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昔我往矣

诗经 采薇里昔我往矣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24 12:15
就是当年离开时候的意思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下一句是?
1个回答2022-12-11 20:5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诗经 采薇中昔我往昔我往,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2-09 00:45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诗经采薇节选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5 01:56
昔我往矣,“昔”是指过去,“往”是指离开,“依依”是描写柳条刚刚发芽,随风舞动的样子。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当时我离开的时候,杨柳刚刚发芽,随风飘舞。”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莫知我哀)意思赏析?
1个回答2023-05-08 01:31
想我出发的时候,杨柳轻轻地飘动着,如今我要回到故乡了,却是雨雪纷纷飘落,道路漫漫,忍饥挨饿的多么辛苦,我的心里充满了伤悲,可谁知道我的哀伤啊?
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有什么特别含义?
1个回答2023-10-01 05:25
采薇的含义:隐居
《诗经.采薇》的“薇”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1 12:01
楼主的答案真够专业,赞comgd180duww
诗经采薇的薇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7 12:15
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一说指野生的豌豆苗。
诗经·采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7:27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采薇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4 10:20
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诗经》里的《采薇》: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开头四句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是名句.
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
同时还有一首歌也叫《采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