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课件

狐狸和乌鸦课文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1个回答2024-03-06 19:46
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轻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
狐狸和乌鸦说课
1个回答2023-12-03 04:20

   一、教材分析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编者把它保留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它讲了狐狸故意奉承乌鸦,从乌鸦嘴里骗取了肉。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听了别人的奉承就得意忘形,使读者知道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全文共有五小节,第三小结重点写了狐狸骗乌鸦的经过。内容包括狐狸三次奉承乌鸦,开始是亲热的大招呼,然后问候它的孩子,最后夸奖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还包括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的反应,开始是“不作声”,接着“还是不作声”但到最后忍不住“得意极了”张嘴想唱歌,结果上了狐狸的当。全文以狐狸的三次话为学生朗读和理解的重点和关键。

   二、学情简介

  学生在经过第二学期将近半学期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了新的学习难度和要求,也掌握了一些识字、记字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对形声、会意等不同构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词语积累有些成效,词汇量比较丰富,记忆生字、词所花的时间相比较上学期有明显的缩短。朗读方面能在预习时读通课文,课堂上对分角色,评价读、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有浓厚的兴趣,特别对写小动物的故事十分喜欢。基本能读懂课文的.内容,但在较深含义(如本课的寓意)可能在表达方面难以准确表述。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认识汉字10个,正确描摹、书写4个生字。

  10个生字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师要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如:狐狸两字,让学生巩固“反犬旁”的应用,洞、碌、嗓、溜等字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写好“骨”字。

  目标二:能正确朗读课文,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狐狸三次说的话,是理解的关键,但深入的理解是建立在正确的、准确的朗读基础上的。指导学生读好这三次话,先要读准音,读通句子,明白说了写什么,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再结合狐狸说话时的表情,体会它的心理,从而正确理解故事的寓意。

  目标三:能展开想象,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续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文本开发和挖掘的一个方法,它的顺利进行决定于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程度。要做好续编,先要保证课文本身学习的效果。

   四、教法

  1、分散识字,突出难、重点。

  本课是属于第二单元中(读课文识字),通过一篇寓言故事来铺路,让学生进行识字和了解故事的道理。因此识字教学依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但必须以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故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帮助学生识记部分生字的方法。其余字音、字形较特殊的生字,教师有意识地分层次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有的突出的是读音,有的突出字形,有的重点训练查字典。如检查字音反馈时,抓住“骨、差、嗓”的读音;在认识“狐狸”这词时,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反犬旁的字。从而激发起他们自主识字和探究的能力。

  2、朗读为本,注重实效性。

  教师在朗读的设计上,要以读为本,体现其实效性。读要有目的,要有层次,要有收获。每一次的朗读都应循序渐进,螺旋似的上升。

  如在朗读狐狸的三次奉承话时,教师利用媒体进行醒目显示:先由学生自读,读通句子,扫清阅读的障碍;再让学生知道狐狸是先装成很有礼貌的样子,向乌鸦问候,“眼珠骨碌一转”,“笑着说”;继而亲热的问候它的孩子,最后吹捧它的羽毛漂亮、嗓子动听;并竭力怂恿它“唱几句”。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最后让学生感悟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弱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去感悟文中的含义所在。再让学生跟着媒体画面试着复述课文,最后进行演一演。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感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寓意。

   五、学法

  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课文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是可以读通的,但要读好并不容易,而读好狐狸的三次话更是关键。学生读懂内容,感悟内容,明白道理,都需要读好三次话作为前提。因而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多安排各种形式的读,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感悟文本情感。

   六、实施

  根据单元目标,,在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根据单元目标,,在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

  有效进行生字教学

  分层进行朗读训练

  合理开发文本内涵

  自然激发学生情感

  本课教学共分以下几个版块,具体实施如下:

  1、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我们始终要把放在第一的位置。但随着识字时间的增长,学多了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各种游戏巩固等。在本课的识字教学过程安排上,我们首先让生字随着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出现,主要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在用一些问题树立课文大致内容的过程中出现。如设计问题:狐狸在哪里,出来看到什么,怎么做,怎么说,骗走了肉后怎么样。在学生回答这写问题的过程中随即出示生字:洞,骨碌,溜、烟,然后在联系朗读说的话时学习:差、嗓、享,因为有语言环境做依托,学生会感觉学习生字比较有趣、生动。

  2、读中理解,读后表达。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有效过程。本课寓言的含义,如果没有很好的读为基础,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因而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让“读”统领全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能对文本含义有适当的感悟,并能够比较正确地、生动地表达出来。

  3、拓展延伸,想象续编。

  课文要求能续编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能体现学生学习、理解程度的方式,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和丰富学生语言的好机会。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而不是完全脱离文本的、漫无边际、甚至是违背课文价值观的瞎想。有效的方法是给顶学生一个较小的范围,如: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这时狐狸又来了-------,学生说话就不会毫无方向,能有效帮助学生思考、组织和表达。

《乌鸦和狐狸》和《狐狸和乌鸦》有什么不一样?
2个回答2022-11-13 15:56
强调的主次不一样,顺序不一样。前者乌鸦是重点,为主要的,后者强调狐狸,狐狸为主要的。
狐狸和乌鸦和乌鸦和狐狸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2-14 06:05
你好,这两个说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
乌鸦和狐狸跟狐狸和乌鸦有什么不?
2个回答2023-02-14 16:10
没有什么不一样,乌鸦和狐狸跟《狐狸和乌鸦》就是这两种动物,只是先后顺序不同而已。
狐狸和乌鸦乌鸦唱歌好听吗
1个回答2024-01-18 10:42
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乌鸦因为自以为唱歌好芦知听而被狐狸诱骗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要保持警惕。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弯哗则乌鸦唱歌并不算好听。首先,乌鸦的嗓音并不悦耳,其次,乌鸦的音高掌握不好,音调跳跃过于剧烈,缺乏优美的旋律。如果真的要评价乌鸦的歌声,可能只能用“难听”来形容。
与此相反,狐狸在故事中的歌声被形容为“美妙动听”,但这其实是狐狸的诡计。如果真的要评价狐狸的歌声,可能只能用“虚伪”来形容。狐狸并不会唱歌,只是为了哄骗乌鸦而假装自己唱得好听。这也是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狐狸和乌鸦的歌声都不算好听,但在这个故事中,歌声并不是重点。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被自以为是的想法蒙蔽了双眼埋棚,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不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乌鸦会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6:55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乌鸦会说什么?乌鸦最后会说:“我上当了,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狐狸和乌鸦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馋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肯轻易放弃。它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惟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寓言《狐狸和乌鸦》和《狐狸和蝉》 为什么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了,而蝉和狐狸
1个回答2024-03-11 08:44
因为蝉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历乌鸦爱听赞美的话。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文中为什么狐狸他是男生他不是动物它?
1个回答2024-01-20 17:54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文综为什么狐狸他是男生?他不是动物,故事中就是一种逆化的形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