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作文400字借物喻人

用竹子比喻一个人
1个回答2022-09-08 10:01
腹中空

没有真材实料
茂林修竹比喻一个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23:04

茂林修竹比喻一个人,大概是具有坚韧不拔、温润如玉的特质,在这种宽泛的理解下,这个说法并无大碍。但茂林修竹是用来形容风景的,并不是用来形容人的长相容貌的。

茂林修竹意思是指茂密高大的竹林,修:长,高。茂密指的是林(竹林),高大指的是竹(竹林),这是一种叫“互文” 的手法,不能解释成“茂密的树林高大的竹林”,多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

茂林修竹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中也有提到:“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修竹,每协於高情。”由此可见,茂林修竹是用来形容风景的,并不是用来形容人的长相容貌的。


茂林修竹的句子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崇山峻岭,旁边那些茂林修竹和郁郁葱葱的大树尽收眼底。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新鲜,让人觉得幽雅宁静,仿佛置身于无声世界。

3、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摇篮。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巨石深洞、幽谷鸟鸣、山容水态,一切是那样的平凡,然而一切又是那样的真实朴素,毫不精雕细琢总让人心里涌起一股的情感。

4、前与秀山寺遥遥相对,背后倚茂林修竹的月光山。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原本讲的是什么?人物的故事后来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18:52

1、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原本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2、人物的故事后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胸有成竹的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竹子和石头在一起有何喻意
1个回答2024-03-08 01:45
竹子和石头在一起有以下几个喻意:
1. 寓意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石头和竹子的搭配,石头的坚硬,竹子的柔韧,两者相互映衬,寓意人们要像石头和竹子一样,坚定有骨气,但又要像竹子一样柔韧不轻易折断。
2. 寓意君子坚韧不拔的敏李晌精神:石头和竹子的搭配,也可以寓意君子的品质和扰敬精神。石头象征着坚定不移,竹子则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两者结合,表达了君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3. 寓意忠诚、坚定、不倒的精神:石桥锋头和竹子的搭配,还可以表达忠诚、坚定和不倒的精神。石头的坚硬象征着对信仰和原则的坚守,竹子的柔韧则代表了对信念的坚守和坚持。
4. 寓意沉静与柔韧:石头和竹子的搭配,也可以表达沉静与柔韧的态度。石头象征着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决心,竹子则代表了柔韧应对变化的态度,两者结合,表达了既有坚定的目标,又能柔性地应对变化的态度。
总之,石头和竹子的搭配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搭配,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坚韧、忠诚、沉静、柔韧等品质的追求和崇尚。
竹子比喻什么人
3个回答2022-12-12 22:55
竹子都是笔直向上生长的,郑板桥有首诗称赞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可以看出竹子可以比喻那些坚韧不拔的人。
竹叶像什么的比喻句
3个回答2022-11-10 20:26

1、竹叶和竹茎都是翠绿色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形状像小船,那清新的空气,令人神往。

2、飘落的竹叶像一位美丽的姑娘表演“天女散花”。

3、竹叶像一艘艘小船。

4、秋天,有一些竹叶枯黄了,但大部分还是碧绿的。这时,秋风就是一位好琴师,不断的弹出一段段美妙的音乐。

5、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6、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7、依着院墙,挺立着一丛翡白竹,碧粉相间的叶子犹如一把把利剑攒在一起,只是那节节向上的竹杆作剑鞘似乎太小了。

8、竹子的叶子和茎都是翠绿色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形状像小船,那清新的空气,令人神往。美丽的竹林,它既是一幅绿色的画,也是一首抒情的诗。

竹子比喻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2-12-02 18:29
竹子空心,象征谦虚的人,品格虚心且能自持。竹又有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的特质,象征柔中有刚的人。竹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象征着有气节的人。
哭竹生笋的比喻义
1个回答2024-02-27 03:22

哭竹生笋的比喻义:事亲尽孝,感动天地。

【哭竹生笋的意思】孝子孟宗,冬天为生病的母亲寻鲜笋不得,扶竹哭泣,使鲜笋破土而出。

《哭竹生笋》讲述了三国时孝子孟宗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讲述了母亲生病想吃笋,寒冬有无笋,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的故事。

原文

[吴]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

哭竹生笋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译文

孟宗,三国时期江夏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因为正值凛凛

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担心忧愁中,

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

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

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

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孟宗后来大有作为,官至司空。


我和竹林的故事400作文
1个回答2023-11-21 22:52
我的家乡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古树参天的森林,川流不息的河流。但我最喜欢我家后面的那一片竹林。
  春天,大地母亲给竹林穿上了一件绿光闪闪的大衣。许多竹笋迫不及待的从地下探出头来,观望着神奇的世界。清晨,我来到竹林里散步,背诵课文,呼吸新鲜空气。又是折下一片竹叶欣赏一番,也是别有风味的!
  炎夏,竹林的衣裳颜色更深了,或许是大地母亲怕竹子在炎日下收不了,所以给衣裳多缝了几针。中午,带着几个伙伴来到竹林。铺上地席,领着一壶茶水。玩累了,躺在地席上休息一会儿;口渴了,沏上一杯茶水。这样享受生活才更有意思!
  秋姐姐来了,还给竹林带来了金光闪闪的轻纱。大人们赶着用竹子做蒸笼,篮子……我们则用竹子编出自己心中的花样……
  隆冬,竹林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有的竹子累了,弯下了腰,这时在这照几张相片,留住美丽的一瞬间。也是富有韵味的。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