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尺牍手札

“尺牍手札”具体指什么?
1个回答2022-05-13 23:53
指的是信件。
尺牍是古人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少数用三棱形木柱)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手札是是亲手写的书信,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信”。
“尺牍”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2-08-25 06:33
指的是信件。尺牍是古人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少数用三棱形木柱)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手札是是亲手写的书信,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信”。
残阙尺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2 09:33
意为记忆碎片。
残阙,残缺;尺牍,书信。
古人书信为何称为“尺牍”?
1个回答2023-10-05 03:01
由于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简牍内容,所带谨以这个问题其实还比较好理解的。

尺牍,顾名思义,是在纸张得到普及应用前,高度大约一尺的简牍。

在这种时期,尺牍并不仅仅是用来书写书信,也用来书写公文。

但由于早期的书信也是用蠢迟基这种规格的尺牍来书写,久而久之,

即使后来纸张应用已旦虚经普及了,尺牍这个古老的简牍名称,便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是哪里的话
2个回答2022-10-06 19:55
(《颜氏家训·杂艺 篇》
案牍的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1 11:20
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或竹片,如《陋室铭》中的“无案牍之劳形”
文牍主义代表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6-20 13:58

文牍主义代表人物是谁如下:

文牍主义猜一个数字如下:六。

(1)公文案牍。 宋 苏轼 《上初即位论治道》之二:“而尚书诸曹,文牍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 元 乃贤 《赠张直言南归》诗:“文牍日冗烂拿繁,民力愈疲竭。” 清 唐甄 《潜书·权实》:“令不行者,文牍牓谕,充实衢宇,民若罔饥贺搭闻,吏委如遗。” 沙汀 《医生》:“面色白净,胡髭浓黑,外表活像一个办理文牍的师爷。”

(2)指在官府或其他团体草拟文稿的人。 郭沫若 《黑猫》:“我们一些在省城或府城里读书的人便做了文牍。” 骆宾基 《一九四四年的事件》:“ 袁大德 的老家是 河北省 的 保定府 ……从前在原籍那个县份的某个乡村小学里作文牍。”

古文释义:

《送韦校书佐灵州幕》诗:“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但凡幕府军民事冗,要人商议,况一应章奏及书札,亦须要个代笔,必得才智兼全之士,方称其职,厚其礼币,奉为上宾拍此,所以谓之幕宾,又谓之书记。”

长篇累牍的牍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2 03:10
长篇累牍 [cháng piān lěi dú]
[释义]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与简牍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21:52

与简牍有关的成语是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成语读音:míng chuí qīng shǐ

名垂青史成语意思解释: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悄春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成语出处:(唐)杜好迟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名垂青史成语造句: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名垂青史近义词:万古流芳。

名垂青史反义词:遗臭万年。

简牍的解释: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艺文类聚》卷五八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王充于宅内门户盐柱,各置笔砚简牍,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唐)黄滔《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友运李简牍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2、指文书;书籍;书简。(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旧唐书·韦元甫传》:“元甫精于简牍,锡详于讯覆。”(宋)苏辙《蚕麦》诗:“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信还有怎样称呼?除<函,札,书,简,尺素>以外
1个回答2024-04-12 10:01
书信名称



(1)一般书信:信、信函、信件、信札、信简、信帖、信牍、笔札、笺、鸿雁、鸿鳞、书札、书尺、书启、书问、书函、书柬、书简、书信、书帛、书帕、书牍、书翰、尺书、尺牍、尺简、尺翰、尺素、雁帛、雁书、雁封、雁信、雁音、雁札、函、函件、函札、函言、函牍、帖、鱼书、鱼函、鱼笺、鱼雁、简、简书、简札、简帖、简牍、牍等。



(2)称父母之书信:示、谕、示谕、严谕、慈谕、慈训等。



(3)称尊长之书信:示、谕、赐谕、钧谕、钧示、懿训(女性尊长之书信)等。



(4)敬称平辈之书信:示、谕、来示、手教、雅教、大札、玉札、华札、宝札、瑶札、手谕、兰讯、兰章、玉音、华缄、惠缄、华笺、琅函、瑶函、惠书、瑶翰、华翰、惠翰、珠函、大函、大柬、云笺等。



(5)敬称平辈女性之书信:芳函、芳札、芳笺、芳讯、芳缄、芳音、淑音等。



(6)称人之回信:复信、复函、复音、回复、函复、复玉、回玉、玉复、归鸿、从示、还云、回音、嗣音、还翰等。



(7)谦称己信:禀、寸禀、寸函、寸札、寸简、寸缄、笺候、笺敬、芜函、芜简、荒函、荒札、拙报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