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惠子

惠子和庄子有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4:28

惠施是庄子的老朋友,后人又称他为惠子。惠子也是当时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庄子和惠子既是老朋友,又是老对手。有一次,庄子到梁国去,而这时惠子正在梁做相国,当时庄子的本事比惠子大,在诸侯中的名声也比惠子高。

有的人就对惠子说:“这次庄子可是冲着你来的,他是想当你的相国。”

惠子听到后,将信将疑,于是就在国中反复搜查,搜了三天三夜。没有找到。

庄子自己主动去见惠子,他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作鹓雏,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鸟,它从南海一直飞到北海,它一定要落在高贵的梧桐树上,一定要吃最好的食物,一定要喝最清洁的泉水。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一只臭老鼠,看到鹓雏从远方飞来,心里紧张极了,以为对方要吃它的东西,就对着天大叫起来。

庄子说完这个故事后说:“你以为你的职务对我来说就不是臭老鼠吗?”

他俩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他们来到濠梁河上,庄子看到河中的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就说:“鱼游得是这样的从容,鱼真快乐极了。”

惠子就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反唇相讥:“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实在是个聪明的人,马上就说:“我不是你,我是不知道你的快乐;这也就是说,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我现在实际上就是濠上之鱼啊。”惠子再不能说其他什么了。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他来到庄液闭子家,这时被庄子奇怪的行动所吸引,他看到庄子坐在门前,两腿盘着,一边敲着一个盆子,一边唱着歌。

惠子上到他的跟前,说道:“你也太过分了,你妻子死了,你不伤心也罢,怎么能在这里唱起歌来呢?”

庄子说:“你真是有所不知啊,她今天又回到自己的生命之本,难道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像一般人那样号啕大哭,那是不知命的表现。”山态

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有人送我一颗葫芦种子,后来结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葫芦,我用它来盛水,可以盛五担水,但是就是拿不起来。我用它来做瓢,就是因为它太大,而没办法用。最后我干脆把它给打坏了。”

他是要用这个比喻来挖苦庄子,言下之意是说庄子所谈的理论,都是虚夸荒诞而没有用的玩意儿。

庄子不慌不忙地说:“真可惜,你竟然不会用大的东西。葫芦这么大,你何不用它来做一只船?”逗埋源

惠子又说:“现在我有一棵大树,虽然长得很粗,但是歪歪扭扭,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是一个大而无用的东西。”惠子还是在抨击庄子的思想。

庄子说:“那你就让这棵树长大,夏天来到的时候,你在它的下面乘凉,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庄子的意思是说,我的思想就是供给你们这些平常人乘凉的大树。

后来,惠子死了,庄子非常痛苦,他失去了一位能和自己辩论的好对手。几年以后,他来到了惠子的墓前,对随从们说:“自从他死后,我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朋友了。”

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1个回答2024-02-12 20:38
书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 xiao 疾速又自由自在)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话的第一句庄子作出判断,鱼这么自由自在急速地出游是快乐的。
第二句惠子利用庄子话中的漏洞,否定庄子的判断,并以此作为这次辩论的前提,就是“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庄子不是鱼,就不会知道鱼的快乐。
第三句庄子根据惠子的逻辑推论反驳,批评惠子自相矛盾。
第四句惠子机智地回答,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避开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反攻为守重复自己提出的大前题,强调庄子不是鱼,根本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这时庄子再讨论这事就继续自相矛盾了,于是绕了个弯说:我们还是研究一下“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这个大前提吧(请循其本)。你说“汝安知鱼之乐”,这本身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是不知道鱼之乐的,又反过来问我(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是来到濠水才知道的嘛(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都想置对方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结果庄子负,惠子也不是全胜。
庄子和惠子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13:50

程万里,扶摇直上,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薪火相传,东施效颦,无中生有,呆若木鸡 ,每况愈下,邯郸学步,成者英雄败者贼,栉风沐雨,庖丁解牛,中规中矩,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不翼而飞,支离破碎,真知灼见,探囊取物,强聒不舍,吐故纳新,昭然若揭,似是而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失之交臂捉襟见肘,学富五车

庄子与惠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4:34
一、作品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注释
1.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
2. 鯈[tiao]鱼:古同“鲦”。白鲦鱼。
3. 从容:悠闲自得。
4. 是:这。
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6.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7. 全:完全,确定是。
8.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犹寻。其,话题。本:最初。
9.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
10.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11.之:助词无实意
12.梁:桥
13.既:既然
14.已:已经
15.安:怎么(前一个) 哪里(后一个)

