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客中初夏古诗

司马光 客中初夏
1个回答2022-06-21 05:05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司马光 客中初夏
1个回答2022-06-22 19:25
司马光 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客中初夏
1个回答2022-06-17 18:25
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写的《客中初夏》是哪个年代的
1个回答2023-03-30 14:07
《客中初夏》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客中初夏 乍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6-20 15:54
[注释](1)客中:旅居他乡作客。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译文]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客中初夏是不是宋词
2个回答2022-08-16 23:30
  是宋朝的,但不是词,是诗,七言绝句。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客中初夏哪方面告诉我们这时已经是初夏了呢?
5个回答2022-12-27 12:24
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啊,比如太阳已经特别晃眼了,还有就是雨下的特别的频繁,而且都是雷阵雨
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一句中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2 02:22
没有,表示否定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意思是:没有被风吹起的柳絮,只有葵花向着太阳的方向盛开
注释赏析《客中初夏[宋]司马光》诗词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0-15 17:42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首码帆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乍:刚。当者雹户:对着家门。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

《东皋杂记》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作者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后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此诗即作于闲居洛阳期间。初夏时节,天色放晴,风和日暖,空气格外清模橡朗。南山苍翠,正映对门户。柳絮不飞,葵花向日。全诗句句写景,诗面显得宁静恬淡。但是诗中处处有作者的影子,尤其是第三、第四句,寄寓着作者不为政治风云动摇、忠于君国的理念。我们尽管可以不同意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从容气度、执着专一的处世之道,还是值得称道的。

初夏又叫什么夏 初夏的别称
1个回答2023-06-11 22:45
1、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气温回暖, 四月有孟夏、阴月、梅月的别称。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2、立夏刚过,最近的天气是一阵大雨,一阵日晒,暑热既盛,雨水亦多,可谓天暑下迫,湿气亦重,上蒸下湿,湿气与热邪相结合,广东地处南方亚热带地区尤为突出。故暑温挟湿,使人感胸闷、身态仿重、苔腻、口干、口苦之感。所以初夏的汤品宜清淡,又能富有营养、易消化,有时可以苦寒。同时中医学理论告诉我们,四时益五脏养生,夏日是养心的季节,亦宜进饮一些补心的汤品。

3、夏季要以清帆埋纤补为主,如果某些菜馆还推荐乌鸡、老母鸡汤这样温补的汤,就适得其反了,而应选择鸭汤或鸽子汤。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进补应遵循液橡“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对于反季节食品,要学会冷热平衡,如果夏季要吃羊肉火锅,最好加入一些凉性的配料或配菜,以中和羊肉的温热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