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陶行知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主要理论?
1个回答2024-03-14 11:16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2)重视幼儿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具体包括五个方面: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此题需全面把握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爱的教育同学相互有爱故事概述情节
1个回答2024-01-27 07:27

过节的时候、班级里会聚会、然后买东西一起分享生活、毕竟大学很少 交流的、觉得很有爱!

王育敏的人物概述
1个回答2024-02-04 20:51

王育敏为嘉义女中校友,自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儿童福利联盟担任社工人员,儿福联盟当时由安置弃婴、弃童等工作开始,逐步拓展至协寻失踪儿童、保护受虐儿童等工作,现王育敏担任联盟执行长。2011年11月,中国国民党提名其代表参选2012年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不分区“立法委员”。

体育概论是关于什么的概要论述?
1个回答2024-03-16 19:32
《体育概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的整体,它是一昌运行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括的研究和揭示体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可使我们正确认识体育的本质,并按照体育的客观规律,科学的指导和实施体育实践,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概论》的研悄搜究内容大多涉及社会领域的耐哗各个方面,因此它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理论课程。
《爱的教育》中关于同学或伙伴友爱的故事 概述情节
1个回答2024-02-08 13:19

情节示例一:《扫烟囱的男孩》 女子小学门前,一个扫烟囱的男孩因衣袋破洞丢了30个铜板而哭泣.问明原委后,许多女生纷纷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钱,很快凑足了比30个铜板还多的钱,一女生为他缝补衣袋破洞.男孩托着钱感激地笑了.

情节示例二:《马里奥的微笑》 在一艘开往意大利的巨轮上,孤儿马里奥结识了女孩克莉泰,两个苦难的小孩很快成了好朋友.海上突遇狂风巨浪,轮船即将沉没,唯一的救生艇只剩下一个位置.马里奥把克莉泰抱起扔下救生艇,微笑着向她告别.

《爱的教育》中关于同学或伙伴友爱的故事 概述情节
1个回答2024-01-29 14:15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0 16:33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育读后感。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快速,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按照他的思想,首先,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读后感《陶行知教育读后感》。现谈谈自己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1)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孩子的实际需要,适合孩子实际发展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否定一切资源。 (2)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 (3)生活是活的教育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孩子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今天,我开始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这里有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和经典的用糖果教育学生的故事。每一篇文章虽然都不长,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会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才会成为有用之才。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传统的传授方法有问题,要进行改革。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教师和学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双方,他们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进展。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确立有效教学的责任意识。对教师来说,要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切实做到爱教乐业,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同时教师一定要好学不倦,博学多闻,精通教学业务,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来说,要有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动力,具有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的精神,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其次,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确立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虽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要努力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怀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作者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10:49

方明,1970年1月生,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院院长、总规划师,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获奖作品:
1 《融情村——华人学者聚会中心设计竞赛》获首届中国建筑作品大赛二等奖,1991年
2《湖州东白鱼潭住宅小区》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2001年;获第三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3年;获建设部建设试点部级奖规划设计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000年。
3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总体规划》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村镇项目”二等奖,2001年。
4《北京平谷区将军关村新村规划》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村镇项目”二等奖,2005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2005年;获“第十一届首都城市规划汇报展”优秀规划设计奖,2004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科研课题;参与国家和建设部建设社会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作文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1 19:52

围绕他的主要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主张来展开论述,也可以提到他的教育方法,”三颗糖的故事:要学会赞扬孩子,寻找孩子的优点

陶行知教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1:19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你看行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