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文学常识

水和冰的一些知识
1个回答2024-03-11 08:18
冰的密度大
0度以上是水,0度以下是冰
关于冰的知识幼儿园用的
1个回答2024-02-11 00:54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关于冰融了的知识
1个回答2024-02-08 10:53
自然界中的水 ,具有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常温常压的液态的我们称之为水,气态的水叫水蒸气,固态的水称为冰Ⅰ-h。h代表六角形,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这个四面体是通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松弛结构,因为五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约为摄氏4度是液态水的9/10。
冰融化时拆散了大量的氢键,使整体化为四面体集团和零星的较小的“水分子集团”(即由氢键缔合形成的一些缔合分子),故液态水已经不象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象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相对冰就增大了。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
你认识大冰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3-10 18:03
我认识大冰,他是我最喜欢的人😉嘿嘿嘿嘿大爱我冰叔,喜欢书就好没必要喜欢叔,我喜欢书更喜欢叔
冰雪知识班会
1个回答2024-02-15 22:09

班 队 会 教 案|

班级|聋职高一、二|班主任|日期|5月14日|

班(队)会主题|普及冬奥会及冰雪运动知识|

活动目的|

1、了解冬奥会的历史|2、知道冰雪运动的项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播放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办主题宣传片、播放申奥成功时视频。|二、讲解冬奥会的历史:|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同一年内举行。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该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後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1908年第四届和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曾将花样滑冰、冰球列为比赛项目。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前,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国际体育周,并进行冬季运动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决定每4年举行1次这类运动会,并将夏蒙尼国际体育周作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目前有:冰球、滑冰(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滑雪+射击)、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中,我国短道速滑选手(大杨扬)为中

关于冰墩墩的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2 13:53

关于冰墩墩的知识有如下:

1、“冰墩墩 ”的设计理念是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从“冰墩墩” 的名字也可以知道,“冰”象征着纯洁、坚韧,“墩墩”寓意是敦厚、健康、活泼,这样的形象十分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2、“冰墩墩” 的外表又跟宇航员非常相似,有致敬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航天事业的意思。

3、“冰墩墩” 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冬奥会上的冰雪运动,装饰彩色光环这部分的灵感来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4、“冰墩墩 ”能够受到这样广泛的喜欢,还要归结于设计师团队的高审美和知识面的广博,在“冰墩墩”上,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团队综合多个元素,并且使得“冰墩墩”看起来憨厚可爱,在它洁白的外表中,还能感受到冬季冰雪运动的浪漫氛围。

5、“冰墩墩”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吉祥物,处处都离不开奥林匹克精神和本届冬奥会的各种元素,在设计上,还有浓厚的中国风。

用什么教学模式给学生讲冰雪知识
1个回答2024-01-23 06:42
(一)传递──接受式
  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很多教师在运用它。  (三)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1.理论基础   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2.基本程序   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   3.教学原则   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   4.辅助系统   需要一定的供学生探究学习的设备和相关资料。   5.教学效果   优点:能够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缺点: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 的时间比较长。   6.实施建议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四)概念获得模式
  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组的观点。   1.理论基础   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的思维研究理论。他们认为分类是把不同的事物当作相等看待,是将周围的世界进行简化和系统化的手段,从而建立一定的概念来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布鲁纳认为所谓的概念是根据观察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思想或抽象化。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事物之中的一些相似成分,而忽略那些不同的地方。在界定概念的时候需要五个要素:名称、定义 、属性、例子以及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   2.基本程序   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这些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3.教学原则   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概念获得模式是采取“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首先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概念一些共同属性,掌握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在获得概念后还需要进行概念的理解,即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解概念。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应该把与概念相关的或相似的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等等进行辨析。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4.辅助系统   需要大量正反例子,课前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   5.教学效果   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6.实施建议   针对概念性很强的内容实施教学,课前教师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做很好的梳理。
(五)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提出教学的7要素,并提出“七段”教学论,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1.理论基础   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息加工理论。   2.教学程序   基本教学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他的教学七步骤中的情境是指学习的内外部的各种情况,内部情况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外部情况是指学习环境,它的组成要因素有:个别差异、元认知、环境因子。动机是学习新知识的各种诱因,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情绪感受、注意、区分、意向。组织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关联起来,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相互联系、联想、构思、建立模型。应用是对新知识的初步尝试,它的构成要素有:参与、尝试、体验、结果。评价是对新知识初步尝试使用之后的评定,它的组成要素有:告知、比较、赋予价值、选择。重复是练习与巩固的过程,它的主要组成要素有:强化、练习、形成习惯、常规、记忆
有关冰雪运动的知识、冰雪运动著名人物的故事等。也可以写有关轮滑或冰壶有?
1个回答2024-02-19 14:28
关于冰雪运动的著名人物,实在是太多了,我可以说一对,申雪和赵宏博,他们两个人特别的厉害,你可以去查一查他们相关的资料。
[电脑知识]已回答春何曾说话呢 冰心 选自哪里 [电脑知识]快速回答提交回答
1个回答2024-03-10 01:36

冰心的《春水》诗集

 

春何曾说话呢?但它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冰心文学常识
2个回答2023-02-01 14:30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1999),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现代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评价),笔名冰心、男士等。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去国》、《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