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画家徐渭

徐渭是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10 20:57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徐渭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僚世家,少年时天才超逸,性格豪放,20岁时成为生员,却八次应试,40岁才中举人。后来为浙闽总督作幕僚,曾入胡宗宪幕府,出奇计大破倭寇,但后来总督被杀,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以至多次自杀,后来又在发病时杀死继妻,下狱多年。从此潦倒,痛恨达官贵人,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他自己认为自己“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草书相当著名,发泄了愤世疾俗之气,被称为“明之草书,以天池生为始。”诗歌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辩”,他的传世著作有《徐文长全集》,剧本《四声猿》,《歌代啸》,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

徐渭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他对后来清代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有很大影响。例如,郑燮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浙江民间现在仍然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用一句话概括: 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发疯艺术家.
是一个有才学却又极度自傲的人
徐渭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6 20:11
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他是诗人,他是画家,他是书法家,他是军事家,他是戏曲家,他是民间文学家 ,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禅居士、他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历史学家。 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是谁
2个回答2022-09-13 00:41
徐渭,字文长,明代著名文士.一生才能奇异,有吞吐山河、指论天下的气概胆识,多方涉猎、无可不施的艺术创作才能;性情奇怪,清高傲岸、卓尔不群;遭遇奇特,最终忧愤成疾,癫狂到用斧自戕以求速死,命运悲惨.
徐渭是怎样一个人
1个回答2024-02-20 12:21
是一个有才学却又极度自傲的人
徐渭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3-16 23:34

徐渭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四日(1521年3月12日)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观桥大乘庵东(今属浙江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_曾任四川夔州府(治今重庆市)同知。徐_的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两个儿子。

继娶苗氏,不曾生育。徐_晚年纳妾才生下徐渭,徐渭自幼由嫡母苗夫人抚养。在徐渭出生百日后,徐_便去世。十岁时,徐渭的生母又被苗氏逐出家门,骨肉分离,对他而言刺激颇深。

徐渭十四岁时,苗夫人去世,徐渭随长兄徐淮生活。二人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又缺乏手足之情,相处得不甚愉快。

徐渭青少年时得不到亲生父母的疼爱,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有寄人篱下之感。然而他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享誉远近。

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将其与东汉的杨修、唐朝的刘晏相提并论。在世态炎凉之中,徐渭形成了既孤傲自赏,又郁郁寡欢的性格。 

徐渭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2 09:14
徐文长,文才出众,名头很响,连中丞都十分欣赏!徐文长虽然是布衣百姓,穿着朴素,却喜欢谈论天下事,并且讨论的头头是道,很受中丞喜欢!
徐渭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3-09 19:24

