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咏竹古诗词

咏竹的诗句郑板桥
1个回答2024-02-26 22:36
《题竹石》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竹》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题画竹》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咏竹诗十首?
1个回答2024-02-28 22:28

郑板桥的咏竹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和竹可谓是难舍难分。画了很多的竹并写了许多的咏竹诗。

竹石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郑板桥咏竹诗十首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20:44

如下:

竹石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咏竹诗词郑板桥?
1个回答2022-11-10 08:55
你好,你说的是郑板桥的名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写的咏竹的诗词有哪些?
2个回答2022-11-29 09:28
1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 《题画竹》: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郑板桥的《咏竹》中的最后一句里“任”、“尔”分别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30 04:42
任:任凭;尔:人称代词,你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赏析】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清代诗人郑板桥的咏竹的诗意
2个回答2022-12-22 23:26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清 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画竹而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17:42
【名称】:胸无成竹

【拼音】:xiōng wú chéng zhú

【解释】: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出处】:清·郑燮《板桥题画·竹·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郑板桥画竹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01:44

      据说郑板桥的画非常传神,能够使画中之物成真。话说郑板桥有一个朋友,家里新砌了一道墙,他一直请求郑板桥给在墙壁上画个画,无奈郑板桥总是忙著没时间。 
  有一次,这朋友请郑板桥还有一些朋友到家裏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当著大家的面,非请郑板桥在墙壁上画一画不可。郑板桥见推不掉,就说:"行,你磨墨吧!" 
  主人连忙让儿子拿来一砚墨来,郑板桥一看,说道:"不行,太少了,至上要磨半小盆的墨。"大家一听,那么多的墨,难不成要将整壁墙都涂黑?主人心疑之际,仍赶紧让儿子端来半小盆的墨。这时郑板桥已经是醉得摇摇晃晃了,他走到墙壁前面,用手往盆子里一沾,就往墙上抹起来,抹了几把,又把整个盆子端起来,将里头的墨汁整个都泼到墙壁上,弄得黑鸦鸦一片。这主人心里可不痛快了,他原来只想让郑板桥画在墙上,一是风光,二是好看。谁知黑鸦鸦一片不知在画何物?又不好涂掉,只好留下,自己生闷气。 
  有一天刚下一场大雨,天上不住地打雷,加上闪电,好不惊人,谁知雨过天晴,这道墙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过了一些时日,来了一个老头,来到这主人家门口,就对著这道墙壁仔细地看。这主人看见了,一时好奇,就问:"您在看啥?" "这画,一定是名人画的吧?" 
  主人心中还有气,说道:"那是什麼名人,只是一个朋友用手抹的。" 
  老头儿问:"这画成了之后,可出过什麼奇怪之事?"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闪电,之后就在墙前面发现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老头点头说道:"这画,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画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时候,闪电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将它当成真的竹林,飞来避雨,所以就撞在墙上死了。"

 

  “扬州八怪“里有两位最有名的书画家,一个叫郑板桥,一个叫李鳝,两个人都是兴化人,常在一起写呀画的。

  有一次,李鳝和郑板桥到镇江,金山大和尚听说李鳝到了,随即派小和尚送去一份金字请帖。

  李鳝接到请帖,望望坐在身旁的郑板桥,笑嘻嘻地说:“你老说你名气大,你看我一到镇江人家就来请我了,怎么样?明天,你就看我一个人去吃素菜!”

  郑板桥看看李鳝两眼笑成一条缝,一脸得意的样子,脱口说道:“明天我也去!”

  李鳝说:“嗓!人家请的是我呀,又没请你,你怎么去呢!”

  郑板桥笑笑说:“我比你年轻,明天我装个书童去,不就一起有得吃了吗!”

  “嗯,好!这个办法不错!”李鳝一听,高兴得直点头。郑板桥给我当书童,多有台面啊!

  第二天,李鳝在前,打扮成书童的郑板桥在后,刚来船摆渡过了江,大和尚已在山门迎接了。大和尚陪着李鳝进了方丈室,小和尚陪着扮书童的郑板桥也随后走了进来。当即,茶啊点心啊,全送上来了。李鳝心里话,你找我没得旁的事嗅,总是想要些字啊画的。便开口说:“当家的,你可准备点纸啊!”

  “这个,贫僧早已备好。”说着,就把李鳝引进了客厅。门一开,只见桌上文房四宝:笔、墨、砚台、宣纸,摆得逸逸当当的。

  李鳝再看看郑板桥,心里说:你想吃素食呢?今天就拿你开个玩笑,叫你给我掌墨。便说:“书童掌墨噢!”什么叫“掌墨”呢?从前,书法考究,要把字写得龙飞凤舞,总要书童出手托住砚台,跟着写字人的笔锋走,字写到哪块,砚台就跟着送到哪块。

  郑板桥一听要他掌墨,心里那个气呀!我装个书童嘛,不过是闹着玩玩的!你当真把我当书童使了!这怎么行呢?想不干,又不便开口,哪个要你自己提出装书童的呢!只好忍住不吱声,托起砚台。

  李鳝笑眯眯地把笔在砚台上蘸蘸舔舔,摆开架势,刚要下笔。只听“扑笃“一声,砚台从郑板桥手上一滑,掉在宣纸的正中间,“咕溜溜”地直往纸角上滚。

  李鳝一望,哎呀,这下不得了,好端端的一张桌面大的宣纸,打下端向上角染了一条墨黑墨黑的杠。再加上砚台在上面颠啊颠的,这根黑杠,断断续续,顶天立地。李鳝气得脸像个紫茄子,这怎么写啊?把笔一摔,对住郑板桥气呼呼地说:“你写吧!”

