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其一解释

雪梅须的解释
4个回答2022-11-06 09:15
意思是梅花虽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所以“须”的意思是必得,应当.
踏雪寻梅的意思 踏雪寻梅的解释
1个回答2023-08-03 09:20
1、踏雪寻梅,汉语成语,郑则拼音是tà xuě xún méi,意思是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2、成语出处:唐五代·孙光宪《指乎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喊逗棚盖言平生苦心也。后被宋人接受并融合到孟浩然骑驴觅诗的故实之中,形成后来的“孟浩然踏雪寻梅”故事。
雪里梅 梅如雪 梅梅如雪
4个回答2022-06-09 22:56
沙中金 金似沙 金金似沙
雪里梅 梅如雪 梅梅如雪
1个回答2024-03-01 14:47
雪里梅 梅如雪 梅梅如雪
风中竹 竹翻风 竹竹翻风
解释《雪梅》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0 14:52

《雪梅》这首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争奇斗艳,都认为自己占尽早春的风头,谁都不肯低头认输,这可难坏了想要写文章评判的文人骚客们。论起洁白无暇,梅花倒是略微逊色三分,若是论起芬芳,雪花自然也是有所逊色。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卢梅坡的诗作,这首诗的写法十分新奇,诗人从梅花和雪花二者争春斗奇着手,十分巧妙的用对比的手法,将二者的常处于短处一道写了出来——梅花比不上雪的洁白,雪却比不上梅花的芳香。

全文如下:

《雪梅一》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二》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相关信息:

卢梅坡,别名卢钺,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独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

雪梅的正确解释
1个回答2023-10-03 05:20

雪梅,一指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两首《雪梅》诗,其中猜汪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成为千古名句。二指地名雪梅,位于新丰县城东北。

《雪梅》全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棚友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原文:

梅雪穗和仔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雪梅的注释和译文
1个回答2023-12-11 09:25

雪梅的注释和译文如下:

一、注释:

1、卢钺,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2、降(xiáng),服输。

3、骚人:诗人。

4、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二、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三、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者简介:

卢梅坡,别名卢钺,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南宋诗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独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

根据他写的诗可以总结出:1、擅长写绝句。2、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3、长居京城。4、与刘过关系很好。5、家道不错。

雪梅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什么,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8:37

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0-05 20:50
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意思是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咐洞旅无诗俗颤激了人。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其二》。
3、原文: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衡凳。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出自哪个诗
1个回答2024-02-24 08:28
一、这句名作,出自《踏莎行·雪似梅花》。
二、这是南宋词人吕本中的作品。词中作者借梅怀人,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三、全词是: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四、吕本中这首《踏莎行》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
五、吕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代表词作有《采桑子》、《蝶恋花》、《减字木兰花》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