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习惯培养计划

怎样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1个回答2024-02-15 07:44
家长可以以身作则
在孩子不大的时候
做事情就跟孩子一起做
耳濡目染,就做事有计划了
中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1个回答2024-03-13 23:33

1

让孩子养成凡事做计划的习惯

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多小的事情,都要让孩子有做计划的意识,这道工序不是简单的程序,不仅是锻炼孩子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2

凡事问问孩子怎么计划的

父母帮助孩子做计划,不是将自己的所有想法都体现在本属于孩子的计划中,而要问问孩子,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划的。在父母的鼓励和示意下,孩子说出自己的计划,这时父母再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孩子完善计划,给孩子分析什么问题可能遗漏了,什么问题可能没必要。在这期间,从始至终以建议的口吻,让孩子有“自己是计划书的主人”之感。   



每个孩子的年龄和经验阶段不一样,要从易到难,记得把你的好办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3

让孩子处理与年龄相符的问题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能力,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解决熊力。不能一味地大包大揽,让孩子没有机会去处理问题。当意识到这件事情不需要父母代劳,孩子也应该能处理好时,父母就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做。也许孩子第一次做得不好、做错了,但这无疑是一次尝试、一次前进,孩子会在第一步中获得处理事情的经验教训。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学习习惯
1个回答2024-03-14 09:41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主要活动形式,那么将倾听的要求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能使倾听习惯的培养寓教于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拷贝不走样,你做我们猜,看谁的耳朵灵等游戏。这些适合中班幼儿的简单有趣的游戏,能自然地引发幼儿的有意注意,使孩子的倾听体现自主,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乐于倾听别人、积极与人交往,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重要与快乐。
新入园幼儿,“培养) l童良好的睡眠习惯”为主题设计小班的活动计划(
1个回答2024-03-03 08:52

要保证儿童的睡眠质量,要对孩子睡眠的环境进行疏导,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前没有那么突出,到了点儿孩子自然就睡觉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源了。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个回答2024-02-29 15:33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阅读一开始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大部分幼儿就算拿着书也不知道怎么看,往往把书当玩具一样卷呀、扔呀、折呀,书一会儿拿倒、一会儿拿反,还会不停地换书……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经过具体实践,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起幼儿阅读的热情;2.制定合理的阅读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3.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与书做伴,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从书中吸取丰富的养分,茁壮成长。通过课题实践研究会让孩子更好地爱上阅读,早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倾听的好习惯
1个回答2024-01-20 14:56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那没,在幼儿园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首先,教师的活动组织应着眼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3—6岁的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幼儿才有意志集中注意倾听。反之,准备得再华丽也会不得效果。   其次,建立必要的常规,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班级常规是我们幼儿园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只有在如就餐、午睡、活动等方面懂得遵守集体纪律,遵守必要规定,才能保证在倾听时也懂得专心致志,从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再次,多运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手段。由于幼儿的行为有易反复的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经常的、积极的评价方式来肯定、鼓励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渐使这一习惯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最后我认为,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在一个活动中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活。它也需要我们教师有艺术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教育、去等待。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个回答2024-02-03 18:27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答:一、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
三、在活动中训练,形成良好习惯。
四、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总之,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协同配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有目的地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其逐步转化为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大班舞龙主要培养孩子什么习惯
1个回答2024-03-17 02:54
1、通过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舞龙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了解一些龙文化,体验舞龙的快乐。
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在哪拿的放到哪
1个回答2024-01-23 06:08
试飞院幼儿园 小班 组 第四周 周教研活动记录表

教研内容:小班良好习惯的培养

时间:2011、10、28 地点:音体室 主持人:房宇

参加人员: 高春美 赵彦 毋温馨 许桌 高文君 宴静 曹文红

教研过程记录 房宇: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作为小班教师,应该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宴静: 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以正确的概念。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如,我班有很多幼儿在入园之初,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或互相碰撞。为此,在一次午饭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幼儿拖着小椅子走的时候小椅子会很“痛”,而且也容易损坏,同时我给孩子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小朋友做我看。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砰砰叭叭”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赵彦: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都喜欢游戏,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喜爱,经常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幼儿刚学洗手时,一不小心就把袖子弄湿了,为此,我特地做了示范,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顺序:卷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同时在洗手时,还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关好水笼头,擦干手指头。”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学会了洗手,而且觉得很有趣。又如,刚入园时有很多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吃饭的习惯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如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的不干净。故事《小鸟吃饭》使幼儿形象地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了,飞也飞不动了,唱歌比蚊子还轻,多难为情呀。又如通过情景表演《我会自己吃饭》使幼儿对进餐时身体靠近桌子,左手扶碗,右手拿调羹,调羹舀饭送进嘴,身体靠近饭碗等等一些简单常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练习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高春美:重视表扬与鼓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入园不久,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具玩后随手丢在一边,我常常为收拾玩具而发愁,当我发现有个别习惯比较好的孩子在每次玩完玩具后都能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能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时,我就着重地表扬了她,还在她的额头上贴上了一颗五角星。第二天你就会发现游戏后许多幼儿都会认真地收起玩具,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也给他们贴一颗五角星加以鼓励。又如,在进餐中,对个别用餐情况不好的幼儿,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少盛一些饭,鼓励幼儿很快吃完,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你真能干,真棒!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后,幼儿马上会添第二碗饭。另外我们还在班级中可以开展“能干宝宝”评比活动:自己吃饭奖励红五角星、自己穿脱衣服奖励绿五角星、自己整理玩具奖励黄五角星。通过适当的鼓励让每个孩子得到不同的五角星,久而久之,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毋温馨: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教师应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观。对小班儿童来说,家庭影响尤其为大。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师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苦苦无法。因此,我们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而且还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我们经常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况,“对症下药”。

许桌: 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不卫生。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其中眭雅婷小朋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椅子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脱衣服(有的需要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如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还要重视家园配合,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家园沟通中,我们还会进行一些探讨。在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互相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期望大家能将好的经验、好方法,奉献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为了孩子的美好一生,让我们携起手、共努力!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
1个回答2024-03-06 07:55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示范引领,再多表扬,不断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班幼儿会养成独立有序进餐的习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