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劝人的话

怎样劝人学佛?
1个回答2024-03-14 08:43
菩萨度度众生,有四摄法,就学这四摄法好了。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以此推之,对父母,首先要顺承,其次要使其生欢喜心,再次才能逐步引导。
怎么劝她念佛?
2个回答2023-10-23 07:11
老人才开始念佛,应该多念阿弥陀佛比较好.
你可以哄老人开心,教她不开心的时候,担心儿女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心情就会好很多的,而且阿弥陀佛也会保佑自己的孩子孙子.
老人最重要就是多持念阿弥陀佛了悉稿.别的只有慢慢来了.没事干就多念最好的睁燃孝.
这时候你跟老人讲那么多修行的道理,恐怕比较复杂.还是慢慢来吧,等她有兴趣,有什么不懂得想问的时候,你再简单通俗的告段毕诉她比较好.
阿弥陀佛!
劝人多做善事的佛语?
1个回答2024-01-25 17:53

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3. 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劝人多做善事的佛语
1个回答2024-01-21 05:0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很近
胡小林怎样劝家人学佛
1个回答2024-02-05 12:22
问:刘老师您好,我初闻佛法,家人不信佛,我想引导家人学佛,应该从何做起,又不至於用力过猛。
刘素云答:你刚闻佛法你就想引导家人学佛,太快了吧,因为你还没学出个模样。你先学出个模样,一个好样子,给家人做好样子,家人自然就跟上了,身教胜於言教。你叨叨、叨叨去说,可能时间长了,人家会烦的,会反感的,会逆反的,你就默默去做。
你像胡老师,为什么现在妹妹、妈妈对他转变了印象,包括去世的父亲?因为他做了。他如果没做,还像以前那样,不会服气的;现在他妹妹给他发短信,称他为最伟大的哥哥。过去他妹妹和他是不太对付,他过去刚学传统文化、学佛,他回家是指挥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先看冰箱这个肉,那个肉,冰箱里,他就说你们就吃吧、吃吧!所以他一要回家一打电话,小阿姨向老人家一报告,说小林哥哥要回来了。老爷子、老太太赶快说,该藏的藏,把东西都藏起来,不能让他看著。因为看著他批评,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所以老人家就很反感。你学佛的怎么这样?这就叫学佛?有时候可能老人家都用讽刺的口吻来说,「咱们家学佛的要回来了,咱们说话都得小心点了。」
这都是胡老师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讲的,他举的具体例子,那现在他就不是这样了。我不知道你们在座的,听没听过胡老师最近讲的光碟,他四个月侍候他爸,侍候到什么程度,他说现在才体会到了,父子亲情是怎么个亲法。他说过去他父亲一上厕所,他就烦,嫌脏、嫌臭,现在他父亲在厕所坐一个小时,他就在厕所陪他爸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就是和父亲交流。他父亲给他讲了好多过去他的事情,这个亲情就愈来愈近、愈来愈近。
譬如他说吃那个酱豆腐,可能我们叫腐乳,咱们这边叫啥我不知道。老人家双目失明,他看不见那个酱豆腐,又不能一整块给他都搁在饭碗里,因为那个东西咸。所以胡老师一开始,用筷子给父亲夹一点,送到老人家嘴里。那个酱豆腐它不是有点黏吗?他肯定搁嘴他得吸一下,吸一下,胡老师说他再用这个筷子,送到自己嘴里的时候他觉得恶心,他受不了。后来他想,这一关我必须过,自己的父亲我都嫌他脏,这怎么行?后来他就是干脆也不用公用筷,就自己的筷子,夹给父亲吃完就自己吃。
后来父亲吃的饭,老人家因为非常节俭,他拨那个蒜皮、那个菜叶什么东西,完了他都拨到碗里,他特别整齐。然后他就说,儿子,你都吃了吧。一开始胡老师说真是直皱眉头,这你说老爷子吃的,剩的这东西,鱼刺都在这碗里,我怎么吃?后来想这一关也得过,他说我也不经过嘴,直接送嗓子眼儿里去吧,稀里糊涂反正我都扒了进去了,啥味我也不知道。
后来他父亲因为有前列腺,他小便的时候就不干净,最后可能都还剩点还有沉淀物。他一开始这关都过不了,后来他都一关一关过了,他说怎么过的这关?他父亲小便完了,他用那个杯子,接他父亲的小便喝进去了,他这样做的。他说喝进去以后自己什么感觉,特别高兴,原来这么简单,什么都没有。他说这不就是心想吗?你想它就脏它就脏,你想它就干净它就干净。
所以他父亲的小便他喝过,就这样四个月,把老父亲送往生了。我说你这回就做对了,如果这四个月你不在父亲身边,老人家走了以后,你可能会遗憾的。两种一种是无所谓,因为和父亲没有什么感情,十岁就不和父亲在一起,已经四十五年了。我说这四个月就是让你尽孝道,这样老人家走了,你没有遗憾,真是这样的。
所以我想做人,无论是咱们做孩子们的长者,还是做长者的孩子,都要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座年轻人也不少,老人家也不少。所以什么叫孝顺?你真正的在父母面前,你去踏踏实实的做了,老人家心安了,这就是孝顺。最大的孝就是护持老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泥佛劝土佛
1个回答2024-02-18 07:10
1. 借花献佛、
2.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3.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4. 送佛送到西、
5. 不看僧面看佛面、
6.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 立地成佛、
8. 临死抱佛脚、
9. 阿弥陀佛、
10. 见佛不拜、
11. 佛口蛇心、
12. 佛眼佛心、
13. 青灯古佛、
14. 送佛送到西天、
15. 绣佛长斋、
16. 诃佛诋巫、
17. 泥佛劝土佛、
18. 长斋绣佛、
19. 佛头着粪、
20. 佛眼相看、
21. 佛头著粪、
22.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23. 送佛到西天、
24. 拣佛烧香
25. 万家生佛、
26. 呵佛骂祖、
27. 开佛光明、
28. 见性成佛、
29. 临时抱佛脚、
30. 无佛处称尊、
31.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32. 佛口圣心、
33. 纶音佛语、
34. 急来抱佛脚、
35. 泥多佛大、
36. 成佛作祖、
37. 不念僧面念佛面、
38. 佛性禅心、
39.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40.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41. 不看金面看佛面、
42. 求神拜佛、
43. 佛心蛇口、
44.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45. 急来报佛脚、
46.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47.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48. 佛头加秽
泥佛劝土佛
1个回答2024-03-04 11:36
【比喻】 泥佛劝土佛

