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版千字文全文解释

一千个四字成语带注释
1个回答2024-03-13 04:12
千兵万马 千补百衲 千部一腔, 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 千差万错 千乘万骑 千愁万恨
千愁万绪 千疮百孔 千疮百痍 千棰打锣, 千锤百炼 千锤打锣, 千村万落 千刀万剁
千刀万剐 千叮万嘱 千端万绪 千恩万谢 千方百计 千方万计 千峰百嶂 千峰万壑
千夫诺诺, 千夫所指 千沟万壑 千古不磨 千古不朽 千古独步 千古绝唱 千古绝调
千古奇闻 千古一律 千古一时 千古一辙 千古罪人 千红万紫 千呼万唤 千回百折
千回百转 千回万转 千汇万状 千家万户 千娇百媚 千金敝帚 千金弊帚 千金买笑
千金市骨 千金一瓠 千金一刻 千金一壸 千金一诺 千金一笑 千金一掷 千金用兵,
千金之家 千金之裘, 千金之子 千军万马 千军易得, 千钧一发 千钧重负 千里不同风
千里莼羹 千里鹅毛 千里寄鹅毛 千里结言 千里骏骨 千里馈粮, 千里神交 千里送鹅毛
千里迢迢 千里同风 千里无烟 千里一曲 千里姻缘使 千里姻缘一 千里犹面 千里之堤,
千里之堤, 千里之任 千里之行, 千里之志 千里之足 千了百当 千了百了 千了万当
千伶百俐 千龄万代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门万户 千磨百折 千难万苦 千难万难
千难万险 千年一律 千篇一律 千奇百怪 千千万万 千秋人物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千秋万世 千秋万岁 千人所指 千人一面 千仞无枝 千日打柴一 千日斫柴一 千山万壑
千山一碧的注释
1个回答2022-08-02 08:55
千山一碧,字面意思为许多山峰都是绿色的,形容绿的范围很广。
分开释义
千:许多,所有。
山:山峰,山峦。
一:都,全部,统一。
碧:碧绿色。
买猪千口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1-10 06:23

1.延:请。
2.批条:写条子。
3.鵞:鹅的异体字。
4.对:回答。
5.隶人:仆人。
6.哀:伤心。
7.告:禀告。
8.为:以为。
9.愿:希望。
10.市猪千口:买。倒装句,应为“市千口猪”。
11.休:不要。
12.书:写。
13.寻:寻找。
14.欲:想要。
15.置:准备。
16.付:给。
17.但:只。
18.何以:根据什么。(倒装句,应为“以何”)

一字千金的注释译文。
1个回答2022-12-24 13:18
一字千金的注释译文。
【成语】: 一字千金。
【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举例造句】: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近义词】: 一字千钧、一字一珠、字字珠玑。
【反义词】: 一文不值。
【歇后语】: 王羲之手书。
【灯谜】: 最贵的稿费。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文章或字写得好。
【故事】: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千金。
求 千家诗 全文及注释
2个回答2023-04-26 11:55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千字文的注释译文
1个回答2023-08-13 16:01
概述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撰、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撰成文。全...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 翻译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2-01 21:49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
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①,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②,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③,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④,道固委蛇”⑤,盖谓是乎?
译文
太史公说:有道是“价值千金的皮裘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楼台亭榭的椽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夏、商、周三代的当时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才智”.确实如此呀!高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然而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去见皇帝一次进言,便建立了万代相传的稳固大业,才能智慧怎么能会少数人专有呀!叔孙通善于看风使舵,度量事务,制定礼仪法规或取或舍,能够随着时世来变化,最终成了汉代儒家的宗师.“最正直的好似弯曲,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
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世说新语或古代寓言的 原文 翻译 注释 急!一定要有: 原文 翻译 注释谢谢
1个回答2024-01-18 10:44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文言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心、忧虑的意思.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谓:告诉.病:劳累.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非徒:不仅只是.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结出果实.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长:原作“揠苗助长”,后作“拔苗助长”.
评点: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磨杵成针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寓意: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哪里有中华成语千句文注释
1个回答2022-08-08 22:40
sou.xhxsw_com/xiaoshuo/zhong-hua-cheng-yu
四字成语注释及注音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2:44

四字成语,均是以汉语拼音标注(含四个声调)。多数成语先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再融合成一个有特定意思的成语,亦或是给出典故、造句、打比方、图片等,用生动的例子,以这些作为有效的解释。 比如: 1、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打比方) 3、安步当车[ ān bù dāng chē ]: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具体解释) 4、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出 自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典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