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葛根

葛根 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4 08:47
葛根 是豆科植物葛的块根,花为葛花.主治外感头身疼,热病口渴泻痢.
葛根的传说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00:50
在随州大洪山一带,广泛流传着葛根的传奇故事。
传说数千年前,在离大洪山主峯不远的小山庄里,住着一位姓葛的贫困独身老汉。他因患眼疾、喉疾而躺卧在家,又饿又渴而又看不见东西的他,从牀上爬下来,又艰难地爬到门外院子中,想找点能吃能喝的东西,当他摸到院子边一棵粗长的粗藤时,又渴又饿的他,就用牙齿咬破粗藤,用口缓缓吸其藤中汁液,顿觉咽喉舒爽,身上也不觉困乏了,他推测这种藤的根部的汁液可能更多,更有养分,于是就顺藤摸到该藤的根部,用手刨出又粗又长的块根,他手掐块根,一点一点往嘴里送,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吞食这些甘甜爽口的粗藤块根后,精神大振,不仅腹部不饿了,口中也不渴了,而且咽喉痛也好了,看不见东西的眼晴,也能看见东西了。
细心的葛家老汉在喉疾、眼疾痊愈后,到院中细细观看,原来救他性命,治好他喉疾与眼病的宝物,实际是大洪山一带到处都有的棉藤根,只是这棉藤根较先前山上长的棉藤根粗大而已。
原来细小的棉藤根,为何在不长的时间里,一下子变得又粗又大?原来苦涩难吃的棉藤根,为何变得甜津可口呢?带着两个疑问,他遍问很多人,都解答不出来,只到有一天,他到宝珠峯一家寺庙烧香,这里的一位得道老和尚告诉他,发生在当时的随国,今日的随州地界的随候明月珠抢夺故事:
随候明月珠,是集天地之灵气的大珍珠,不仅圆润漂亮,而且闪闪发光,放在屋内,能使满屋亮如白昼。此珠原本是虚基芦东海龙宫中众多宝藏之一,只因仁义、善良的随候,救治过受伤的东海龙王三太子,出于感恩,东海龙王三太子从东海龙宫贮宝室中,挑出明月珠赠给随候。
随候得明月珠之后,好事连连,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势日强,被临近大国楚国的国王知道后,就打起明月珠的主意,他嘴上说,是让随候将明月珠送给他看看,而实际上,是想将明月珠霸为己有。随候与几个王子商议,用一种随国南山特有的能发光的莹土,做一个假明月珠送给楚国国王,而将能保随国国运昌盛的真明月珠,则由智勇双全的随候小王子带到随南大山——大洪山藏起来。
不曾想,携带明月珠的小王子,又遭到对明月珠垂涎已久的南海龙宫的大太子、二太子的抢夺,机智勇敢的小王子,为保能使随国国运昌盛的明月珠不被抢走,危急时分,毅然将明月珠在山崖上摔碎。漂亮美观的真明月珠虽锋李说破碎成粉沫,散落在大洪山主峯一带,可这个集天地之灵气的宝物的灵气,不仅使明月珠粉沫撒落地日渐长高,长成楚北第一高峯即宝珠峯,而且还使大洪山一带及随国地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草丰茂,就连原来细小差带、苦涩的棉藤根,也长成粗壮、味道甜津的大块根。
葛家老汉吃棉藤根治好了咽喉痛,红眼病的消息在大洪山一带很快传开了,人们纷纷跑到山上挖,并将挖出来的根磨成粉,用热水冲着喝,不仅方便,而且爽口好喝,后来,人们将这种由葛家老汉意外发现的能充饥、能止渴,而且还能清火治咽喉痛、火眼、口腔溃疡、胃脘胀痛的棉藤根,叫葛根。
时至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明的大洪山人,将这种又粗又大的葛根挖出后,用机器打浆、过滤、提炼等工序,制成商品葛粉系列销售,获得很大效益,同时也让大洪山葛根产品,走出随州,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成为随州一张亮丽名片。

葛根庙名字由来?
1个回答2024-05-10 05:58

葛根庙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48年 ,其前身为莲花图庙,建于18世纪40年代。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梵通寺第二世葛根(活佛)为扩建庙宇来到科尔沁右翼前旗中部地区。传说二世葛根走到一处树木茂密的山坡时,从草丛里跑出了一只白兔,葛根当即命名此山为“陶赖图山”(有兔的山),并决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处修建寺庙,庙的名称定为“陶赖图葛根庙”,后简称葛根庙。葛根庙的美丽传说为葛根庙的历史发展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不久二世葛根圆寂,建庙工程由三世葛根承担。工程从嘉庆元年(1796年)动工,到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

苍竹是不是也叫苍术
1个回答2022-05-27 21:57

没有这种说法。苍竹,就是青色的竹子,是个概称,属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而苍术属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根可制药(下图为苍术)。

