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每一章启示

论语12章中的第三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2-07 11:51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读解: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读论语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从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这些话的用意,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读了麻雀的评论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3-01 22:03
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是欢、是喜、是悲、是哀.我们都应该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当然,也一定要学会成长、学会自强!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不要被周围那些琐碎的事情而动摇了追逐梦的信心和勇气,因为那不是你的终点,真正的终点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变色龙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01-12 01:28
人不能太没有立场
有关成长启示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15 22:12
今天又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其说是洗礼不如说是思想风暴!!

每一次洗礼后都感觉大脑有很多的想法,但又说不清那是什么.觉得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就象今天吃冰激凌的感觉,冷但很爽!

喜欢听他讲话,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很有希望的样子.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希望的,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把握.面包总会有的!他说的很对,不管以后我们有怎样的打算,都应该把自己的羽毛长齐,然后才可以飞的更高!

每一次都有收获,每一次都如获至宝,每一次都受益匪浅,每一次都让自己更清醒!

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感谢他,感谢这样的成长!感谢生活让我们懂的更多!!
变色龙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4-24 15:45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童年》最有启示的是哪一章?是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08-05 01:10
童年的启示和道理如下:
《童年》这本书中的阿廖肢简沙用苦难的一生和用于拼搏的精神诠释了这个道理。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是欢、是喜、是悲、是哀。我们都应该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也一定要学会成长、学会自强。只要心中有历轿裤梦想,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帆做解。
狼这篇文章给人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1-28 02:04

关于狼的启示:像狼这样的恶势力,最终一定会被正义所消灭。

关于屠夫的启示: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

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拦哪御困难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和坚持,取得胜利。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地面对缓丛,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因为退缩,忍让是没有出路的。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简岩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小岛》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2-01 22:54

他们热爱小岛,热爱祖国,岛上的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小岛》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小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陆颖墨,写在九十年代。课文把西沙和南沙的岛、礁结合起来写的,形成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们默默奉献的战士确实值得我们尊敬,虽然通常他们不为人知。他们的生活远远要比我的小说更丰富。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在大海里,有一个小岛,风吹,鸟飞,在四季的变迁中,各色各样的野草纷纷开花,龙虾、海豹、翠鸟……各种动物在此栖息。

来到岛上的小猫通过与小岛的对话,体会到小岛与好大的世界连在一起,又拥有自己的世界——美国绘本大师以自己心爱的小岛为舞台,将有关人生深刻的哲理寄托于小岛的存在。

美国儿童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本书,作品多次重印并被译为多种语言,《晚安月亮》和《逃家小兔》都是她的代表作。

读了刀爱这篇文章,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09:28
孩子:“刀爱”是一种自然法则。它对枣树而言,是果实丰收的保障。



“刀爱”,对孩子而言,就是家长的严格要求、有意识的磨炼。为的是让孩子能经得起人为的痛苦和打击挫折,能具备与一切天灾人祸抗衡的意志信念和心理素质,从而使之养精蓄锐,具备成大器的才能。



年轻的你,应该懂得“刀爱”的深刻含义。对妈妈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啊!一定要心悦诚服地听取。因为家长的义务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终身的教育。



远在他乡求学的你一定不能气盛轻狂,徒有其表,更不能恃才自傲。要常常反躬自问,要务实,有抱负,肯钻研,注重修养,走正道。一辈子都不要贪慕虚荣,因为做人务实、向上才是最重要的。
《小岛》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6-11 22:22

他们热爱小岛,热爱祖国,岛上的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小岛》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小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陆颖墨,写在九十年代。课文把西沙和南沙的岛、礁结合起来写的,形成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们默默奉献的战士确实值得我们尊敬,虽然通常他们不为人知。他们肆颂激的生活远远要比我的小说更丰富。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裂袜

在大海里,有一个小岛,风吹,鸟飞,在四季的变迁中,各色各样的野草纷纷开花,龙虾、海豹、翠鸟……各种动物在此栖息。

来到岛上的小猫通过与小岛的对话,体会到小岛与好大樱孝的世界连在一起,又拥有自己的世界——美国绘本大师以自己心爱的小岛为舞台,将有关人生深刻的哲理寄托于小岛的存在。

美国儿童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本书,作品多次重印并被译为多种语言,《晚安月亮》和《逃家小兔》都是她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