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的名言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13 05:01
玩人丧德:耍心眼,做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就丧失了自己的品德;

玩物丧志:整天游手好闲,做些提龙打鸟、斗鸡、打牌等无聊的事,就是去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玩物丧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1:04
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古人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现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玩物丧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8:28
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古人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现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成语中玩物丧志中的玩物指的是玩什么东西
1个回答2024-01-19 06:13
成语“玩物丧志”中的“物”具体指鹤。
鹤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 [wán wù sàng zhì]
[释义]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近义词
卜昼卜夜 不务正业 爱鹤失众
反义词
业精于勤
玩物丧志成语意思
1个回答2024-01-26 07:57
玩物丧志释义: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玩物丧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8:03

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古人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现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小孩子玩物丧志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7 10:57
小孩子不会玩物丧志,孩子还小,不懂得这个,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耍,玩物丧志只能形容有思想了的成年人。 如果小孩子不肯学,那就要想把办法让他感兴趣。
玩物丧志
1个回答2024-02-12 16:46
都说了,如今是平民百姓们冬日的一大乐事,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已经处理好了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关系,便有时间去玩,那么他们怎么还会丧志呢?还有玩物要看怎么玩了,只是把物当做生活中调节疲惫之用,那么只是浅玩,那么怎么会丧志呢?如果深入地玩,那便是研究,自古发明等那个不是研究出来的呢?因此,玩物丧志,并非一概而论的!!
玩物丧志,这句话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13 03:05
“玩物丧志”这句话大家也许比较熟悉,而这句话最初在前面还有一句“玩人丧德”,它们出自古代的经典著作《尚书》。大约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威德广被四海。西方有蛮夷之邦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晓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与当时中原之犬大不相同。当时任太保的召公奭,担心武王会因喜好此犬而荒废政事,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篇文章就记载于《尚书·周书》。这里说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随意狎侮与戏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召公奭认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会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劳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统治地位也就很难维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还有心思过问政事?
怎么理解玩物丧志?
1个回答2024-03-09 13:52

谢邀。自古以来就有玩物丧志的说法,此话很有道理。例如:打麻将赌博,天天战斗在麻将桌上夜以继日,哪有心思与时间去工作?例如:网络游戏,使得一些孩子陷入其中,而对学习上进毫无兴趣。所以,旧社会公子哥儿们玩鸟玩马玩蟋蟀的进行赌博,于是给后人留下玩物丧志的警世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