苍术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0:10
苍术的故事

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病的老尼姑,她懂得不少中草药,在附近很有名气。山里山外的人害了病,常到观音庵求医。老尼姑自己并不采药,她把这活儿派给一个小尼姑。小尼姑每天都照着老尼姑所说漫山遍野地去采药,至于什么药草能治什么病,她就一窍不通了。老尼姑很贪财,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下好药;钱少的,她就用些不济事的野草去蒙骗人家。小尼姑看着不公平,可是因为她自己并不认识药,只能干着急。 有一天,一个穷人来求药,这人一个钱也没有。老尼姑问也不问,硬把那人赶走了。 小尼姑十分气忿,她偷偷从屋里抓了一把开白花的药草,追到庵外,唤住那个人说:“大哥,你先拿回去吃吃看。” 可是,等那人一走,小尼姑的心又不安了:“那人到底有什么病,给的药草能治他的病吗?千万别吃坏了人呀!” 谁知过了些日子,那个穷人来到观音庵,竟找到老尼姑千恩万谢说:“多亏你们那位少菩萨,她把我爹害了多年的足膝软瘫病治好了。” 老尼姑十分奇怪,庵里没有治那种病的药呵!就审问小尼姑:“你偷了我的什么药?快说!”。

小尼姑也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留心一查,才明白:原来那开白花的叫苍术,不是老尼姑叫她采的,大概是自己采药时没小心裹进了药篮子,又被老尼姑当成没用的野草扔到一边了。从此,小尼姑知道苍术可以治病。 过了些日子,小尼姑受不了老尼姑的气,逃出观音庵回家还俗了。从此就靠挖苍术为生,不光治好了许多足膝软瘫的病人,慢慢又知道,苍术还能治呕吐、腹泻等几种病呢。

【药名】苍术

【别名】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茅术、南苍术、穹窿术、和苍术、东苍术。

【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应用】

1.湿阻中焦证,脘腹胀满,泄泻,水肿 本品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和剂局方》)。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外溢的水肿,则同利水渗湿之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如胃苓汤(《证治准绳》)。若湿热或暑湿证,则可与清热燥湿药同用。

2.风湿痹痛,脚气痿躄 本品辛散苦燥,长于祛湿,故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湿热痹痛,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如白虎加苍术汤(《普济本事方》),或与黄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用于湿热痿证,即四妙散(《成方便读》)。若与龙胆草、黄芩、栀子清热燥湿药同用,可治下部湿浊带下、湿疮、湿疹等。

3.风寒感冒 本品辛香燥烈,能开肌腠而发汗,祛肌表之风寒表邪,又因其长于胜湿,故以风寒表证挟湿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和剂局方》)

4.夜盲,眼目昏涩 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眼目昏涩。可单用,或与羊肝、猪肝蒸煮同食。

【用法用量】煎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鉴别用药】苍术、藿香、佩兰均为芳香化湿药,具有化湿之力,用于湿阻中焦证。但苍术苦温燥烈,可燥湿健脾,不仅适用于湿阻中焦,亦可用于其它湿邪泛滥之症;而藿香、佩兰性微温或平,以化湿醒脾为主,多用于湿邪困脾之症。

葛根素之父是谁
1个回答2024-04-30 19:23
葛根素之父是周宏灏。
根据查询网易新闻网站显示葛根素之父是周宏灏。
葛根素存在于豆科植物野葛的根中。为无色结晶。熔点203~205℃。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不大,加热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但不溶于乙醇乙酯、氯仿、苯。不被酶解,也不易被稀酸水解,只有用缓和的氧化反应。中医常用葛根为祛风解表药,主要用于表疟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和斑疹不透等症。
苍术与白术的区别
3个回答2022-09-23 17:05
自古以来就有苍白二术。白术偏于健脾,故多用于脾胃气虚。苍术燥性较大偏于祛湿,故多用于治疗湿困脾阳或湿重的“着痹”。
不建议白术加量至50~60克!这实在太夸张了,不需要这样做,不介意在下帮你修改一下处方。
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草10克、枳壳10克、当归12克、肉苁蓉30克、火麻仁20克、玄参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
方解:白术、茯苓、炙草健脾益气;枳壳破气除满;当归、苁蓉、麻仁润肠通便;玄参滋阴润肠,有增液行舟之意。
不妨一试
祝早日康复
白术和苍术的异同
1个回答2022-09-26 07:26
白 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苍术,键脾,燥湿 ,解郁,辟岁
苍术与白术的区别
2个回答2022-11-17 19:13
苍术性辛温能健脾燥湿并且能解表适用于脾虚湿盛侵犯基表的症状,白术甘温能健脾燥湿补中益气。苍术无补虚的效果,白术没有解表的功能
苍龙山革命根据地
1个回答2024-04-24 13:03
如果是电视剧里的苍龙山革命根据地,指的是茅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