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标点符号的儿歌有哪些

标点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1个回答2022-11-11 16:51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找来的,你参考一下!
标点符号的含义与用法都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18 06:01
你是小学生吗? 逗号表示短暂停顿 起连接作用 句号表示 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也有停顿的意思~较之逗号预期停顿较长~! 问号用于疑问句 也用于反问句 用于疑问句语句~! 感叹号 加强语气 与逗号也有同样的停顿 比句号的语气更强烈 还有很多符号 就不一一说明了 自己去网上查下 这是最基本的标点符号
各种标点符号的含义?
3个回答2023-04-04 19:52

1、句号。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2、问号?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3、叹号!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逗号,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5、顿号、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音标中怎样标重音符号?
1个回答2024-06-14 17:41

在音标前面那个'的就是音标重音符号。

音标(phonetic symbol)是记录音素的符号,也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应用于语言学中,如汉语的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音标的提出者是H·斯维斯特 P·帕西 琼斯。英语音标中有20个元音,28个辅音,共48个。

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标由多个音素组成,由2个元音音素构成的音标我们称之为双元音。

音标类似于汉语拼音,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如汉语的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而一个音标并敬帆嫌不只表示一个音素(双元音音标可以认为由1个双元音音素组成的,也可以认为由两个亮手单元音音素组成;相对于单元音来说。由2个音素构成的音标我们称之为双元音)。

扩展资料

要掌握每一个国际音标的准确发音,见到一个音标符号就能准确认读发声,必须加强训练,加强实践练习。加强国际音标的读音训练,具体说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听音训练:学习国际音标需要认识48个音标,通过反反复复的听力练习,达到强化记忆。听音训练,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听老师朗读音标,也可以使用录音带反复听音,本课件中的每个音素,都可以循环倾听,强化记忆。

(2)模仿练习,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要注意观察老师的口型,观察发音部位的变化,主动模仿发音,初学可以对着镜子模仿练习,特别是元音发音的舌位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与音色关系十分密切,可以通过镜子观察口型上的区别,观察舌尖、舌面、舌叶的活动情况,比如u和o、i和e、e和ε等等,掌握准确口腔开口度,对于准确发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注意比较,比较有两个方面,一是音标本身发音特点的异同比较,分清特色,避免混淆,比如/ʒ/和/ʃ/,/s/和/z/,注意其发音音色上的差别;

二是注意普通话音素和外语或方言音素音色的差异,例如普通话的音素[p]、[k]、[t]与英语中的音素[b]、[g]、[d]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有效地认识到音素上的差异,从而准确发音。特别是要注意普通话音素和英语音素的差别,像、[g]、[d]这些浊音音素,都是普通话音系中所没有的,初学不能把它们与轿带普通话的一些辅音混为一谈。

这个故事真感人啊()你没听过吗()这句话怎样打标点符号
1个回答2024-01-22 12:09
这并不是要人回答的疑问句。问号随便放到哪儿都不合适。你知道吗, 花开不只在春天 。
故事的名字用什么标点符号
1个回答2024-01-31 06:08
你写在那啊 要是自己的标题没符号 写在文章中间提到或者引用,应该是用书名号。。
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加什么标点符号
1个回答2024-01-21 17:35
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陈述句加句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小红会画画吗加什么标点符号?
1个回答2024-01-24 01:05

原句:小红和小艳都喜欢画画 加上标点符号: 小红和小艳都喜欢画画。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有什么关于标点符号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1:17
1 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十分惊讶.他读的是:“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 含蓄蕴藉的标点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不久,《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标点书信”的轶事也就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了.
雨果和出版社之间的“标点书信”妙就妙在别出心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的修辞功能来传递信息,“尽在不言中”,极其含蓄,耐人寻味.
形象生动的标点传记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在一青年人的聚会上,叫与会者每人写一篇简短的自传.有个年轻人满脸沮丧地交给他一份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年轻人凄然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听了,不以为然,立即在这个自传上加了三个标点:(、)(……)(?).他热情地鼓励这个自暴自弃的青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转危为安的标点救星清朝有个书法家,他把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写成条幅,送给慈禧太后,谁料不慎,把其中的一个“间”字漏掉了,慈禧太后大怒.认为这是愚弄她不懂诗文.书法家被这“欺君之罪”吓坏了,急中生智,说他写的字幅是根据王之涣的诗意而改的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太后见他说得有理,只好作罢,并赐酒压惊.
◆标点符号趣谈◆
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
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随意使用标点
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表情达意.其实不然,文学大师郭沫若就十分重视文章标点,他曾多
次强调过:“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
了,意义也就变了.”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
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
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
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标点符号还能够传递信息和感情.据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
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信.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雨
果.”很快他就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室”.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
便与读者见面了.这信被称为世界最短的信.两个标点符号,把他们之间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
十九世纪德国有个著名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的作家寄来的几首拙劣的
诗,并附一信:“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
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有什么关于标点符号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22:18
含蓄蕴藉的标点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不久,《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标点书信”的轶事也就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了。
雨果和出版社之间的“标点书信”妙就妙在别出心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的修辞功能来传递信息,“尽在不言中”,极其含蓄,耐人寻味。
形象生动的标点传记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在一青年人的聚会上,叫与会者每人写一篇简短的自传。有个年轻人满脸沮丧地交给他一份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年轻人凄然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听了,不以为然,立即在这个自传上加了三个标点:(、)(……)(?)。他热情地鼓励这个自暴自弃的青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转危为安的标点救星清朝有个书法家,他把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写成条幅,送给慈禧太后,谁料不慎,把其中的一个“间”字漏掉了,慈禧太后大怒。认为这是愚弄她不懂诗文。书法家被这“欺君之罪”吓坏了,急中生智,说他写的字幅是根据王之涣的诗意而改的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太后见他说得有理,只好作罢,并赐酒压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