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政审材料

父母政审材料
1个回答2022-08-26 02:18
不知道 ,没写过,不过你在网上找一下就应该能找到的!
考研政审审什么?
1个回答2022-12-11 22:06
审你的政治面貌,你在上本科时的表现,有否受过处分,家庭成员有无重大问题。
研究生政审函怎么回复
4个回答2023-04-01 00:15
研究生政审函的话直接按正常一个回复沟通去写就可以了,你这写了以后的话,那么他的沟通回复率也很高很多。
如何审材料作文
1个回答2024-02-29 20:03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



②多角度原则

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③明限制原则

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



④倾向性原则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如何快速审准题意,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希望以上方法对你有帮助,同时祝你学习进步!!!O(∩_∩)O~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1个回答2024-03-01 08:36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小学生作文《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示例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如不顾材料的倾向性而提炼 攻关不怕难、坚持就能成功之类的观点,就有跑题之嫌。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研究生考试政治都需要看什么复习材料?
2个回答2023-04-13 14:00
海文的1200题不错,听说年年都能打中题的,今年好像改名字了,叫梯度题集了
考研政治 背诵 材料
1个回答2023-04-16 13:54
建议最后可以买启航20天20题,或者任之四来参考一下,不过我要说的是不要太过于相信什么押题!
因为现在反压题很明显,所以非常难猜题,试想一下考试命题中心的老教授们每年都做这一件事,怎么会轻易让你们猜中呢,因此搞好基础是关键,老老实实背基础的那些理论吧,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这东西一定要理解,框架脉络一定要清楚。
主观题相对好得分,只要有认真复习,得分差距不大,难度在于多选题,还是多做多选吧!
选择题必须要全面细致的做,因为选择题范围很大,重点不如主观题突出,如果不一个一个知识点去复习,到时候万一出这题你就懵了。后面有时间再做一遍,主要针对错的题目。
知识点不一定要记得那么多,关键词要记住才能帮助解题。选择题往往选项看似都正确,但常常是某个字或者词绝对化或者不对,或者选项本身是对的,却是其他理论的东西搬到这边来的,所以如果没仔细做过的话,乍一眼看过去就是对的,结果得不了分。
主观题相对选择好得分,那些比较精炼的东西适合答主观题,重要的关键句,关键字眼,答到即可,改卷先看你观点,观点对了,后面只要适当展开,就会得分,不会细看的。
考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要考多少门?
1个回答2022-10-19 02:20
什么专业的要说清楚。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
1个回答2022-12-13 15:31

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杆件以及由若干杆件组成的简单杆系,同时也研究一些形状与受力均比较简单的板与壳。

根据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三类:

1、线弹性问题:在杆变形很小,而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对杆列出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方程,相应的问题就称为线性问题。对这类问题可使用叠加原理,即为求杆件在多种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或内力)。

2、几何非线性问题:若杆件变形较大,就不能在原有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力的平衡,而应在变形后的几何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样,力和变形之间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这类问题称为几何非线性问题。

3、物理非线性问题:在这类问题中,材料内的变形和内力之间(如应变和应力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即材料不服从胡克定律。在几何非线性问题和物理非线性问题中,叠加原理失效,解决这类问题可利用卡氏第一定理或采用单位载荷法等。

考研政治复习材料哪本好
1个回答2022-12-07 08:19
徐之明的阶梯训练,集中力量练习选择题,最后做肖秀荣三套题背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