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项羽

《鸿门宴》电影中的项羽是谁演的?
1个回答2022-12-26 21:57
刘亦菲刘亦菲
分析鸿门宴中的项羽
1个回答2022-10-02 15:57
傻瓜 错失良机。
鸿门宴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个回答2023-10-20 12:01
妇人之仁,分不清主次
鸿门宴的主要目的是杀刘邦
但是他最后却是在和樊哙斗酒
由从鸿门宴看项羽 写一篇周记。急急!给好评!
1个回答2022-09-16 20:55
项羽吃得好饱,没了
鸿门宴里的项羽是谁演的,
3个回答2022-06-14 08:20
鸿门宴是胡军,鸿门宴传奇是冯绍峰。
鸿门宴上如果项羽亲自动手杀刘邦,项羽能夺得天下吗?
1个回答2024-01-25 06:04

很多人认为,在鸿门宴上项羽如果杀了刘邦。自然就能取得天下,但在我看来即使在鸿门宴上,项羽把刘邦杀了,刘邦也很难统一天下。后来很多人评论都会把项羽的败因放在项羽对刘邦空备的心慈手软上,其实不是项羽心慈手软。

在鸿门宴上的时候,项伯保了刘邦一命,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要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项伯并没有理由背叛项羽,项伯也也不会在鸿门宴上临阵倒戈突然去保护刘邦的,而是在此之前项伯就很明确跟刘邦说过了,刘邦不能杀,项羽当时也同意了。这就是为什么刘邦能安然从鸿门宴溜走的原因,不然在项羽的地盘,项羽真心想杀刘邦,刘邦就不可能走得启仔掉。

刘邦的身份还是项羽的下属,也算是一路诸侯,要是这时候摆个鸿门宴把他杀了,其他诸侯必定会感到寒心,毕竟刘邦的功劳这么大是吧,那连刘邦这么大功劳的都给杀了,他们还能好过吗?但是如果项羽摆开阵势跟刘邦争夺天下,其他那些诸侯未必不会死心塌地跟着项羽,毕竟项羽的威严还是挺高的。可要是刘邦在鸿门宴上死了,这些诸侯直接产生了反水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上项羽做的很理智。

项羽曾经进行过多次屠城,在公元207年七月的时候,项羽带着刘邦带着命令攻打城阳(今山东青岛北部),在攻打下了城阳后,又采取了很残暴的打扫战场的方法,屠城!后来,项羽又活埋秦国剩下的降兵二十万。刘邦带兵进入关中,丝毫不触犯城内的任何一人一物,这让刘邦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声誉,起码相比于项羽的屠城来说,这个在那些关中百姓的心中还是会有一个很大的反差的,这个反差对于项羽未来入关中也会产生很大的阻力。

以上这些都是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项羽真正的败因还在一点,他不懂得招来天下人心。项羽不懂从来都是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说不好听点就是只会打仗。项羽之前呢是楚国的贵族,而项羽的祖上都被秦兵杀了,对秦朝有着莫大的仇恨,所以在面对二十万秦国降兵他采取的是屠城的方式来泄愤,虽然气是解了却让项羽迅速失去了天下人心,失去人心自然也难以统一天下。招用人才方面项羽更是不行,曾经项羽手下也有个范增当谋士,但范增却从未得到重用,最后使得范增空有一身才华不得用处郁郁而死。

而韩信和陈平最早出投靠的也是项羽。项羽觉得自己的军事才华已经很高了没必要再招收这些人,就因为他这个想法,韩信和陈平也并未得到项羽的重用。后来韩信和陈平又投靠了刘邦。刘邦懂得用人之道,重用了韩信,战场上被悄亏汪动挨打的局面瞬间扭转,垓下一战,直接把项羽消灭。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

可以说如同秦朝一般,暴政是统一不了民心的,就算是鸿门宴上得了手,但以项羽这么残暴的性格,和不懂用人的心智,也未必能得天下。

鸿门宴是项羽设的局吗?
2个回答2022-12-07 06:00
鸿门宴就是项羽设的局。项羽希望通过鸿门宴除掉刘邦,这样自己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鸿门宴中项羽明明有机会杀刘邦,他为何不这样做?
1个回答2024-01-30 18:16