徐渭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治今重庆市)同知。徐鏓的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两个儿子;继娶苗氏,不曾生育。徐鏓晚年纳妾才生下徐渭,在徐渭出生百日后徐鏓便去世。此后徐渭由嫡母苗夫人抚养至十四岁。
虽然出生在官僚家庭,但徐渭早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由于是庶出,而两个嫡出的哥哥又比他年长二三十岁,所以徐渭在家中也没有什么地位。在徐渭十岁那年,苗夫人把他的生母逐出了家门。幼年夺母,对徐渭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虽然二十九岁那年他得以把母亲接回自己家中,但直到垂暮之年,他仍然不能忘怀这件事情。
苗氏死后,徐渭随长兄徐淮生活。他年轻时考秀才未取,在给督学官员要求复试的上书中这样说道:“学无效验,遂不信于父兄。而况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顾,惟身与影!”显得很悲愤。二十一岁时,徐渭入赘潘家,生活当然也不那么自在。一个机警敏感的人,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长成,自然容易养成执拗和偏激的性格。
徐渭生性极为聪慧。他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了全城。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比之为刘晏、杨修。二十多岁时,徐渭与越中名士陈海樵、沈炼等人相交往,为“越中十子”之一。沈炼曾夸奖他说:“关起城门,只有这一个。”据说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为难徐渭,指着席上一件小东西请他作赋,暗中却命童仆捧上丈余长的纸卷。徐渭立身把笔,一气写尽,惊倒了满座的人。
另有一个关于徐渭的小故事,也能凸显他的聪明才智。在他年幼时,还在上私塾,老师看他聪明伶俐,便要考考他,让他拿着两个水桶去汲水,期间要度过独木桥,当时徐渭尚小,力气也不足,自是困难,但是塾师看见徐渭高兴地抬水回来,惊问方法,他高兴地说:把水桶放水里自然轻松多了!当时尚无浮力一说,徐渭的聪敏,让老师大加赞赏。 嘉靖年间,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频繁侵扰,由于兵备松弛,官吏无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徐渭一方面以诗歌对此进行尖锐的抨击,一方面满怀热忱地投入到抗倭战争中。他虽然身无一职,却几次换上短衣,冒险随军队来到前线,观察形势,然后记录下战事的经过,分析成败的原因,向有关官员提出破敌的方略。这些文章大都写得比较切实,不同于一般的书生议论。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徐渭以才名为总督东南军务的胡宗宪所招,入其幕府掌文书。入幕之初,他为胡宗宪作《进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对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优容。陶望龄《徐文长传》记载说:徐渭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文武将吏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渭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然而在幕府中,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当时胡宗宪出于各种原因,与权臣严嵩来往甚密,而徐渭是痛恶严嵩的,他最亲近的友人沈炼就因参劾严嵩而遭到杀害,但徐渭又不得不代胡宗宪写了一些吹捧严嵩的文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被免职,徐阶出任内阁首辅。在徐阶的策动下,胡宗宪受到参劾,并于次年被逮捕至京(后来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职处分),徐渭也就离开了总督府。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再次被逮入狱,并死于狱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数人受到牵连。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连年应试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时他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也未死。如此反复发作,反复自杀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他因此被关入监牢。徐渭在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揣摩书画艺术。
徐渭被下狱后,友人纷纷予以援助。其中援助最为有力的,先是礼部侍郎诸大绶,后是翰林编修张元忭(即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他们都是徐渭的至交,又都是状元出身,颇有声望。在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渭坐了七年牢,终于借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大赦之机获释。这是万历元年(1573年)的事,此时徐渭已经五十三岁了。 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徐渭已不再有什么政治上的雄心,但他对国事的关注却老而未衰。出狱后,他先在江浙一带游历,登山临水,并交结了许多诗画之友。万历四年(1576年)夏,徐渭年轻时代的朋友、此时已经担负北部边防重任的吴兑邀他北上,他便欣然前往。徐渭在宣化幕府的时间不到一年,但留下了不少描写北地风光、民俗和军旅生活的诗文。在写给许多官员的赠序中,他都喜欢议论政事,尤其是关于边防的策略。当时张居正主持国政,对蒙古采取抚和的方针,徐渭对此表示赞赏。期间又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等地,闻戚继光所云至辽东寻李成梁,教授其子李如松兵法,结识蒙古首领俺答的夫人三娘子。他在吴兑那里受到敬重,无奈身体不好,只得于次年春经北京回到家乡绍兴,注释郭璞《葬书》。
徐渭六十岁时,应张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两人的关系就恶化了。据张岱的记叙,张元忭是个性格严峻、恪守礼教的人,而徐渭却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的束缚。张元忭常常以封建礼教约制徐渭,这使徐渭大为恼火。他曾对张元忭说:“我杀人当死,也不过是颈上一刀,你现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由于和老朋友的交恶,加上与官僚们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徐渭情绪郁愤,旧病复发,便于居京三载后重归家乡。此后,徐渭就再没有离开过山阴。
晚年乡居的日子里,徐渭越发厌恶富贵者与礼法之士,所交游的大都是过去的朋友和追随他的门生。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据说有人来访,徐渭不愿见,便手推柴门大呼:“徐渭不在!”其中除在张元忭去世时往张家吊唁外,几乎闭门不出,他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此时只得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为宽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门生和晚辈的朋友,或骗或抢,常常得到他的杰作。徐渭似乎特别嗜蟹,许多题画诗记载了朋友们用活蟹来换他画蟹的经过。最后几年,徐渭身患多种疾病,大约画也不能常作,生活更为贫苦。《徐文长文集》中有《卖貂》、《卖磬》、《卖画》、《卖书》诸诗,显示出徐渭凄凉的晚境。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七十三岁。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明朝的大才子徐渭,为什么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1个回答2023-01-14 09:40
因为明朝推行四书五经,是不能有自己的见解的,和有没有才学没关系
明朝的大才子徐渭为什么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5个回答2023-04-27 04:06

徐渭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但出人意料的是徐渭的最高“学历”真的就只是秀才而已,徐渭能以秀才身份位居明代三大才子之列,可见他定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徐渭此人堪称全能型才子,他不仅在文学上颇有建树,而且还精通书画和戏曲,更为难得的是徐渭还是一名军事家。以徐渭之大才,为何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呢?

徐渭考不上举人可能是个性使然

首先要明确的是徐渭不是没去参加乡试,而是参加了好几次都没考上。据载,徐渭20岁考中秀才后,先后参加了不下八次的举人考试,其中只有一次进入乡试复试,结果还是没考上。

徐渭少有才名,十来岁时就能作文章,乡人称赞徐渭的才华,将他誉为神童。再结合徐渭后期在文学、书画等方面的才能,可以肯定徐渭此人的才华是没问题的。

既然徐渭的才华没问题,那么他考不上举人的原因只能从其他方面加以分析了。

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考试能力并不是绝对的相关联,这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的。宋代的苏洵以及清代的蒲松龄都堪称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才华并不比许多举人进士差,但他俩都没考上举人。如今也有不少学习能力强但考试能力一般的情况,所以一个才华好的人还真未必能考出好成绩,这是徐渭没能考上举人的一个可能的原因。

徐渭是参加过多次乡试的人,按理说他是很了解当时科举考试的风格的,所以徐渭不太可能是因为考试的某个环节出问题而没考上举人的。排除了一些因素外,我认为徐渭很可能是因为个性问题而未能考上举人的。

明朝的科举考八股文,这种文体对考试内容有不少限制,对考生的文章也有很严格的要求。然而徐渭是一个才高而又桀骜不驯而的人,他的内心肯定是不喜欢这种考试风格的,所以徐渭写出的答卷很可能不符合阅卷官的胃口,徐渭也因此没能考上。

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10:45
明朝一代大才子,怀才不遇,性情狂介,他有首诗歌很有名: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