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开国功臣

刘邦的大将都有谁?开国功臣都是谁?
2个回答2022-08-25 23:47
韩信(文+武),萧何和张良(文的),樊侩之类的 ,其他的名气不怎么大,
刘邦的开国功臣都是哪里人
1个回答2022-09-27 01:17
刘邦是沛县人,大部分随他一起的文臣武将都是沛县本地人,比如萧何是沛县的官吏,樊哙是当地的屠户等
刘邦的用人之道是什么,刘邦的谋臣有谁?
1个回答2024-04-10 06:45

第一,刘邦识人善用,唯才是用。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萧何善于管理内务、财政,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运送粮饷;韩信作战英勇,深谙用兵之道,就派他带兵百万攻占各地;张良、陈平很会统筹布局,谋划战略,就采用他们的计策。刘邦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其他的只要相信部下交给部下去做。第二,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包容性,手下的出身,强盗、贵族、无业游民、屠夫等等应有尽有,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在他的手下,有不少叛将和降将,韩信原本隶属项羽阵营,陈平先前是魏王的人,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刘邦;雍齿曾经背叛过刘邦,但最后还被封侯了。第三,刘邦坦诚对待下属、用人不疑、从谏如流。他与手下称兄道弟,相信和尊重他们,所以他们也都如实禀告,用心谋划和出力。鸿门宴前,张良、韩信就直接问刘邦是否能打败项羽,刘邦承认打不过。对于几次易主、盗嫂受金的陈平,刘邦也曾怀疑过,但他直接去问了陈平,听到解释后还表示歉意。第四,刘邦大方封赏有功之人,刺激部下的效忠热情。不管是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建立汉朝时,刘邦都不令色奖赏部下,登基后,除了萧何、彭越、韩信等人,他还封赏了与自己有过节的雍齿。第五,作为一个谋略家,刘邦在信任之余,也有适当的防范,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他虽然信任萧何,但也会在私下里控制,有所防备。《史记》中列入“世家”的只有肖、曹、张、陈、周这几人。

刘邦杀的开国功臣
1个回答2022-06-17 11:36
韩信。
希望帮到你。
刘邦的开国功臣排名?
1个回答2022-08-11 10:03
刘邦的开国功臣,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张良张子房,第二个应该是萧何,第三排名是韩信,第四排名是樊哙
刘邦的谋臣猛将有哪些?
2个回答2022-10-06 10:40
张良 韩信 樊哙 萧何 广野 吕氏
刘邦会武功吗
1个回答2024-02-07 06:15
刘邦的武功太一般了

但是,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用人功夫最高的帝王之一。他能以情以义,感召一大批有为的文臣武将。无论是运筹帷幄的张良,还是决胜千里的韩信,再有那理政镇国的萧何,均心甘情愿地誓死效力。因此,刘邦得天下乃顺理成章之事。
刘邦赢得天下以后,在他的眼中,是谋臣功劳大还是武将功劳大?
2个回答2023-02-19 11:47
应该是谋士的功劳更大一些。因为他对于武将是非常忌惮的。
刘邦称帝后杀了这么多功臣,为什么没有杀张良
1个回答2024-01-04 10:56
在刘邦身边的这么多功臣中,韩信善于打仗,萧何善于筹措军粮,张良善于出谋划策。这几个人为刘邦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刘邦在称帝之后先后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但是却没有杀张良。那么为什么不把张良也杀了,彻底解决后患呢?小编觉得,主要是张良能忍耐,而且对刘邦很忠心,最重要的是,张良懂得功成身退。
张良不但善谋,而且善忍。老子说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如果很容易自满,居功自傲的话,那也就大祸临头了。如果一个人很能忍的话,那么往往能平安一生。张良有多么能忍呢?当年在下邳(今江苏睢宁)的时候,一次在一座桥上看风景,一位白发老头,慢悠悠地上得桥来,在张良身边,恰巧掉了一只鞋,老头让张良帮他把鞋子捡来。
张良那时候也年轻,心里也气,但是想一想,干脆忍了吧。于是就下去帮老头捡鞋子了。谁知老头蹬鼻子上脸,又让张良给他穿上鞋子。但他又忍了,单膝跪地,帮老翁把鞋子穿上。
后来,老头又约他拂晓时见面,张良就来了。但是老头说他来晚了,让他下次再来,如此三番两次,把张良气的不行,但是他都忍下来了。于是,张良得到了那本有名的《太公兵书》,给了张良莫大的帮助。所以后来张良凡事谨慎谦让,从不与人争斗。
刘邦身边最忠心的人,一者萧何,二者樊哙,三者张良。这三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险,都是一心一意向着刘邦的。鸿门宴之前,刘邦与项羽为关中王而暗暗较劲,刘邦驻军灞上,项羽驻军鸿门,项羽因刘邦拒他于关外而暴跳如雷,第二天就要发兵攻打刘邦。
本来项羽的兵力就数倍于刘邦,项羽想杀刘邦简直是易如反掌。可是偏偏项伯跑出来了,连夜给张良报信,张良这时候也没考虑自己逃跑,而是赶紧给刘邦出主意,想办法,让刘邦捡回了一条命。可见张良对刘邦的忠心。
再者,就是张良知进退,懂谦让。刘邦称帝后,功臣们为了争夺封地,吵的不可开交。只有张良不争不抢,刘邦给什么,他就要什么。不给的,他从来不去争。刘邦曾经单独召见了张良,要封他个万户侯,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但是张良说自己功劳小,哪敢要三万户,封个留侯就行了。
所以,刘邦才对张良放心,张良也得以善终
刘邦抱着戚夫人见大臣,大臣骂道:桀纣,为何刘邦大喜?
2个回答2023-01-11 18:38
因为当时吕雉想对戚夫人不利,而刘邦又一心想保护戚夫人,于是试探那个大臣对自己是否真心忠诚,这才上演一场好戏,结果让刘邦很满意,非常喜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