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绎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铁面无私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11:02

成语“铁面无私”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