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健康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
1个回答2024-02-06 04:35

是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1个回答2024-01-29 10:34
  在案例 教育 中,青春期学生是主要的针对对象之一,面向小学生实际,提高学校案例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1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蔡文韬,三年级学生,男,8岁。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三年纪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哪妈妈还是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表现如下: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从生活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三年纪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三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也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 措施 :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也有同感,发现了他的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 方法 ,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父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 思维方式 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2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xxx,男11岁,三年级学生。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三年级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那妈妈又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自己去公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三年级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上三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

  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3
  一、案例介绍

  李建鹏,男,小学二年级学生。他成绩中上,中等智商;性格孤僻、冷淡、粗暴;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很大。他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开不起玩笑,同学关系不够融洽;在学校里,自己不愿受到一点委屈,但又经常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他逆反心强,在情绪不佳时,看到作业本上老师打错的数学题,也会当着同学、老师的面摔本子。

  二、案例分析

  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叛逆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但大多时候是不愿承认或接受自己隐性的、心理上的问题,而不愿接受自己作业上明显的错误,说明已经发展到十分任性的程度,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有三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长期受冷淡、焦虑、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没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能正确处理亲人及同学间的关系,往往又使他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是家庭环境

  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 儿童 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程某同学正是这类孩子:在他三岁时,母亲死于非命,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程某同学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表达的方式有时过于肤浅,有时又十分粗暴。孩子与同伴或同学发生纠纷,他会纵容孩子:如果有人再欺负你,我找他算账;孩子做事违背了他的意愿,他会拳打脚踢,有时会使孩子鼻青脸肿;他经常酗酒,醉酒后又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长期以来,孩子对父亲十分惧怕,并形成了这种孤僻、冷淡、粗暴,情绪波动,甚至欺软怕硬的不良心理问题。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他总是一个问题学生,了解他情况的老师都同情他,想帮助他,但由于他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很大,很多老师又没有了耐心。老师对他的关注少了,他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关怀、温暖、表扬和赞叹,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同时,他又不甘寂寞,便表现出一些反常的行为来宣泄自己,如:欺负弱小的同学,叛逆等。

  多年的班主任 经验 告诉我,程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1.加强与家庭联系,说服家长改变教育方法

  每个问题孩子,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品质。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

  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认识到 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唤醒一个父亲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感。我几次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和任课老师一起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其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不能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在生活上,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习上也需要多过问、多关心、多辅导。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他父亲的教育方法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他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待人处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2.架起爱的桥梁,感受集体温暖

  我尽量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温暖的、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对程某同学给予了更多的体贴和关怀,常与他进行交流谈话,谈理想,谈未来,谈 人际交往 ,拉近师生的距离。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和同桌之间有了一点小摩擦,想调换座位。我举例说,生活就像流水,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一粒小石子,海水在不断奔流的过程中,石子之间在不断的摩擦、碰撞,到最后,每一颗石子都是那样美丽、光洁,正因为它们美丽、光洁,所以,人们都喜欢它们。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们,不正是那些小石子吗?听了这些,他欣慰地笑了。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和同桌相处的一直较好。

  3.遇到冲突,坚持冷处理

  虽然他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他依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他的情绪还是时有波动。遇到这种情形,我大多时候采用冷处理,等到他情绪稳定了,再找个恰当的机会,与他交谈,

  他会马上认识的自己的错误,有时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道歉。

  四、案例小结

  1.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对于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问题学生首先应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确定辅导策略。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一定要做到尊重他,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让其慢慢转化。

  2.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多给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家校携手努力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五、案例 反思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原因,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中小学大多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如果各级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强化师资培训,正常开放家长学校,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走上正规的轨道。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个回答2024-02-01 20:22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现状。

  摘要: 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会甚至家庭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高校辅导员面临着更高要求的工作挑战。本文主要就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以及当前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现状;方法策略

  根据中国教育报2000年公布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针对63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中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高达18.2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已经攀升至30%左右,并呈继续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高校重视,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尤其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1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1岗位优势

  高校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的老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较了解,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相对年轻化,与学生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年龄上都存在接近性,能更好的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由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1.2时间优势在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与一般任课教师相比,承担教学方面的工作量相对较少,作为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着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抓素质教育,这意味着辅导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学生身上,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触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

  2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2.1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存在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来支撑,而肩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普遍呈现年轻化,在心理专业相关知识上存在欠缺,难以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偏差。

  2.2辅导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针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时,面向的主要是新入职辅导员,而老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机会有限,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提升,同时个别一些培训出现形式化倾向,内容不贴近学生实际,理论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是辅导员的实际辅导能力却得不到提升。

