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旅游景点

泾县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17 00:12

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四年(775年)游泾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泾川送族弟》一诗中写道:“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启蒙历泾川佳境,认为胜过著名风景区的若耶溪。
泾县山水毓秀,人杰地灵。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之称。不仅有李白、杜牧、王安石、文天祥等人的遗踪,亦为文风昌盛之乡。明代盛行王阳明理学,春秋二季在水西会讲者逾三百人。
清代崛起皖学泾派,胡承珙等人以训诂学阐释经度,考订了大量古籍。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的书法理论,至今仍为书法界推崇。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孕育出近现代许多著名人物,例如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历史学家胡道静、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小说家予且、书法家吴玉如、音乐家朱践耳、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人物。

哪些诗人在泾县写过哪些诗?
1个回答2024-04-22 10:10

全诗是《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全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哪些诗人在泾县写过哪些诗?
1个回答2024-05-02 00:49
李白于泾县题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
泾川送族弟錞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
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
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
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
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作者:李白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广西武宣县旅游景点
2个回答2022-11-27 03:30
百崖峡谷、八仙天池、文庙
宣城旅游景点介绍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8 04:14

宣城旅游景点介绍有:

1、障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南方,距县城22公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原始的独特环境里,不仅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和植物,而且景区中50多个景点各具特色和神奇,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鼓角楼:

广德鼓角楼,又称谯楼,在安徽省广德市城中旧州衙南,初建于北宋治平熙宁间。此楼原是宋代州衙子城的南门,下建楼座,中砌卷洞,上建复宇重楼,楼中设鼓、钟之一。

3、太极洞:

太极洞位于宣城广德市新杭镇,距县城35km,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太极洞古名颇多,或称太极真境,或称广德埋藏,或称长乐洞。

4、敬亭山:

敬亭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

5、石佛山:

石佛山位于安徽省郎溪县姚村乡境内,主峰353米。石佛山又称石佛岭,山势峻峭,白云缭绕,山巅有三巨石,高三丈许,形似石佛。

泾阳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4 06:10

泾阳位于陕西省中部,泾河之北,“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陕西省园林县城。古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其名最早见于《诗·小雅·六月》“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古为京畿要地、三辅名区,今有“关中白菜心”美誉。东与三原、高陵区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全县总面积780平方公里,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走势,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泾阳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柳毅传书》的发生地。泾阳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战略重地,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全部,秦汉新城、空港新城的部分在县境内,属“西安一小时交通圈”,为大西安北部中心,有力促成西安大都市圈。泾阳也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和八路军改编所在地,中共陕西省委也曾设立于此。

泾县茂林人
1个回答2024-04-07 14:15
与茂林镇政府联系呗,求他们帮助你。
安徽泾县有哪十三个王
1个回答2024-06-02 04:36
箬坑,大坑,王家渡,前岸后岸,安吴,丁溪,东隅南隅,郭峰,寨峰,栗阳,赤滩,小琴,檀树岭,大致这样,十三王只是当时修总祠合议的一些王家,还有不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