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书电子版人教版

有关六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1个回答2024-02-12 14:4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楼房高低不同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

  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策略:

  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写生与表现,以校园风景写生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方向,设计过程围绕校园风景的速写与素描展开探索。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将目光投入校园风光,在校园中选取适当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表现,既锻炼学生的构图、画面安排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该课有前两个活动的铺垫,在体验选择、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直接带领学生室外写生,与前两个活动衔接。

  知识拓展:

  风景写生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学中都很受重视,无论是纯绘画艺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风景写生课程的训练,以自然为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具到,构图取景在这就体现出重要地位。

  1. 端正学生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①有的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一些风景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法后,导致构图取景时取很大一个角度,里面什么都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后画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荡。这就是“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②与之相反,也有学生总觉的景色很平庸,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挑不起作画的欲望,并且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画出来的还是平庸的作业。

  2. 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对取景构图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审美标准。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只强调怎样画,只要照这样就能产生效果。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不仅消磨了学生的灵气,更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某种思维定式。俗语讲:画无定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能力等。总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种方法。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是清醒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谈到了创新就得说说何谓“俗套”,平时我们所谓“俗套”的构图,就是指平常人脑中的完美构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很完整,四平八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构图的审美标准,也就是“通俗”。如果你是那少数的绘画有识之识,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构图,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冲动,因为看得太多了,一千张只有一种感觉——四平八稳。譬如:在风景写生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时候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了。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四年级上册美术,十六课怎么编小鱼
1个回答2024-01-20 19:32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
16






《纸带穿编》







周营镇后韩小学

韩业娥

一、
教材分析:

《纸带穿编》
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六课,
属于“设
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的“纸带穿编”它是一堂手
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并进行简
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

我国利用纬线不同的色线编织图案的工艺历史悠久,现
将这种工艺方法纳入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绪和丰
富的情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
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并与装饰生活环境相
联系。纸带穿编开拓了学生造型手法的新领域,其浓艳的色
彩对比,富有装饰意味和节奏美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
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4课如何用纸做简单皮影
1个回答2024-05-05 00:02
我做过,先用纸把人的头部画出来,要画出脖子,要长一点。在画出四肢,分成三份,手,胳膊分成两截,都要长一点。退也一样。在画上半部,男的分上衣和裤子,女的是裙子,分开两成,要留边。最后用细一点的黑色碳素笔画出五官,和衣服上的装饰,剪下来最后安在一起,用短一点的钉子安在一块,钉在木棍上。就完工了!
六年级下册美术标签与品牌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01 21:53
尊敬的您,六年级下册美术标签与品牌的画法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画纸、铅笔、彩色笔和彩色水笔等绘画工具。接着,我们可以先用铅笔画出标签和品牌的大致形状和文字内容。在确定好位置和大小后,我们可以用彩色笔或彩色水笔对标签和品牌进行填色。如果想要让画面更加生动,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色彩搭配,让标签和品牌更加鲜明。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好标签和品牌的位置和大小,让它们在画面中占据合适的比例。
2. 在填色时,要注意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过渡,让画面更加和谐。
3. 在书写文字时,要注意字体的大小和清晰度,让标签和品牌的文字内容易于辨认。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加入一些装饰性的元素,让标签和品牌更加生动有趣。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六年级上册词语手册全部
1个回答2023-02-09 11:40
英语还是什么啊
六年级上册活动手册英语听力
1个回答2022-08-07 13:25
收藏本246
六年级英语活动手册上册
1个回答2022-05-19 12:41
我的天。。。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寻找美的踪迹
1个回答2024-01-19 01:35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课件内容:

  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橡耐纤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梁仿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设计: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亩亏: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美的踪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