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音标发音表

师德师风标题8字?
1个回答2024-02-23 19:3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德育目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01:24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

德育目标(obj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目标可以分为每门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

课程内容:

1、宴宏生活化:遵循不同迟枣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晌旦册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什么是品德教育的目标?
1个回答2024-02-17 01:25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

德育目标(obj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目标可以分为每门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

课程内容:

1、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德育目标”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0:04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

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扩展资料: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什么是德育目标?
1个回答2024-02-16 22:20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

德育目标(obj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是指德育在特定阶段中培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目标可以分为每门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

课程内容:

1、宴宏生活化:遵循不同迟枣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晌旦册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德育目标”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18:54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

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扩展资料: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德育目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23:33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01:10

德育目标有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功能

社会性功能

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个体性功能

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1)动机作用;2)方向作用;3)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五伦八德的做人的标准:五伦八德
1个回答2024-04-27 15:36

  认识超越时洞手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的做人,此之谓德  周朝,享国八百年,就是实施仁政,以“五伦”,“八德”来治理天下!  修天道由人道修起,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睁滑道德不亏可为人也。人若亏了人伦道德,身虽异于禽兽,心与禽兽有何分别。圣人忧人趋于禽兽之中,因此修道立教,使天下之人皆尽此人伦大道。若不尽此人伦大道,虽然官高爵显,金银百斗,人民无德可称,有何益哉。目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情大坏,你争我夺,造成了世界毁灭的危机,举世动荡人所共知,科学登峰造极,并无挽救之方,其威力是摧毁世界而无遗,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害,不知苍生万灵,命在旦夕,此时正是万物毁灭危险之时,皆因失此人伦大道,何能不遭劫运乎。此非上天不仁,是人自作自受,故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  教人行善,使人人能以道为尊悉颤腊,以德为贵,人道完成自然返成古风,天道自然清和,三灾八难自然冰消,万民享安乐也。  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

简述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
1个回答2024-01-30 23:49


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即对象目标;功能目标;阶段目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