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托物言志的作文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月亮
1个回答2024-03-05 08:48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月亮如下:

看着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没有往日的缺憾,是那么的圆,那么的明亮。这才想起,原来今天是中秋。又是中秋了,不知道故乡的月亮是否也这样明朗。不记得有多久,没去过老家了。

还记得以前每次中秋,父母都会带我去老家看外婆,吃吃饭,与一群小伙伴捉捉蚱蜢。日子过的好不滋润,可岩启是现在,我长大了,每次中秋,都有很多作业,也不愿意出去了。

每次看见外婆,她都叫我多去一下她那,父母也是如此,只是我懒,不愿意出门,每回去看她的时间也总是只有那一点点。后来,外婆走了,再去那里,却没了往日过节的生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原来,外婆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故乡土地上的房屋啊,从原来的杂草过膝变为一座座茅草屋,再从茅草屋变成四合院,从四合院变成高楼大厦……

不管怎么变,它都是我的家乡,是我割舍不断的亲情,这里有我早已长眠的亲人,也有在这里紧张忙碌的乡邻……地上的,是忙禄,是紧张,也是轻快的,地下的,却是死气沉沉,是严枝滑肃,是悲壮……

今日,重回故土,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片土地有着如此之深的感情。我爱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有我快乐的童年,有我心爱的猛枣腊亲人,有我伤心的泪水,原来自己对这片土地还有眷恋,那是一种魂归故土的眷恋,是一种落叶归根的眷恋……

就算儿时的记忆不在,却唯独对这片土地,感到一种亲切,那是一种来自灵魂的亲切,是血浓于水的亲切,由不得你抗拒。

风,静静地地走开,留下忧郁的情怀;闪烁的星光中,总有一片令人心跳的活跃。街头余晖下的驻足,引来的只有幽幽的哭泣,相思的月亮啊,散发出乡情的气息,浓浓的暮色中,打不开的总是故乡的门。

漫步在异地的土地上,心却飞翔在乡间的空中。如果我能够,我会化作一朵云,一朵故乡的云,永远飘荡在故乡的天空中。

描写草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短文
1个回答2022-09-10 20:21
【蝉】和【贝壳】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句
2个回答2023-02-22 21:4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今日把示居,谁有不平事?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描写月亮来寄托相思之情的诗有哪些?
3个回答2022-09-11 00:35
吕本中 《 采桑子》
牛希济 《 生查子》
王建 《十五夜望月》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民谣 《月夜思乡》
李白 《 秋词也算吧》
托物寓意与托物言志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1-27 23:58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典型的有《陋室铭》、《爱莲说》两篇文章



”。“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 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托物言志与托物寓意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0 19:46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1-19 03:04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托物言志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7 06:20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借物托志
1个回答2024-04-22 03:41
地球是圆的,篮球也是圆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