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沪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电子课本可以朗读的
1个回答2023-08-05 14:50
没有,目前没有。
求视频:七年级下册数学讲解(沪科版)
1个回答2022-08-07 18:05
可以去星火视频找一找
四年级同步作文上册成长的故事开头怎么写 沪教版
1个回答2024-03-03 04:55
展开全部 成长是一只小鸟,叽叽喳喳落在我的窗台,它向我诉说外面世界的精彩,告诉我,努力前行,快快长大。成长是飘在天边的那朵云,时远时近,时缓时急,我看着它,静静漂浮在我的天空,那天空宽阔、蔚蓝,有令人心醉的颜色,而成长,是那点缀蓝天的云彩,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炫目的姿态,因为成长,让这片天空更宽阔,因为成长,让这个世界更精彩,因为成长,我才成为我,因为成长,你才成为了你。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五六年级上册)?
1个回答2023-01-19 20:20
实习老师吗?
哪里能买到沪教七年级下册数学书
1个回答2022-09-23 15:01
淘宝。。当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放大镜》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3 23:08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

班内交流。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教师设问:猜猜看,放大倍数是2倍和3倍的两个放大镜叠加在一起,最大能放大几倍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出两种可能“倍数相加等于4倍”、“倍数相乘等于6倍”。

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两个放大镜的倍数相乘。

教师说明显微镜的原理: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300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1500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万倍。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画什么优秀教案
1个回答2024-02-28 09:21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4 个生字。
 2、认识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发挥想像,大胆、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并能用一、二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发挥想像,大胆、真实地说出、写出自己的心愿。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投影、心愿树等 【教学过程】 基 本 过 程 入手,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造一艘小船
1个回答2024-02-09 05:25

手动版

材料

1.泡沫(可以从一些电器包装里找到)----船体

2.竹签或木棍(一次性筷子就可以)----桅杆

3.厚纸张----帆

4.胶水或者订书机---固定帆

5.重物----放在船上加重,防止翻船

6.皮筋----相当于发条  塑料片----互相交叉固定后相当于螺旋桨

(以前小时候玩过那种绕很多圈以后放开可以飞到天上去的小飞机没?跟那个原理是一样的)

把以上材料拼起来就可以了

电动版

材料

1.泡沫(可以从一些电器包装里找到)----船体

2.竹签或木棍(一次性筷子就可以)----桅杆

3.厚纸张----帆

4.图钉,线---固定

5.重物----放在船上加重,防止翻船

6. 电池和发动机(可以从四驱车里找到)(安装在船尾) 

7.竹蜻蜓的头部---螺旋桨

可以看看成品图,参考着做做

同样是拼起来,只要螺旋桨能转动就可以下水试试方向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1个回答2024-03-01 22:41
  用废餐巾纸造纸
  1、将餐巾纸撕碎放入有水的杯中调制成浆糊状。(注意:用热水效果比较好)
  2、将纸浆倒在下面放有报纸的棉布上均匀铺平,在再纸浆上平铺一张棉布,并用毛巾盖上将水挤压吸干。(纸浆上下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塑料网最好)
  3、过一会后取下压干的纸浆,便会是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