【解释】 同病相怜
弘一大师劝念佛
1个回答2024-02-24 03:22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论是劝发愿往生净土还是劝念佛,无不殷切。本篇集合重要段落,与诸位共勉!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为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为大错。

甲戌初夏大病说偈

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

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

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 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唯修人天教者,虽较易行,然报限人天,非是出世。故古今诸大善知识,尽力提倡「净土法门」,即前所说之佛法宗派大概中之「净土宗」。令无论习何教者,皆兼学此「净土法门」,即能获得最大之利益。「净土法门」虽随宜判为「一乘圆教」,但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即唯修人天教者亦可兼学,所谓「三根普被」也。

佛法学习初步

无论何人,皆应求生西方。即现在不应死者,暂免灾难,亦不能永久安乐。

娑婆苦。今生尚轻,前几生更苦;此次苦尚轻,以后更苦。故欲十分安全,不可专顾目前暂时,必须放开远大眼光求生西方也。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唯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岁月不居,衰老寝至。儿时知交,大半迁逝。墓门青草,巷口斜阳。人事无常,怆焉兴悲。……

为忆仁者滞情尘网,匪仰如来之慈力,宁脱忍域之苦轮。念佛一门,诚为精要矣。……

流光迈驰,瞬息来世,幸宜及早努力,毋致当来忧悔。

致李绍莲书

问:闻密宗学者云,若惟修净土法门,念念求生西方,即渐渐减短寿命,终致夭亡。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其说确乎?

答:自古以来,专修净土之人,多享大年,且有因念佛而延寿者。前说似难信也。又既已发心求生西方,即不须顾虑今生寿命长短,若顾虑者必难往生。人世长寿不过百年,西方则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智者权衡其间,当知所轻重矣。

净宗问辨

问:菩萨应常处娑婆,代诸众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灵芝疏主初出家时,亦尝坚持此见,轻谤净业。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祗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

净宗问辨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佛者觉也。觉了其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增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辛巳岁寒大开元寺结七念佛

哪些佛经是劝人行善的
1个回答2022-10-04 09:20
1.可以先学《南传菩萨道》中关于"布施波罗蜜"的内容。里面详细又清楚的说明了怎么修布施。

2.另外,也可以学学"南传阿毗达摩"(例如《阿毗达摩实用手册》/《摄阿毗达磨义论/《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第一段关于欲界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的认识,对于怎么正确的修善法有极强大的指导意义。

里面的"悦俱、智相应、无行"的指导,简直就是修行界里头,黑科技中的黑科技的存在啊!明白了这个,就直接知道,如何在每一次的布施等善行中,培育出品质最好的善业!

后面关于"心所"的部分,对于"善心所"和不善心所"的"相、位、现起、足处",对于心的善法和不善法下了清楚明确的定义,更重要的是点出了"足处"这个修行的秘诀=即是说明了各种善不善法生起的因,如此就可以对治不善法和增长善法了。

例如,慈心的"足处",就是"视有情为可喜可取",也就是在他人身上看到好的一面。所以如果要增长慈心,就要多看他人好的一面。

"阿毗达摩"这种清晰明确的定义和指引,对于修行有莫大的好处。

没有时间的人,掌握 第一章"心"关于欲界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以及第二章"心所"里十四不善心所以及"二十五种美心所",就已经能很好的指导修行了。
普劝念佛文
1个回答2024-03-31 11:48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累甚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今健康,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孤寡,孑然无碍,正好念佛。

若人遇难,遭逢如此,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培察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经义,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学禅,悟得唯心,正好念佛。

若人修仙,求无量寿,正好念佛。

普劝世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花开见佛。

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福庄严,寿命无尽故。

报恩心:父母师长洪恩,唯佛可报故。

恐惧心:若不往生,必受三途业果故。

慈悯心:受苦众生,吾当发心救度故。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启空偏难念;西方极乐世界,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悄中瞎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也行不得。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今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