  2.3辅导员职业困惑难以排解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相对琐碎复杂,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的情况,日复一日,难免对自己的工作发展存在困惑,影响工作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在高校教职工中薪资待遇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激情。

  3如何有效实现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3.1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理论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培训课程,积极钻研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方法,同时还需要了解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延伸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3.2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在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各种有效辅导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2.1群体教育为主,个体教育为辅

  进入大学生活,迷茫、无目标的`学习生活状态使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加强辅导,而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决定了年级大会、班级例会等群体教育是主导,遇到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应配合个体辅导。

  3.2.2心理疏导为主,专业心理指导为辅

  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呈现轻度或中度,需要的仅仅是倾诉与劝导,严重心理问题属于少数情况,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普查工作并及时跟踪,对问题较轻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对存在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则应及时转交给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开展专业辅导或治疗。

  3.2.3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现状,同时让家庭知悉学生在校情况,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3.2.4专题教育为主,广泛主题教育为辅

  大学生群体具有共性,也具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层面也是如此。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广泛主题教育,而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则需要开展专题教育。

  3.3提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育面积最广、最具有系统性的教育方式,辅导员需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学校建议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公共必修课,通过强制性的课程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疏导。鼓励学生积极选修现有的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于思修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要严格把关,加大学生考勤力度,积极配合任课程教师的工作,使现有的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3.4积极创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主要涉及到校园心理文化环境、具体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位优势,照顾学生实际需求,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到校园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中去。充当好学生与教师之间润滑剂的作用,帮助学生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避免师生关系紧张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在班级中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大学集体生活中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对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高校注意。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将临时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发展为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立高,刘法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2]杨通宇,杨通琴.心理健康: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8):86-87.

  [3]张钦哲.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0,5:81,83.

;
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1个回答2024-02-01 23:18


(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3)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

(4)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1个回答2024-01-26 00:59
学生处——张贵林 [摘要]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教育学生做人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从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个关爱学生的“贴心人”;关注贫困生;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学生管理方法工作规律特点阐述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关键词] 辅导员 学生管理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大学生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承担着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大责任。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对辅导员的角色地位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转变成学生成长的指导的良师益友,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和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因此,作为沟通学院和学生桥梁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的人生中起关键性作用。五年多的学生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要做好辅导员工作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无私使我奉献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总结中,我同样得到了很多。现在就浅谈一下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体会。 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从生理到心理等方面还都不太成熟,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能力都比较弱。特别是,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与过去小学、中学有重大不同,校园环境、班级同学、居住地点、生活节奏、学习要求、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自己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方面日渐成熟? 一、狠抓学习不松懈,使学生养成勤学于恒的好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而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懈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等种种不良习惯给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从入校时就抓起。作为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考后及时总结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生财富。另外,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成立研究小组,逐个突破。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比如,我们学校各个专业招收文理兼收,这就使一些文科学生接受理科性知识时费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一方面和教师协调在不影响教学进程的同时降低速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理科性知识学习小组,对部分文科生进行帮助。在排除一系列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干部的协作意识在工作中突出“导”的作用是辅导员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这里特指“指导”、“引导”和“疏导”,这是一种和谐的、抛砖引玉的工作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落实教育内容,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 很多的辅导员也作为为基层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承担者学院党员的发展,更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到大二以后,许多干部就是党员,要逐步形成党员干部带头主抓班级日常工作,形成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三级联防机制。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当中,他们能起到带头作用,积极汇报班级的各种情况,维护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发现反应的问题,辅导员能够及时的处理,使各种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比如在学校的日常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中,党员干部起到积极地带头作用,能够积极主动的宣传安全防火、防盗知识,能够做到党员宿舍无违纪,杜绝使用大功率电器。逐步形成党员带动团员、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带动普通学生的学生服务学生的有效机制。辅导员要通过长期对党员干部的悉心指导,使他们不断地完善其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切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自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不断总结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随着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大学生的特征也越发缺乏共性,尤其面对90后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化较突出,如何更好、更全面的开展学生工作就成了辅导员工作的难点。作为辅导员,不仅仅是要管理好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好他们,要学会利用90后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工作。1、主动了解学生。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做到“四心”。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要求辅导员要主动与学生们交流,建立各种与学生交流的和渠道。长期地给予他们关怀,真正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与他们成为工作外真正的朋友。知己知彼,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2、做好“引导”工作。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指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活动引导等等。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关键是要发挥好学生中党团组织、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3、严格管理讲方式。辅导员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对屡犯错误,不肯悔改的学生更要大胆管理,严格按校规校纪办理。另外,还要注重工作方式,大学生都是思想成熟的成年人,不能像对小孩一样当众批评,要给其留够“面子”,私下批评,正面疏导。对问题学生更要给予生活上的关怀,降低违纪率。4、转变工作观念。转变工作观念,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要面向每个学生,做到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之喜为喜,以学生之忧为忧,在服务中达到教育的效果。5、关注特殊群体(1)贫困生。近年来,由于国家资助体系的完善,对贫困生的资助越来越大,如何在贫困生方面做到公平工作就要我们辅导员多关注了解贫困生,是不是他们真真意义上的贫困。对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认真做好贫困生评选、认定、补助工作和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信自强的观念。集中各方面力量,对困难同学进行帮扶,进一步完善互助工作,发挥同学们互助互爱的精神,相互促进,相互提高。(2)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单亲、离异家庭逐年增多。我们要充分的关心单亲,离异家庭子女,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对待人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待社会的认知度,感知度。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等多种压力,但往往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业的压力、环境适应能力差、情感问题、就业压力、对网络的沉迷、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等成为大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成因。学会分析打学生心理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7、抓好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辅导员,要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指导学生上好当前形势教育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努力为毕业生开辟就业新天地,定期定向召开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择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瞄准就业方向,找准就业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要针对择业大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状况,加强择业指导,帮助学生正视现实,找准方向,坦然地去面对择业和就业。 四、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在大学里, 辅导员成为学生第一位接触的老师。从新生报到那一天起,一直到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也是众多学生暗暗学习和暗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连辅导员的精神面貌也会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高低。所以辅导员为适应多重性,复合性的角色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成为在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辅导员,在学生面前展现“包含高品德、高学识、强能力等要素在内的高尚的人格形象” 并使这种形象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首先,辅导员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优良的品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勤奋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而不能动不动就三令五申,这样反而没有“行为传教”的效果好。 其次,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和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善于抓住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因势利导,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述深刻的道理,提高他们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和识别是非界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正确坚定的思想去引导、教育学生。 再次,辅导员作为学院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根据新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各项工作能力。
有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或心理辅导个案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2-08 18:59
我推荐<<心灵的故事>>,<<心灵健康枕边书>>

