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礼让阅读题答案6年级

妈妈的礼物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24 04:23
1. 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故事梗概:①女儿送给母亲礼物,②不被母亲接受(理解),③雕像破碎。

2. 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答: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地”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a. 1万元来之不易,b. 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a. 嫌女儿浪费钱,b. 认为女儿所送的礼物不健康。

3. 填空。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感激而流泪。第二次因为委屈而流泪。

4. 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的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①母亲对女儿不理解,②女儿伤心失望。
礼物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5 08:20
问题一:才二年级的小学生,就知道送礼了,这长大了以后说不定还会行贿呢,这样的情况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所以何老师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有所忧虑了。

问题二:这封信,是一个学生出于自己对老师真正的感激,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表现,他送给老师的不只是一封信,还是对于老师的敬爱之心和对于自己之后努力学习的决死你,这才是老师真正想要的礼物。放一毛钱硬币的同学她没有送礼物给老师,并不一定表示她不尊敬她的老师,她捡起那一毛钱,放在了讲台上,一是表现了她的节俭,没有无视那仅仅的一毛钱,而是体现了她的拾金不昧,捡到了钱没有放进自己的口袋,而是放在了讲台上,她的这两种美好的品德就是她送给老师最好的节日礼物。
妈妈的礼物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08 18:20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1、文中有许多描写神态的词语,如生气、严肃等,请写出文中的4个:伤心关心诧异沉思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⑴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语重心长)⑵细心地听取。(倾听)⑶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徘徊)3、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⑴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悲伤)⑵孩子诧异地问。(惊奇)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改造灵敏观察倾听走遍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①第三自然段中“徘徊”的意思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孩子独个儿在街头徘徊因为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用它写一句话:白云在空中徘徊②“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他想:妈妈给他整个世界作为礼物,这个礼物非常伟大。③“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他又会想:妈妈给了他这样的礼物,他不应该去羡慕别人,他的礼物是无价之宝,他应该去珍惜④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整个世界,明亮的眼睛,聪明的耳朵,一双脚,一双手,一颗充满热血的心
《父父子子》阅读题答案
1个回答2022-09-16 02:32
你认为应该是什么呢?
父亲节的礼物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8 16:58
  活动目标:

  父亲节快到了,幼儿能自发组成小组并选择某个主题进行商讨。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

  教师:父亲节快到了,作为小记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儿分组商讨采访主题

  效果分析:对于父亲节的话题,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们的打算有:

  1、采访爸爸,了解爸爸的有关信息。

  2、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爸爸小时侯的信息。

  3、采访整个大班的爸爸,统计出爸爸“打呼噜”的有关情况。

  4、采访妈妈,了解妈妈眼中的爸爸。

  5、采访爸爸的工作,并进行统计。

  6、采访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亲节,孩子想送给爸爸的礼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举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帅(把爸爸小时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谁帅。)

  接着,孩子开始自由组合,分组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后,小记者开始行动了。
“父亲的战场”阅读答案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5:24
5.(4分)②查看麦田 ④父亲吃面 评分标准:共4分,意对即可。
6.(4分)(1)句中病中的父亲看着成熟前麦子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想象着新麦成熟时的丰收景象,不禁笑逐颜开。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麦子的怜爱之情;(2)句中日益病重的父亲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终于等到了新麦成熟、收割归仓,不禁喜极而泣。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麦子在父亲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重要价值。
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文本内容,意对即可。
7.(4分)示例一:不赞同。看着病中的父亲日渐消瘦,躺在床上长吁短叹,数日不曾下地走动,文中的“我”担心父亲病情加重,失去搜绝对生活的热情,所以采取“激将法”, 故意嘲笑、捉弄父亲,以此激发父亲与疾病斗争的勇气。 示例二:赞同。前面已经用了很多笔墨来写父亲生病时家人对待他的态度,内容已经充实,没有必要再写我”与父亲的争吵、追赶这一件事,所以显得有些多余。 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文本内容,意对即可。
8.(6分)分层评价: (1)没有读懂这篇文章,对文章主旨理解有误,不着边际地回答。(0分) 示例1:父亲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喜欢事事挑刺,跟人对着干。 (2)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仅从父亲与麦子关系层面阐述,主题理解不够到位,思维单一肤浅,表达较笼统。(1~2分) 示例2: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麦子标志着他的身份,更是他赖以存活的命根儿。父亲说他是麦子,也是佛。佛不生病,佛不死,不能死。即使生病了,也要坚持去查看麦田,新麦不归仓,他就坚决不去看病。 (3)从人与土地关系层面阐述,主题理解较正确,思维世基姿不够全面,但思考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3~4分) 示例3:父亲的一生与麦子的成长过程紧密相连,每一粒麦子都凝结着父亲的汗水,父亲与麦田相互期待,相互拥有。父亲以自己倔强的个性,不向病痛、恶劣天气低头,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最终麦子获得丰收,父亲的病也看好了。 (4)从人的生锋或存层面阐述,主题理解正确,思维较全面,有深度(提升到抽象拓展的层次),表述简明。(5~6分) 示例4:父亲是一个与土地打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对土地里生长着的一切充满着深情。人的生命就像麦子一样,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不幸,父亲拿出与疾病、性格作斗争的勇气,勇敢地跨越沮丧的心灵世界,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最终战胜了自己。 评分标准:按层级给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给0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2,给1~2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给3~4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4,给5~6分。
父爱无言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7 03:50
无言的父爱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艺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识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 )为了欣赏,( )借此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8分
2. 2、“骄傲” 有两种意思:①自满,看不起别人; ②自豪,自己感到光荣。“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中“骄傲”的意思选第( ) 种。1分 请你以这个意思写一段话(

