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主要理论?
1个回答2024-03-14 11:16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2)重视幼儿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具体包括五个方面: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此题需全面把握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个回答2024-03-11 06:50
【答案】:⑴生活即教育。①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②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旅丛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③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⑵社会即学校。①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巧孙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②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⑶教学做合一。①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②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③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知即传。④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评价:从思想背景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摆脱传统“读死书、死读书,拆宽樱读书死”的教育。
关于教育论述的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3-14 00:41

答:关于教育论述的名人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6、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25 21:56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
论述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1个回答2024-01-25 09:15

中国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在我国,民间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等说法。这些都是最初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体现。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母亲注意胎教的故事。《礼记》的《内则》篇中提出关于小孩子出生后选择乳母的要求以及从儿童能食能言时开始就要进行教育,从小培养儿童的生活习惯、礼节等。《颜氏家训》中提出要注意胎教,小孩子应该从小就要教育,颜之推赞同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朱熹也特别重视胎教,他认为母亲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胎儿的行为,他主张“教之以事”。特别要求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的品德。

初创期:康有为是我国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康有为指出怀孕妇女应该接受胎教,重视体育。其代表作《大同书》极有影响。蔡元培的学前教育论述著作《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在北京青年会演说词》、《美育实施的方法》。他第一次论述了幼儿美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学前教育学发展主要经历了1949年--1957年的学习苏联阶段。1958年--1965年、1966年--1976年,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一度盲目中断和破坏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1976年至今,全面恢复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未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儿童发展”将成为一个关键词。21世纪将会建立与世界同步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西方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孕育期:西方国家学前教育中,柏拉图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主张儿童公育,系统的论述了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论点,为以后人类研究儿童教育指出了方向。

萌芽期: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主要是在近代。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卢梭的儿童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强调了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他认为婴幼儿的学习能力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这种思想对后来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此,教育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形成期:福禄倍尔 建立了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培训了第一批幼儿教师。建立了一套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内容、方法。设计制作幼儿园游戏与作业材料,并把游戏和作业确立为儿童重要的活动方式。代表作《人的教育》。蒙台梭利的主要思想认为儿童的成长是分阶段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延伸资料: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维,其主要著作有《心理学》、《人生哲学的评论》、《人生哲学的研究》、《数目的心理学》。

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智慧的起源》等。

这是论述儿童教育问题的书籍之一 英语翻译
1个回答2024-01-31 04:49
This is one of the books discussing the issues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体育概论是关于什么的概要论述?
1个回答2024-03-16 19:32
《体育概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的整体,它是一昌运行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括的研究和揭示体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可使我们正确认识体育的本质,并按照体育的客观规律,科学的指导和实施体育实践,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概论》的研悄搜究内容大多涉及社会领域的耐哗各个方面,因此它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理论课程。
论述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1个回答2024-03-13 23:28
参考答案:杜威赞同“儿童中心”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科目本位”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时候,教师并不能采取“放手”的政策,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论述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31 00:15
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我能强迫他按照我的要求做吗?

孩子虽说年龄不大,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希望父母做自己的知心用友,而不只是长辈,更不希望父母摆出一副长者姿态动辄训斥自己。

所以,今天做父母的,要想改变孩子的所谓“不听话”、“对着干”等逆厉心理和现象,就必须先让自己摆脱传统的教子观念,不要用居高临下的婆态对待孩子,应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这样的话,孩子才愿意床父母吐露心声,才能从“不听话”变为听话,从“对着干”变为愉快合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拓照父母的所愿干其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