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怎么导入电子书

掌上iread怎样导入小说
2个回答2023-04-14 14:38

点击菜单中的导入图书

点击阅读本机图书或WiFi无线传书

点击右上角手机目录

点击你手机上存储小说的文件夹

选中你要看的小说,点击右下角的加入书架

关于引导孩子阅读适应入园绘本
1个回答2024-02-16 15:10
家长要告诉孩子要进入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陪伴孩子的是老师和小伙伴,不要把幼儿园讲的如何好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抽空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玩一玩,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进行基本的自理能力训练,三岁的孩子要懂得自己穿脱裤子,大小便要和老师说,懂得自己吃东西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童话作品的阅读指导可从什么入手,围绕什么手法展开分析
1个回答2024-01-23 15:10
长鼻子和长尾巴
  动物幼儿园里,静悄悄的。动物小朋友们正在睡午觉。小象睡不着,他的长鼻子甩来又甩去。啪!甩到了小熊的身上;啪!又甩到了小鹿身上。小熊和小鹿都给弄醒了。
  “你怎么不睡呀?”小熊和小鹿都很生气地问小象。
  “我睡不着呀。”小象说,“我要用长鼻子钩着妈妈的长鼻子,才能睡得着。”
  小熊嘟起了嘴,说:“哼,睡在你的旁边,真倒霉!”
  这时,小猴走了过来,对小熊说:“我跟你换个床位吧,让我睡在小象的旁边。”
  “好啊!”小熊一骨碌爬下了小床,睡到小猴的床上去了。
  “那我呢?”小鹿问小猴。她也想换床位呢!
  小猴说:“你放心睡吧,小象不会再弄醒你了。”
  说完,小猴爬上了小熊睡的小床,把长尾巴一翘,对小象说:“来,你的长鼻子钩住我的长尾巴,你就会睡得着了。”
  小象真高兴,伸出长鼻子紧紧地钩住了小猴的长尾巴,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他真的睡着了,呼噜呼噜睡得可香啦!
  该起床了。动物小朋友一个个都醒来了,小象揉揉眼睛说:“嘻嘻!我做了一个梦,我的长鼻子钩住妈妈的长鼻子在睡觉,睡得好舒服!”
  小猴听了,笑笑说:“明天午睡,我再睡在你的旁边,好吗?”
  “好呀,好呀!”小象可高兴了,说,“谢谢你,我还会做一个好梦的!”
  ----故事启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小朋友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大家开开心心地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这个故事里的小猴就很好,让小象的长鼻子钩住它的长尾巴,帮助小象好好地睡午觉,小猴真是乐于助人啊
如何指导孩子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3-08 06:03
理解词义目标表述

第一学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表中乍一看,各学段要求学生理解词义并没多大区别,都是指要结合上下文,查字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

细看一下,我们就能发现:第一学段侧重于“了解”词义,第二学段侧重于“体会”作用,第三学段侧重于“推想、辨析”词义。

“了解”是指对学习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比如:“举头望明月”中的“望”,只要学生知道“望”是“看”的意思,并且把它记住就可以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体会”是体验领会,一般用于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要让学生理解“抽出”这个词的意思,就不仅要知道它是“长出”的意思,还要在反复朗读中,在视频感受中,在回忆生活所见的积累中体会树木快速而有力地抽枝长叶的过程,从而理解小兴安岭树木旺盛的生命力。
掌间的岁月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6-02 10:21
同求啊!!!
掌声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9-14 21:45
哈哈,写的不错哦!
仙人掌之歌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9-14 00:53
怎么问题不一样?
教学开始以做游戏的方法导入叫什么导入?
1个回答2024-02-18 21:38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的叫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是指教师陵带精心设计一兆汪弯些知识性、趣味性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族闷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肌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导入策略主要有激趣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导入。
1个回答2024-01-26 05:02

B

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导入分类。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导入策略主要有激趣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阅读《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导入语,按照要求答题。 师:今天咱们学习说明文《生物入侵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1个回答2024-02-27 06:58

A

解析:

A

项,小学教师题干中教师的导入语并未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故不选。项,《生物入侵者》是篇说明文,必需学生学习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学习并掌握说明文创作方法,提取文章信息的要求正好符合教学目标,故不选。项,教师虽然要求教师学习该文概括文章主旨,浓缩课文内容,但是并未明确浓缩提取未曾信息的方法,故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