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想必都学过《鸿门宴》这篇课文,其实这篇课文内就提到了好几点理由。一是有樊哙的出现,二是项羽的一时犹豫,三是刘邦后来找了个机会就溜了。并非项羽有无机会的事情,而是他没有可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下面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说说为什么他不能这样做。

要知道,项氏内部在刘邦问题上本身就是相互不合的。有句俗话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结果如何呢?项伯利用自己的出身将项庄的剑给阻住了。不想自相残杀的项庄也因此没有达到刺杀刘邦的目的,可以说鸿门宴之前的内情可能早就通过项伯传到了刘邦一干人等的耳中,其在临行前也定然做了多番谋划。

鸿门上上下下其实都是项羽的人,但为什么没有动手呢?说白了,项羽这个人有些优柔寡断,还好面子。他是楚国贵族出身,当时的军势又是极为强盛,正面对阵刘邦几乎毫无胜算。试想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甘心做刺杀那样没面子而又偷鸡摸狗的事情呢?更何况杀人也是要讲究一个名分的,恰好这一点刘又被刘邦及时的堵上了。

刘邦先于项羽入秦地,纳秦王降,但得益于手下高人众多,并没有直接将秦国的财富纳入自己手里。他亲自前往鸿门进行解释,借着替项羽接手代管的理由堵住了其嘴与杀意,若因对方没有明显过失而动手的话,容易被世人所诟病。何况从地域上来说,刘邦也算是一个楚人,这样的事情会让项羽日后在江东父老那里很没面子,为了这点他后来还自刎于乌江了,可想而知。

《鸿门宴》一课上刘邦和项羽的人物性格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5 03:56
一个皮软,一个给力!
项羽在鸿门宴时该不该杀刘邦?
1个回答2024-02-04 18:19
  昨天就鸿门宴上项羽该不该杀刘邦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被网友誉为”无知者无畏”而结束。对历史人物的确一知半解,基本属于“无知”之列,也的确“无畏”,敢于评说、敢于发言、敢于说着玩。      人们总是同情或者喜欢项羽,出身名门、英俊潇洒、郎才女貌都是很有戏剧化经历,“力拔山兮气盖世”乃举重冠军,可能还是“无差别级”的。对女朋友有情有义,生死关头不离不弃,凄美的爱情故事主角,《霸王别姬》家喻户晓。而且表面粗鲁内心温柔,是个居家好男人。这一切都是人们喜欢项羽的理由,都是人们同情的基础。人们期望项羽胜利,讨厌刘邦的原因,这也是同情弱者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集中表现在对待“鸿门宴”上是否杀刘邦的态度上,鸿门宴也成了谋杀的代名词。       如果当时不是一时“妇人之仁”,而杀了刘邦绝了后患,天下就理所当然地姓项了,虞姬和项羽也可以白头到老了。这是人们的普遍观点,也是美好希望。       很多事情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当时项羽能知道刘邦最后胜利了,项羽能不杀刘邦?关键当时一切都不“明朗”。       鸿门宴杀刘邦没有“理由”,刘邦已经“臣服”,并且“立有大功”,在局势依然动荡,自己掌握了主动权的情况下,就凭着一个“老头的自我感觉”而杀“功臣”,未免不能服众。      杀了刘邦就一定能“坐稳江山”了吗?刘邦只是会“用人”,刘邦虽死而人才没有绝种,也一点会出现“张邦”“赵邦”,刘邦集团人才济济,还会有人出头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尽管历史有偶然性,不能否定英雄的作用。      项羽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杀刘邦,而是自身的弱点决定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多疑寡断等都可以和他联系上,不能用人、不会用人更是致命的弱点,刘邦集团的很多干将不是从“项氏公司”辞职的吗?不是刘邦打败了项羽,而是项羽输给了自己!      另外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暗杀”上是不靠谱的。荆轲刺秦王即使成功了,就能避免燕国的灭亡命运?真正的胜利者首要的任务是笼络人才,人才在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刘邦如此、朱元璋也如此。有魄力、有谋略、临危不惧,最终以弱胜强,历史多次证明的规律。       其实都是“吃饱了撑的”,历史本来只能研究,为后人“提个醒”,对历史进行“假设”没有任何意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