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观后感300字

弟子规 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2-10-12 13:10
没观过,所以没感
中华弟子规全集的观后感八百字
1个回答2024-01-26 06:40
  中华弟子规全集的观后感八百字,观后感如下:
  比如《中华弟子规动画片》是动画片,非常容易吸引孩子,孩子也看得懂其中的孝、悌、忠、信等道理。可是,孩子因为喜欢、入迷,看了一集又一集,当我们告诉孩子时间太长了,不能再看时,孩子便不愿意了,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接下来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闹情绪、闹别扭。而此时她们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的动画片中刚教她孝敬父母,现在她却因为看不了《中华弟子规动画片》而不愿听从父母教诲,违反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责,须顺承”的教诲。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上学期,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孝道演讲”的现场会,一位老师用孝的道理和故事打如庆动了全场,孩子们抱着爸爸、妈妈呜呜痛苦,孩子们完全被感动了。可是演讲结束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主持人向大家推荐一本讲孝道的书籍,这时孩子们便开始向父母索要,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不少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想买这本书,可孩子消橡戚们的表现是什么呢?不少孩子一听到父母不给买这本书,便哭着闹着也要买,一副不给买就不依不挠的样子。许多父母无奈之下,只好掏钱买了。这个有意思的细节当时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但这里面却包含着很大的问题。孩子们刚听了一场孝道演讲,而且被感动的史无前例的痛哭,按说这场演讲对人的教化应该非常有效,可是孩子们接着便用哭闹的方式逼父母达成自己的意愿,马上做个违反孝道之事,而演讲者此时也并没有发现这有什么问题。试问:孝道难道只是用来感动的吗,孝道难道只是挂在嘴上讲的吗?

前面的两个例子,其实都反映了我们学习《弟子规》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只说不做!正如《弟子规》中最终告诫的: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如果只说不做,那书是会白读的,圣贤教育再好,做不到那也是没用的空理。所以,为什么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个社会如此衰落,为什么传统文化今天会有那么多人不认可,人们也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妙用?因为传统文化讲的拿陵道理,根本没有人真实的应用到生活中去,既然没有真正落实,再好的道理也不会产生效用,这样许多人便错误的认为传统文化讲的道理是没有用的、甚至是错误的。其实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圣贤教诲有问题,而是读书人出了问题:只说不做,严重败坏了圣贤教诲的名声。就如同老师教给我们如何种果树,我们也把方法背的滚瓜烂熟,可种树的时候呢我们就是不按这个方法去种,结果树栽不活、果实也结不出来,最后我们便气愤的说老师讲的道理都是错的,方法我明明背过了,只是我没按照那个做,结不出果实 却怨老师。这个人蠢到家了吧,但愿我们不再去做这样的事。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希望运用《弟子规》培养孩子成才,那么首先父母应该切实学习、落实《弟子规》,父母如果都做不到,那孩子看到父母说一套、做一套,怎么可能还按《弟子规》上的做呢。另一方面,人都是有坏习气的,圣贤的教诲往往便是教我们弃恶扬善、修身改过的,如果我们一遇事情,不是用圣贤道理来处理,而是被以往的坏习气支配着做事,圣贤教诲毫不起作用,那读书又有何用?圣贤教诲只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问题和灾祸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如果学了不做,问题依然存在,发展下去便是以后人生的问题和灾祸。

所以,学习《弟子规》的根本在于落实,就是切实能做得到。即使现在还做不好或做不到,最起码也要入脑入心,有这些圣贤教诲的意识在脑子里。遇到事情,我们先要有能力辨别、认识,做到见微知著,从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从孩子哭闹、逼迫父母,看到孝道教育并未成功,看到嘴上讲、受感动,距离真正的“做得到”还很远。如果我们天天如此对待生活、对待事物,因循怠惰,结果便是看清事情的好坏,结果便是糊里糊涂的处理人生,这样怎么能期盼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呢?如此只会被命运牵着鼻子走罢了。

落实《弟子规》应该就在当下,就像一位老师讲的“当下就是考试”,每一件事情都在考验我们的智慧和德行。我们不用讲太多的豪言壮语,更不要虚荣傲慢,我们只需要用心的观察我们自己、观察孩子的行为,多想想我们的一言一行,倒底有没有偏离《弟子规》,我们有没有宽容自己的怠惰和错误,我们有没有“自欺欺人”,我们有没有拿着弟子规权当摆设装饰,我们有没有让弟子规成为我们和孩子的日常行为准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每个人遇到问题、烦恼和困境,都应该想到自己有没有偏离《弟子规》?自己当下的言行,有没有依照《弟子规》来做?若离开了当下落实,《弟子规》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又有何用?

  来源:YSD
弟子规改变命运第15集观后感主要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6 22:23
南无阿弥陀佛
中华弟子规观后感200
1个回答2023-07-01 04:5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名家写的人文景观(300)
1个回答2024-05-20 17:00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笑指镇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逗陆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碰粗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
我和弟弟偷西瓜的作文300
1个回答2024-02-27 19:03
什么,你那里有西瓜!在哪里?在哪里?”

“妈妈,咱俩去买个西瓜吧?”

这虽然是以前我为了吃西瓜而经常说的几句话,但是现在我对

西瓜的感情丝毫不逊于从前——只要有西瓜,我的口水便会决堤喷

涌而下,上演一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好戏。

虽然我是如此爱西瓜,虽然西瓜是那样甜,但有时我还是会因为爱

吃西瓜爱到疯狂而把自己整的哭笑不得。

去年暑假,我和爷爷去市场上买来几个西瓜,其中一个特别大

,鉴于我想尝一下那个大西瓜儿一脸猴急的样子,爷爷先拿小刀在

西瓜上切了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的口子,把那一小块西瓜递给我,又

用保鲜膜把大西瓜封上。我尝了一口“哇,真甜呀!”爷爷看我那

副自我陶醉的样子,知道我还想吃,说“那几个小的你随便吃,大

的等你妈妈回来一块吃。”“什么,那可是两天以后的事啊!”这

无疑是对我泼了一盆冷水。

晚上,爷爷睡下了。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怎样才能吃到大

西瓜。忽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能向爷爷今天这样呢?

我下了床,轻手轻脚的走到大西瓜旁,学着爷爷的样子在西瓜

上挖了一个小口,吃完又盖上。这时我在也管不住自己的馋嘴了,

一口气挖了十几个这样的小口,直到我的肚皮成的像吹起的气球一

样,才依依不舍得把最后一批盖上,封好保鲜膜睡觉去了。

到了妈妈回来的那天,爷爷发现西瓜哪儿有一滩水,原来西瓜

早就坏了。爷爷想了想,把我“召唤”了出来,对我说:“垚垚,

来叫爷爷是怎么弄得?”我连忙拿起水果刀,在西瓜上切了一个三

角形的小口……这时,我然意识到我上当了,“哈哈哈……”全家

人看见我由于囧而通红的脸,乐开了怀.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今天明天观后感300
1个回答2022-09-30 06:10
题目是什么? ??
园明圆观后感300个字
0个回答2022-09-29 06:54
鲸现观后感300
1个回答2024-02-11 11:18
鲸先是生活在陆地上,因为环境的变化,祖先们又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生活。又过了漫长的时间,祖先们适应了海里的生活。于是,我们的四肢完全退化了,最后形成了鱼的样子。其实,鲸是哺乳动物,因为我们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没有哪种鱼是和我们一样的。我们是胎生的,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完全的鲸了,而不是卵生的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叙全文
1个回答2022-06-15 05:45
弟子规 圣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