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阅读及答案

采桑子,重阳
1个回答2022-05-25 20:40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采桑子·重阳其中一句赏析
1个回答2022-09-22 18:55
人生易老天难老
《采桑子·重阳》李贺
1个回答2023-01-18 08:03
冒牌。。。。
采桑子 欧阳修 点击答案
2个回答2022-09-03 00:46
采桑子 欧阳修 点击答案
采桑子欧阳修
2个回答2023-03-14 07:30
问你爸,上诗文网搜
桑巴家的骆驼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2-05 12:06
桑巴家的骆驼阅读答案
阳光男孩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7 22:35
 16.斓(1分)yì(1分)

17.示例: ①从卖花时对顾客灿烂的笑容看出,阳光男孩是一个乐观快乐的人。

② 从卖花质价分明,不欺骗顾客看出,阳光男孩是一个诚实的人。

评分意见:概括的内容和对人物的分析吻合,符合文章内容即可得分。每空1分。

18.A肆无忌惮:指肆意妄为,毫无顾忌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坦诚的笑容,笑得灿烂,表现了男孩的快乐阳光。

评分意见:解释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男孩的笑容比作梵高的向日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的笑容的感染力,表现男孩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评分意见: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

19.不能删去(1分)。这段文字仍然是围绕中心---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心(或态度)来写的(1分),一位快乐的按摩师的故事深化主题,作者从另一个方面升华主题。(2分)。

评分意见:关键要扣住深化主题来答,意思对即可。

20.略。评分意见:排比句2分,内容文采2分。
《太阳》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3-08 14:06
以后笔记本好久好久
欧阳修采桑子词
1个回答2022-11-25 12:17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强的吸引力。
欧阳修 采桑子 的名句
1个回答2022-11-28 06:37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此乃原文。若说名句的话,当属最后一句。[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