(很强烈的哦)我觉得讲的挺好的.或者<<我思我在>>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案例3篇
1个回答2024-01-26 03:32

  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分理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案例篇1

  阿娇,女,11岁,五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提问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尤其是作文,十次有八次都不会交。父母工作经常需要加班,早出晚归。周末在家,则常会约上几个朋友打麻将,与她交流的时间很少。她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偏下,会被一些自以为是的同学看不起,甚至嘲笑。

  一、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深入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只要老师耐心地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促进她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 辅导过程

  (一)老师谈心

  我选择了她看起来心情比较高兴的一天,把她请到办公室,请她面对面地坐下来,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让她对我产生信任感。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并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谈心后,我也随时对她进行关注。上课时,选择一些她会解答的问题主动请她回答,只要答对就马上表扬她;她的作文有困难,我就单独辅导她,一有进步就夸赞她;平时一有机会就对她嘘寒问暖,百般关注。

  (二) 家校合作。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周末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她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她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她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建议家长对她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她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她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与她朝夕相处的是同学,所以我也让一些学生参与到帮助她的活动中来。首先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她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她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阿娇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不仅课堂上能与老师交流,而且课下也会和我说一些很知心的话。慢慢地,在班上她有了好朋友,脸上常常挂着微笑,人也精神了很多,成绩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家长反映她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了。

  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教师要在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良好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转变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案例篇2

  一、基本情况

  蔡施婷,女,小学二年级,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蔡施婷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蔡施婷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

  (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

  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蔡施婷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蔡施婷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案例篇3

  一.案例介绍

  蔡余平,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

  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初中开设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题好?
1个回答2024-02-09 09:43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应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现在的《思想政治》新编教材,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另外,还应提倡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但心理教学或讲座务必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得益,该课的开设不应该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针对学生的实际,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练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做出种种对策,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个别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可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二.心理教育环境化,帮助学生养成自我。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画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种植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树成荫,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攀折花木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校的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园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心理教育档案化,帮助学生分析自我。 心理档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疾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卑、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运另一种是进行简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卫生橱窗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如讨厌某位老师,不愿与他合作,甚至不愿听他的课该怎么办?如何处理早恋现象?如何与父母相处得好?等。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本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四.心理教育家庭化,帮助学生创造自我。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反省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愿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辛勤耕耘、播种、采摘、并长期坚持,系统规划,总结经验,成为心理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在初中开设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题好?
1个回答2024-02-04 20:18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应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现在的《思想政治》新编教材,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另外,还应提倡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但心理教学或讲座务必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得益,该课的开设不应该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针对学生的实际,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练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做出种种对策,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个别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可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二.心理教育环境化,帮助学生养成自我。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画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种植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树成荫,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攀折花木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校的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园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心理教育档案化,帮助学生分析自我。



