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砸光还是司马缸砸缸呢?
1个回答2024-02-29 05:59
是司马光打缸。大概故事是: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司马迁的资治通鉴?
1个回答2024-04-10 03:16

司马迁写的是《史记》,司马光写的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 司马光 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该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左冯诩夏阳(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另说今山西河津)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他家学渊博,三十八岁时,正式做太史令。后因为李陵辩护遭受腐刑。他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折磨,为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并于公元前91年完成全书。

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吗?他后来怎么样了?
1个回答2024-01-21 23:50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现在教科书上还有这个故事,被一代一代的学生们作为榜样。这故事讲的就是司马光在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失足掉进了水缸里。这几个小朋友都吓傻了,有一些小朋友去叫了父母,有一些小朋友只知道吓得哭。眼看着这个小朋友就快被淹死了,司马光搬起一块石头就使劲地砸向了缸,缸坏了个大洞,水哗哗的全流出来了,这个小朋友也因此得救了。

这上官尚光后来的时候富甲一方,他还为了感恩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建立了感恩亭。司马光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文学家,但是除了小时候这件事情之外,他其余的事情就没有这么出名了,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在此之后很少听到他事迹的原因。

上官并没有因为有钱了而忘记本心,上官尚光一直在做善事。上官家的族谱中也记载了这件事,他们家族的人也都知道这个故事,虽然当年上官尚光为感恩司马光修建的感恩亭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了,但是上官家族的人并没有忘记要感恩,他们秉承祖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到现在也做了很多的善事。

在后人的传颂中也很少听到这个孩子的名字,显然是司马光的行为十分机智,以至于人们忘了这个孩子。有人说他叫上官尚,是为了表达对司马光的感谢,才在名字后面多了一个司马光一样的光字。上官尚光的家族后来可能经商去了,历史上再也没有他们一家的记载。不过他所修建的感恩亭却给了人们很多的教育意义。

上官尚光一家懂得感恩,司马光勇于救人的精神很值得赞扬,而上官一家的感恩之心同样让人们受益匪浅。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哪一部书的
1个回答2023-01-25 00:17
我都喜欢这两部书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除了砸缸还能用什么方法
1个回答2024-02-04 20:49

1、可以用一些石头放到水缸里,堆到一定程度,溺水的小孩就可以站起来了。

2、用司马光的腰带一头放进缸里,让那个孩子抓住,几个人一起把他拉出来。

3、齐心合力把水缸推倒。

4、找大人求救。

5、有瓢把水舀出去。

扩展资料

司马光砸缸,讲述了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

有一天,年幼的司马光和朋友们在花园里玩,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的大水缸里。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胆小的孩子甚至吓得哭了起来。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流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体现了司马光在出现危险状况时候的智慧和勇敢。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2-11 21:37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有一...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拦碧巧,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慧神心,掉到缸里。

3、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4、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5、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6、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7、这就是流传简键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个回答2022-06-24 02:19
,考当今之得失。
宋代《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1个回答2024-01-03 18:27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质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对《资治通鉴》称誉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如今了解司马光其人其书,学习和研究《通鉴》,有助于人具体地认识这部书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传统,也有助于今人以历史为镜子,为创建新社会新文化而积极工作。

历史背景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名字的由来

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2-07 07:40

1故事原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3:23
这需要个特定环境,其一这是一口瓷缸(要是口铜的铁的那就没司马光什么事了),其二缸里积满了水(要没水也不危险),其三周围十分钟内都没有成年人能到场。在这种特定环境下,除了砸缸别无他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