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仁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亲仁配画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20:52
《弟子规》中《亲仁》部分这样写道: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弟子规全文解释
1个回答2022-06-06 05:25
宝宝好借好还
弟子规的解释
1个回答2022-06-08 00:17
就是初级做人标准
弟子规全文解释。
1个回答2022-06-04 07:53
hrhhdhbdbd
能把弟子规的全文解释及小故事发给我吗,万分感谢。
1个回答2023-03-27 02:25
买本书就知道了。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01:35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1、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兄长的要关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友爱,孝道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在关涉利益的财物方面看得比较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气呢?在言语交谈方面说得有度有礼,怨愤自然会消失无踪。

3、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吃喝用饭的时候,或是坐下行走的时候,都要让长辈在前,由长辈先开始,让晚辈在后,由晚辈后进行。

4、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呼唤人,应立即代替长辈传唤,要是那人恰好不在,那自己应立即到长辈面前告知,并询问长辈自己能否帮忙。

5、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尊敬的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讳;在尊敬的长辈面前,不要显摆自己的本领。

6、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在路上碰见长辈,要快速地走上前去作揖致礼,长辈如果没有说什么以示训诫,那便在行礼完毕后后退几步,在一旁恭敬地站着。

7、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遇见长辈的时候,如果在骑马那就应该下马,如果在乘坐马车那就该下车,等长辈经过了依然要在原地等候目送,直到长辈离自己百多步的距离以后才继续自己的行程。

8、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能坐着。长辈坐下了,晚辈得了长辈的吩咐准许才能坐下。

9、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尊敬的长辈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沉,不能喧闹,但也不能低弱到听不见的程度,那样反而不适宜。

10、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前去面见长辈时,一定要快步走向前;跟长辈告退时,一定要慢慢地往后退下。长辈问话,一定要站起来恭敬地回答,视线不能随意转动、飘忽不定。

11、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父辈叔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辈叔伯一样;对待别人的兄弟姐妹,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弟子规的解释
2个回答2022-06-07 13:21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解释
1个回答2022-06-04 03:28
学好做人,具做好事,集善
弟子规注释及解释
1个回答2022-12-28 01:24
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出自《弟子规》亲仁的典故有:(
1个回答2023-12-14 22:07
管鲍之交,孟母三迁。
1、管鲍之交:是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和体贴,是中国历史上传统友谊的典范之一。
2、孟母三迁:指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的故事,坚信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大,因此多次迁居,为了让儿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更好地发展。这个故事强调了母爱的力量和教育对人的重要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