心理档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疾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卑、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运另一种是进行简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卫生橱窗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如讨厌某位老师,不愿与他合作,甚至不愿听他的课该怎么办?如何处理早恋现象?如何与父母相处得好?等。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本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四.心理教育家庭化,帮助学生创造自我。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反省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愿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辛勤耕耘、播种、采摘、并长期坚持,系统规划,总结经验,成为心理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1个回答2023-11-19 23:56
  在案例 教育 中,青春期学生是主要的针对对象之一,面向小学生实际,提高学校案例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1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蔡文韬,三年级学生,男,8岁。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三年纪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哪妈妈还是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表现如下: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从生活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三年纪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三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也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 措施 :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也有同感,发现了他的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 方法 ,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父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 思维方式 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2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xxx,男11岁,三年级学生。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三年级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那妈妈又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自己去公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三年级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上三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

  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3
  一、案例介绍

  李建鹏,男,小学二年级学生。他成绩中上,中等智商;性格孤僻、冷淡、粗暴;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很大。他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开不起玩笑,同学关系不够融洽;在学校里,自己不愿受到一点委屈,但又经常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他逆反心强,在情绪不佳时,看到作业本上老师打错的数学题,也会当着同学、老师的面摔本子。

  二、案例分析

  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叛逆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但大多时候是不愿承认或接受自己隐性的、心理上的问题,而不愿接受自己作业上明显的错误,说明已经发展到十分任性的程度,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有三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长期受冷淡、焦虑、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没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能正确处理亲人及同学间的关系,往往又使他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是家庭环境

  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 儿童 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程某同学正是这类孩子:在他三岁时,母亲死于非命,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程某同学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表达的方式有时过于肤浅,有时又十分粗暴。孩子与同伴或同学发生纠纷,他会纵容孩子:如果有人再欺负你,我找他算账;孩子做事违背了他的意愿,他会拳打脚踢,有时会使孩子鼻青脸肿;他经常酗酒,醉酒后又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长期以来,孩子对父亲十分惧怕,并形成了这种孤僻、冷淡、粗暴,情绪波动,甚至欺软怕硬的不良心理问题。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他总是一个问题学生,了解他情况的老师都同情他,想帮助他,但由于他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很大,很多老师又没有了耐心。老师对他的关注少了,他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关怀、温暖、表扬和赞叹,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同时,他又不甘寂寞,便表现出一些反常的行为来宣泄自己,如:欺负弱小的同学,叛逆等。

  多年的班主任 经验 告诉我,程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1.加强与家庭联系,说服家长改变教育方法

  每个问题孩子,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品质。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

  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认识到 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唤醒一个父亲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感。我几次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和任课老师一起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其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不能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在生活上,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习上也需要多过问、多关心、多辅导。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他父亲的教育方法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他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待人处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2.架起爱的桥梁,感受集体温暖

  我尽量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温暖的、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对程某同学给予了更多的体贴和关怀,常与他进行交流谈话,谈理想,谈未来,谈 人际交往 ,拉近师生的距离。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和同桌之间有了一点小摩擦,想调换座位。我举例说,生活就像流水,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一粒小石子,海水在不断奔流的过程中,石子之间在不断的摩擦、碰撞,到最后,每一颗石子都是那样美丽、光洁,正因为它们美丽、光洁,所以,人们都喜欢它们。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们,不正是那些小石子吗?听了这些,他欣慰地笑了。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和同桌相处的一直较好。

  3.遇到冲突,坚持冷处理

  虽然他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他依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他的情绪还是时有波动。遇到这种情形,我大多时候采用冷处理,等到他情绪稳定了,再找个恰当的机会,与他交谈,

  他会马上认识的自己的错误,有时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道歉。

  四、案例小结

  1.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对于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问题学生首先应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确定辅导策略。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一定要做到尊重他,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让其慢慢转化。

  2.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多给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家校携手努力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五、案例 反思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原因,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中小学大多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如果各级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强化师资培训,正常开放家长学校,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走上正规的轨道。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