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历史故事有声小说

孙策简介,历史上的孙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1个回答2024-04-14 02:46

1、历史上孙策是一个少年英雄、骁勇善战、 惜英雄重英雄、政治眼光好的人。 史书称“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孙策传》)。 2、年少成名: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

公孙离是哪个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1-26 17:03
战国时期。
公孙离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女性人物,据《史记》记载,她是赵国大将李牧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和音乐家。
公孙离因其美貌和才艺而闻名于世,她在军队中演奏乐器、跳舞,以鼓舞士气。根据传说,当赵国与秦国作战时,公孙离曾利用自己的舞蹈技巧欺骗了敌方将领白起,从而帮助赵国取得了胜利。此外,公孙离还与丈夫李牧一起参与了许多其他的战役和军事行动。
历史上,真的有孙悟空吗?
1个回答2023-01-28 04:26
没有,唐玄奘有
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典故的历史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2-29 04:45
孙山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



“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姓孙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2-09-14 18:50
孙权,孙子,孙滨,
武神赵子龙公孙宝月结局是什么 历史上有没有
1个回答2023-01-05 18:00
公孙宝月是虚构的人物
简介 孙敬历史人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6:23
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 苏秦)



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孙敬到洛阳,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见《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因用作苦学的典故。
姓孙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2 20:39
孙中山 孙武

孙膑

孙子

孙 瑜
王孙姓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26 01:02

东周定王时大夫。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之戎(即姜戎,由西北迁至今河南省伊 川一带),到达洛水,在周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南郊检阅军队以示威,要看一看象征中国最高权利的九鼎。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时,楚庄王向他询问九鼎 (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 是王权的象征)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看出其居心,想取代周而占有天下,便委婉地回答:“统治天下在于德政,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能为臣属过问的。”这就是“问鼎中原”一语的来历。到了战国时,秦国和楚国也都有兴师到周王室问鼎之事。据说到了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宋大丘社灭亡,九鼎被沉没到泗水。武则天改国号为大周,仿照上古盛世的惯例,亦如我们今天成了口头语的“国际惯例”一样,也曾经铸造过九鼎,但也并没有使自己的武周一朝,成为八百年国运昌盛的江山。

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
1个回答2024-05-01 04:07

有孙权、孙叔敖、孙策、孙坚、孙武等人。

1、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

2、孙叔敖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

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3、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闷汪握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建安二年(197年),袁蚂庆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陵裤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

4、孙坚

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之吴国的奠基人。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史书描述其“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5、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