)2分
(2)文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标价”的意思是:( )1分
“忙乎”的意思是( )1分
3.根据要求摘录句子。1分
具体描写父亲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对“我”无限爱的句子。

4.请回忆你的生活,你认为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5分
1.虽然,但是;不仅,而且
2.选2,
小妹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对着我就是一个狠狠的拥抱,“姐姐!太棒了,我又得了第一名!”,她气还没喘过来就大叫着。母亲走过来,脸上是开心的微笑,“小妹最乖了,大家都为你感到骄傲!”
标在东西上的价格把 ,和忙活同义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应该是这句,要不然就是下一句)

4.可以是生日时一顿并不丰盛但温馨的晚餐,也可以是睡觉时妈妈掖了掖你的被子等等
父亲的爱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9 09:10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很简单,我们都走入了误区,一个自我欺骗的误区。举个例子,我家里的地板上有一滴水,我看到了,我觉得我应该去把它擦掉,这样屋子里会很整洁,老婆看了也会很高兴。但我没有去做,我背叛了我的想法。我没有擦掉水渍,我想到什么呢?我想:为什么我要去擦?这不是我和老婆共同的家吗?她也应该有责任去擦,她为什么不去擦呢?这时候,我还会想到什么?我觉得她比我懒惰,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不体贴我等等,所以对她的负面情绪都出来了。这一切影响了我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但我们回头想一下,是什么造成的?仅仅是因为我背叛了我当初擦掉水渍的想法。背叛了自我之后,我们就走进了误区,认为别人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这个例子可能你会觉得和你所要表达的不太贴题。但经验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背叛自己,走入误区。他会影响我们与人之间的交往,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给你一个忠告,承担自己敢承担的责任,不要指责别人,从误区中走出来,你的家庭关系会得到改善。
阅读 父亲的答案
1个回答2024-02-15 02:31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材料为《做父亲》(丰子恺),系散文作品。设4小题,总分值为16分。
  第11题(4分)考查考生揣摩人物的情感。
  试题为: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答案如:第二段(高兴、惊喜等)第四段( 渴望、祈求等)第六段(不舍)
  第12题(4分)考核考生对语句在文本里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题为:孩子与小鸡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6段作答。
  答案如:①没挑担者的无情;②自己家里贫穷。
  第13题(4分)考查体味景物描写句在语言情境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与作用。“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
  试题为: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答案如:①温情、充满生机;②进行对比,突出挑担者的无情,孩子们的无奈。
  第14题(4分)考查结合选文内容对生活态度情感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试题为: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张?简述理由。
  答案如:不应该,因为孩子还小,很单纯,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果说下去,会误导孩子,颠倒是非。赞同
49| 评论(8)
父亲的爱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1 00:46
以下答案是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不过这篇文章2年前我有做过,这的确是标准答案没错。希望会对你起到一定帮助。



1、概括说明本文写了那几件事。

答:(1)令我把偷的糖果送回去,并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2)送我去医院,和医院的人发生争执。

(3)生日会忙于家务。

(4)替别人照相,自己不照。

(5)激励我自己骑车。

(6)不给我写信。

(7)我打电话,他叫妈妈来接。

(8)结婚要走时只是大声擤鼻子。

(答对三项即可)



2、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提示读者回味前边所描写的父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