  “我写!”郑板桥看看满脸急得通红的李鳝,又望望宣纸,笑笑说:“我不写,我画!”

  “你画,我看你画!“李鳝心里话。这张宣纸染上了墨,倒看你怎么画?

  郑板桥不客气地拿起笔来,蘸了些墨,就在宣纸上涂了起来,大和尚急坏了,我这宣纸,好不容易派人从安徽宣城订做的大开张,给你这小小书童倒满了黑墨,怎么办?主人不画,你还要逞能动手画,便想上前阻挡,但看看李鳝并不吱声,他也不好发火。

  这个“书童“着实有两下子呢!只见他三下两下,在断断续续的墨线上勾勾画画、点点戳戳,哎,竟变成了一群墨竹,粗细浓淡相宜,其中那条墨印变成一竿顶天立地的墨竹,清瘦秀拔,像活的一样立在眼前,不由脱口而出:“妙哉妙哉,好一根竹!“只见书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玉章,在下款盖了一下。大和尚望望鲜红的方印是“郑燮”两个字,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站在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连忙接二连兰地直打招呼:“贫僧不知先生来镇,望先生不要在意。”说着忙喊小和尚“泡茶”,一想不对,又加了一句“泡好茶!”

  这时,郑板桥笑嘻嘻地望着李鳝直眨眼睛,意思是说怎么样,你看大和尚请我了吧!李鳝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郑板桥是有意把砚台弄翻泼墨画竹,他心里对郑板桥真是一百二十个敬佩!

  当下,大和尚又请李鳝题了字。传说,李鳝和郑板桥就合作这么一次,这幅画解放初期还保存在镇江金山寺里呢。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自知画竹不如郭秀才,可他并没有气馁。他发现郭秀才家的南园里有一大片竹林,就仔细观察,根、梢、节、叶全部瞅在眼里,回家后便挥笔作画。就这样,每月三、六、九就去南园观竹,一跑就是7年,也画了7年竹子,画幅足足有7大车。
      这年,郑板桥要卸任了,临行前,还是带上酒肴去郭秀才家。喝罢酒,郑板桥要作画留念,郭秀才便亲自铺纸研墨,高兴伺侯。
      郑板桥早已胸有成竹,拾起笔来,“刷刷刷”几笔,3杆竹子画了上去。郭秀才惊奇地叫道:“神了,神了,真是神了。”他想:7年前他画的竹子可是比我差一大截呵。他说:“父母官是啥时候把我南园的竹子‘偷’去的?”
      郑板桥笑着说:‘仁兄,这竹子可不是偷的,是我用7年酒肴换来的。”说罢,顺手就在画上题一首诗: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着秀竹郭家园,今日画来还赠郭,旧友重叙旧华轩。
后来,他画的《墨竹园》,墨竹数竿,以大石头为背景,笔锋苍劲有力,并且加了很长的题款。题款是:“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已见,惟在活而已矣。”

……

郑板桥竹子画法讲解
1个回答2024-02-28 22:05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画家,他精于

                                   

画,被誉为“南竹北书”。他的竹子画造型逼真,笔墨细腻,充满了生机和灵气。以下是郑板桥竹子画法的讲解。

材料:

水墨画纸

毛笔

墨汁

缸水

扁平的盘子

步骤:

准备好工具和材料。用缸水将水墨画纸稍微润湿,等待纸张吸水后抹平。

用毛笔沾取适量的墨汁,放入扁平的盘子中。在盘子里用毛笔充分地搅拌墨汁,使其更加均匀。

用毛笔轻轻地画出竹子的轮廓,注意竹子的节点和叶片。

利用笔画和墨渍,画出竹子的各个部位的细节,如枝干、竹节、叶子的纹理等。

着重表现竹子节点的厚重感和竹节的粗犷感。通过加重墨迹来突出竹节的质感,使整个画面更具有立体感。

画完后,让作品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进行干燥。


                                   

注意事项:

练习时可以先用铅笔画出轮廓,然后再涂上墨汁。

在练习时要注意运用刚柔并济的笔法,充分利用毛笔的特点来表现出竹子的神韵。

在画画时可以参考一些教学视频或书籍,同时仔细观看郑板桥竹子画作品,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

总之,郑板桥的竹子画法需要充分运用毛笔技法,并注重细节的表现和墨迹的自由流畅,才能画出具有灵气和生机的竹子画作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