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后题

爱莲说课文朗读
1个回答2024-03-08 22:51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学课本《诗经 采莲》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1-25 08:40
  小学课本收录的《诗经》只有一篇《采薇》节选。所以这里按采薇来回答了。
  节选原文: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白话翻译:
  昔日从军上战场,杨柳依依好春光。
  今日归来路途上,大雪纷纷漫天扬。
  道路泥泞走得慢,又饥又渴苦难当。
  我心伤感悲满腔,谁人知我痛断肠!
  作品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幼儿园中班语言《春天怎么来》莲山课件
1个回答2024-02-17 01:45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归来了,它一身乌黑亮丽的羽毛,一双俊俏轻盈的翅膀,在天空中啄着树枝准备回家重新建巢。我仿佛听见它说:“我又可以搬新家了,我好快乐啊!”
  
  杨柳吐出了绿色的新芽我来到小河边,看见堤岸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夏天的时候,人们就可以靠在它的身上乘凉了,它是多么快乐啊!我听到了溪水“叮咚叮咚”地唱着欢快的歌儿,我问:“小溪,小溪,你要到哪里去?”小溪说:“我要流到小河里,在路途中我可以滋润田野,湿润土地…我能为人们做出点儿贡献我很快乐!”
  
  我来到了一座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儿,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红的似火,可真漂亮啊!人们赞美着这美丽、鲜艳的花儿。花儿听着赞美之辞,快乐极了。
  
  我来到田野里,天上下起了蒙蒙春雨,这春雨湿润了小草,让小草更加翠绿,湿润了大地,让大地更加柔软…农民伯伯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他们播下了南瓜种、玉米种……他们也同时播下了希望,希望来年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他们仿佛看到了茄子穿上了紫袍,冬瓜披上了白纱,高粱举起了火把……他们有快乐的笑了。
  
  我又来到了河岸,我看见小朋友正在漫滩路上奔跑着,放着五颜六色的风筝,看着他们甜蜜的笑容,我也快乐的笑了。
  
  春天是多么美好,多么甜蜜,多么艳丽啊!我喜欢春天,因为她让世间的一切都这么快乐!
幼儿园中班语言《春天怎么来》莲山课件
1个回答2024-02-20 04:33
  春天是怎么来的?
  叽喳,叽喳!
  小鸟用好听的歌声,
  啊,春天是唱着歌声来的.
  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弹起来琴声,
  啊,春天是弹着琴来的.

  春天是悄俏来的,在每一场淅沥沥的夜雨里,轻柔叩窗滴答数时光

  在你不经意的早晨,抬头望见尖尖的嫩芽,喜悦的挣脱束缚,羞涩的微微卷起叶儿

  空荡荡的树枝上,何时飞回了吵闹的麻雀,八卦着鸟儿的闲事

  草顶着雨珠做的帽子,炫耀着水晶般通透的美丽

  柳树沉睡一个冬季的相思,写出一片片的心事,直到再也无法承载的述说不尽的思绪飘飞,弥漫入眼,惹得几分泪花

  风带着冬无限的眷恋,凉凉的吹尽最后的情感,如何怨得这般的寒冷,因为冬的柔情就是无限的冰冷至极

  狗东西卡卡不一会跳出窝,侧身睡在地板上,春天的暖,就这样无法按捺他的逃避

  春天那淡淡的一抹香,是依然挂在枝桠上,极尽生命能量的腊梅,吐露最美的告别

  水渐渐苏醒,高兴的笑出一份温热,抚摸着手的线条

  春天是悄悄来的,夏天是太阳带来的,秋天是忧伤的离别,冬天是偏执的爱意凝重成冰冷

  当你不带任何经验和成见,与自然相处,你会发现世界总是充满新鲜的活力

  当你不带任何以为偏见,与人群相处的,你会感受人性的真善美,即使反面早已经被你的心过滤关在心门之外

  当你爱着的时候,你一定最美,看世界看所有都是美丽的,你一定最善良,爱惜所有的生命存在,善解一切的千姿百态。。。创造感受丰富感受。。。

  爱情是短暂的也是瞬间的凄美,而爱是爱情升华的极致之后的完美。。。

  春天是从眼睛到心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老师在讲《爱莲说》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莲的特点,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莲花的图片。这属于直观教学中的(  )。
1个回答2024-01-27 22:48

B

解析:

本题考查直观教学的种类。直观教学的种类包括:(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其中,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题干中,王老师展示莲花的图片属于模象直观。B项正确。

A项: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形象直观不属于直观教学的种类。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杨柳与水莲课文内容?
1个回答2023-02-16 02:18
宗白华曾以《流云》一书蜚声文坛,本文即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就如同“流云”这个题目一样,《杨柳与水莲》以其高洁、纯粹、轻灵和优雅,显示了其形而上学的高度和境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莲蓬》,还有课程可以怎么上?
1个回答2024-01-22 13:5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莲蓬的生长过程与一些相关知识。

2、学习莲蓬的基本画法。

3、让幼儿了解荷叶、荷花、莲藕、莲蓬、莲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莲蓬的形态特征。

活动重点:

1、画面中莲蓬的走向既统一又要有变化。

2、注意区分莲蓬各部分结构的墨色变化。

3、画面构图的合理搭配。

4、莲蓬构图活泼,画面饱满,莲蓬姿态变化要丰富。

活动准备:

莲蓬的PPT、毛笔、墨汁、颜料、抹布、罩衣、小水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莲蓬图片,通过观察让幼儿说一说莲蓬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部分构成?

2、莲蓬可以搭配哪些物体入画呢?

3、可以用到哪些颜色完成这幅画呢?

4、欣赏优秀的水墨画作品,请幼儿说说,(www_***_com)莲蓬应怎么画,背景要怎么画更生动形象?

5. 幼儿作画:让幼儿画一画莲蓬的不同动态,教师巡回指导。

(1)注意区分莲蓬各部分结构的墨色变化,不可一种墨色画到底;

(2)莲蓬的走向既统一又要有变化;

(3)画面中的莲蓬要饱满,姿态变化多样;

(4)画面中的莲蓬数量不能少于7枝。

(5)提出毛笔画画时的注意事项:洗笔时动作要轻,不要甩笔,可以在小毛巾上轻轻地吸水,用颜料时一定要先洗笔再蘸颜料画。毛笔不要画到自己的身上和同伴的身上。

6. 请小朋友将自己画好的作品贴到展板上,向同伴们介绍作品。

爱莲说中“不蔓不枝”的蔓读作什么?老师讲的是wan但课外书上说的是man我也不知...
1个回答2024-02-04 02:28
不蔓不枝 bú màn bù zhī√
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示例】: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之类.◎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近义词】: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反义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爱莲说中“不蔓不枝”的蔓读作什么? 老师讲的是wan但课外书上说的是man我也不知哪个正确
1个回答2024-01-26 15:19
不蔓不枝 bú màn bù zhī√
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示例】: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之类.◎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近义词】: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反义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有关于史上名人的莲花情结或有关莲花的诗句和喜爱莲花名人简介
1个回答2024-04-04 11:16
爱 莲 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原文据清仪封张伯行正谊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而改名。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学者称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奠基人。
其在中国儒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黄百家曾评价:“孔孟而后,汉儒止有经传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故安定、组徕卓乎有儒者之规范,然仅可谓有开之必先。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公元之破暗也”(《宋元学案·濂溪学案》)。此评甚为公允。
据史书记载,其哲学著作有“数十篇”,流传下来的只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两篇。《太极图说》一图一文,阐述其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关系、修养方法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理学的要领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有《周元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