三、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与惠子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1个回答2023-02-03 23:25
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
有关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文言文
1个回答2024-02-21 14:49
1. 庄子和惠子的故事纯文言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2. 关于庄子的文言文故事,谢谢

【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

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7),自以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

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1),若蝇翼,使匠石斲之(2)。

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斲之(4),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7),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2),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3)。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执弹而留之(6)。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7),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8),见利而忘其真(9)。庄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12)。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13),蔺且从而问之(14):“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15)?”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16)'。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17),吾所以不庭也。” 【译文】 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

庄子惊恐而警惕地说:“啊,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庄子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园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着责问。 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

弟子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

’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

3. 庄子故事两章

1,濠梁之辩文言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白话文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2,惠子相梁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前往拜见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大梁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恐慌,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猫头鹰)鸱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恐吓我吗?”。

4. 【有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诗意的赏析嗯,庄子和惠子到底谁

惠 子 相 梁 《庄子》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赏析: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惠子对庄子来梁国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气氛骤然紧张.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逃,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庄子是不是要破口大骂呢?不是.他远远地从奇鸟“”讲起,直到最后勾连一句,才让惠子意识到原来“”的故事是在骂他.其二,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照.惠子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的心思,以为庄子像他—样,贪图高官厚位,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关于庄子对爵禄的态度,《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个故事可从正面给本文的故事以补充.其三,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以比喻志向高洁之士,以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尖锐深刻.尤其是写鸱卫护“腐鼠”的丑态,更是传神.刘凤苞说:“一赫(即“吓”)字,且护且拒.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径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孰为腐鼠?孰为?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南华雪心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5. 《庄子.秋水》秋水的文言文翻译.急用.开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6. 庄子的文言小故事

【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

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7),自以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译文】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对哩。

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1),若蝇翼,使匠石斲之(2)。

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斲之(4),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7),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原文】庄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2),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3)。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执弹而留之(6)。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7),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8),见利而忘其真(9)。庄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12)。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13),蔺且从而问之(14):“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15)?”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16)'。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17),吾所以不庭也。”【译文】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

庄子惊恐而警惕地说:“啊,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庄子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园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着责问。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

弟子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

’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7. 庄子的故事有哪些(具体,要是文言文)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1个回答2024-03-02 22:23
书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 xiao 疾速又自由自在)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话的第一句庄子作出判断,鱼这么自由自在急速地出游是快乐的。
第二句惠子利用庄子话中的漏洞,否定庄子的判断,并以此作为这次辩论的前提,就是“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庄子不是鱼,就不会知道鱼的快乐。
第三句庄子根据惠子的逻辑推论反驳,批评惠子自相矛盾。
第四句惠子机智地回答,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避开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反攻为守重复自己提出的大前题,强调庄子不是鱼,根本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这时庄子再讨论这事就继续自相矛盾了,于是绕了个弯说:我们还是研究一下“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这个大前提吧(请循其本)。你说“汝安知鱼之乐”,这本身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是不知道鱼之乐的,又反过来问我(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是来到濠水才知道的嘛(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都想置对方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结果庄子负,惠子也不是全胜。
庄子和惠子的关系
1个回答2022-10-11 15:22
他们是挚友。
急!!!谁知道 庄子 梁惠王 和惠施之间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5:27
一日庄子闻说惠施升官,当了梁国相爷,侍候梁惠王颇得意,他便念起旧情,西去梁国看望惠施。刚入梁国东境,惠施就获情报,说庄周有野心,这次是来取代惠施当相爷的,要见梁惠王,揭惠施的短。惠施恐慌,密令首都保安警察搜捕庄周。全城暗查三昼夜后,仍未抓到,庄周却直接去拜访惠施。惠施尴尬,装作并无密令搜捕一事。庄周又讲笑话,说:“南方有乌,名叫鹓鶵,听说过吗?鹓鶵南海飞北海,非梧桐不栖止,非竹米不食用,非甜泉不饮用。一只鹞鹰蹲在野地,正在撕啄腐臭的死老鼠,瞥见鹓左刍右鸟飞来,立刻提高警惕,昂头瞪眼,发出一串威吓的喉音:唬!唬唬!唬唬唬!老兄放心撕啄你的梁国好了,何必唬我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讲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23:55
他的用意是为了告诉惠子:他认为在魏国当国相是一件很好的差事但庄子并不这么认为是一件美差就象: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