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易经

易经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原文?
1个回答2024-03-27 02:22

《易经》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中“潜龙勿用”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7-01 02:06
「潜龙勿用。」 何谓也?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 之,忧则违之; 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修行高尚的人一般也是比较隐匿的人士。不因为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混世、对错而烦恼,高兴则行之。

引申出来的意思:
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
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潜龙勿用”是易经第几卦?
1个回答2023-08-05 12:05
第一卦乾卦,乾卦初爻的爻词。
易经中的潜龙勿用有什么内涵
1个回答2023-02-22 03:36
楼上瞎说,潜龙勿用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潜龙勿用的意思是一个有真才的人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不宜太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要含章不露。等待乾卦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这个时机,一表现就给人惊艳的感觉,容易获得上司的赏识。
易经中的潜龙勿用有什么内涵
2个回答2022-11-25 22:37
这个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潜龙勿用,是易经第一卦第一爻的爻词,从易经的阴阳来定潜龙勿用,阳在阴位,阳不得位。所以出现了潜这个意义。龙定的是主的位置,勿是还不到时机的意思。用是时机到得定义。孔子解释的意思是十五志学,这个时候日主就定在了15岁正是立志学习的意思。老子的解释是万物出长需要的过程。字面的狭义的定义是在万物初长的时候需要潜藏起来积蓄能量等待大的空间定位也就是时机,所谓天时,到得时候才能展露头角的意思。为九五的飞龙在天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用九的群龙无首吉,的首字做为呼应。
周易的潜龙勿用
1个回答2022-09-08 04:20
个人观点: 潜龙勿用应该可亢龙有悔 连在一起看 上九 亢龙有悔 初九 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 是指做事的时机不到
《易经》中“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9 09:51

【乾】初九  潜⑴龙⑵勿⑶用⑷。初九 象曰 潜龙勿用,阳⑸在⑹下⑺也。

【译】初九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译】初九 象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是因为龙皮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注释: ⑴“潜”隐藏。《周礼·阍人》:“潜服贼器不入宫。”

“龙”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周易·坤·上六文言》:“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称:举。《史记·周本纪》:“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龙:举龙。)

⑶“勿”副词。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⑷“用”使用,采用。《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阳”伪装,假装,表面上的。《战国策·赵策》:“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⑹“在”存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下”等级低下,质量差。《论衡·逢遇》:“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 潜龙勿用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8-13 17:08
1、潜龙勿用,汉语成语,拼音是qián lóng wù yòng,意思是隐喻事物在发展孙源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肢盯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2、潜龙勿用出自《周易·乾》:“初九,历凯和潜龙勿用。”
易经的智慧中第一篇的潜龙勿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4 21:40
【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初九的爻辞,记录的是古代舞龙的故事,由于龙皮制作的质量太差不能使用将其藏了起来。详解如下:
【乾】初九 潜⑴龙⑵勿⑶用⑷。初九 象曰 潜龙勿用,阳⑸在⑹下⑺也。
【译】初九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译】初九 象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是因为龙皮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注释: ⑴“潜”隐藏。《周礼·阍人》:“潜服贼器不入宫。”
⑵“龙”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周易·坤·上六文言》:“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称:举。《史记·周本纪》:“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龙:举龙。)
⑶“勿”副词。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⑷“用”使用,采用。《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⑸ “阳”伪装,假装,表面上的。《战国策·赵策》:“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⑹“在”存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⑺“下”等级低下,质量差。《论衡·逢遇》:“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周易》乾卦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2 19:19
【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初九的爻辞,记录的是古代舞龙的故事,由于龙皮制作的质量太差不能使用将其藏了起来。详解如下:
【乾】初九 潜⑴龙⑵勿⑶用⑷。初九 象曰 潜龙勿用,阳⑸在⑹下⑺也。
【译】初九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译】初九 象 “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是因为龙皮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注释: ⑴“潜”隐藏。《周礼·阍人》:“潜服贼器不入宫。”
⑵“龙”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周易·坤·上六文言》:“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称:举。《史记·周本纪》:“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龙:举龙。)
⑶“勿”副词。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⑷“用”使用,采用。《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⑸ “阳”伪装,假装,表面上的。《战国策·赵策》:“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⑹“在”存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⑺“下”等级低下,质量差。《论衡·逢遇》:“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