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同的概念

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概念
1个回答2022-11-25 01:52
开认同,即表示承认、肯定。自我认同就是说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包括两个层 面:一、肯定自己的能力、思想,对自己表示信任,非常自信;二、自己做事情的效果让自己满意,以求 问心无愧。他人认同就是他人对自己表示肯定,同样包括他人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他人对自己做事情的效果 感到满意这两层意思。
认知是什么概念?
3个回答2022-12-24 00:05
“认知”是心理学概念。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通俗解释一下这个过程:
所谓认知,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认”,再通过心理活动去“知”。将抽象得到的客观事物特征转换成主观映像储存在大脑中。通过学习以及语言交流,进一步获取这个事物相关知识,以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是初步的认知过程。当下一次遇到同类事物时,感觉器官再次获得的映像会触及此前的记忆,就能准确作出判断,经思维过程,决定自己是否必要、或用什么行为去应对。
——以上是我为了便于理解所作的解释,不是科学定义。准确的定义需要查阅教科书。
你认为地狱的概念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04 02:19
地狱只能说是一种形容,形容一种非常的痛苦的境地.
性别认同的概念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31 05:12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是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即认定自己是男性、女性、两者皆非或居于其中。有的个体的性别认同和其在解剖审理上的性别特征是一致的,但有的个体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一致,这都是存在的属于正常的现象。
性别认同的概念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7 16:29
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妈妈,我是男生?还是女生?那么妈妈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大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对于刚刚学会说话的幼儿来说,却是一件很难清楚了解的事情, 当爸妈告诉他或她“你和爸爸一样是男生”或“跟妈妈一样是女生”时,其实对于幼儿来说,男性和女性只不过是刚刚学会的两个名词罢了。

但是到了四、五岁时,孩子因为渐渐地有了与其它孩子相处的经验,因此也有了自己的性别与其它孩子不同的“抽象性”思考概念,并且会开始好奇地去探索关于性别的种种问题。

到底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性别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过性别形成的过程,以致于可以发展成一个健康的性别。

世界对于成长的孩子而言,每天都是充满新鲜感的,孩子随时都通过观察周遭的事物,来建立自我的认知结构,而对于性别的认同,不仅是通过爸妈,其每天所处环境的人事、物也都成为了孩子形塑对自己看法的管道。

爸妈常常藉由一起洗澡的过程,来告诉孩子性别的事情,通常在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男孩会藉由认同爸爸,而女孩则会藉由认同妈妈,进而通过学习,来逐步地建立起自我的性别特质。

因此,有些学者也指出,如果爸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而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或是给予孩子不当的管教,孩子便有可能会因此把投射在爸妈身上的反感,转化成为对于某种性别的偏差态度。

针对此点,黄雅芬医师也表示,其实爸妈并不特别需要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做更长时间的相处与陪伴,只要爸妈之间的相处关系是和谐健康的,孩子便能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学习之中,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性,并建立起正确的两性相处模式。

性别认同混淆的解决之道

“性别认同混淆”的问题可简单定义为:在性别认同上,有扭曲、冲突及困扰,以致于形成了内在不平衡的压力,也就是说这些人所渴望的性别,与真实的性别产生了冲突,同时,他们也很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上会发生问题,与男性、女性都不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性别混淆其实有程度上的差别,在了解了孩子性别认同建立的过程之后,对于爸妈给予孩子“异性打扮”所可能导致的性别认同混淆问题,黄雅芬医师指出,如果孩子真的出现对于自我性别认同的苦恼时,便应该开始寻求各种管道来加以解决之。

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先从阅读相关的心理书籍,或与要好的朋友倾吐心事,来尝试调整自我的心境想法。进一步的做法,未成年的孩子可以至医院的儿童行政科,而成年的孩子则可以至精神科来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此外,黄雅芬医师也表示,学校的心理辅导系统及社福单位也都能提供相关咨询,来帮助需要的人走出心灵幽谷,重新建起对于自我性别的认同感。

建立孩子在多元社会中的性别角色

男孩子就应该勇敢、不能爱哭,女孩子最好要温柔、要会撒娇,黄雅芬医师表示,现在爸妈应该摒弃以上的想法,并且尊重孩子的个人特质,给予更多元发展的空间,才能让孩子在未来变化快速的环境中,拥有更多宝贵的人格特质,来渡过任何可能迎面而来的人生难关。

性别与性向

性别(sex)

1.强调男女差别的生物性,主要从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性出发。

2.对于男女之间的区分是属于“先天效果”的影响。

性向(gender)

1.通过社会文化来决定性别角色的内容,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

2.经由社会对两性的鼓励、期待与教导,区别出男性与女性,这是“后天效果”的影响。

性别角色与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sex role)

1.经常与性向角色(gender role)混为一谈,或被视为相同的意义。

2.指一种对两性之行为或活动模式的期待,是社会对个人所期待的性别行为。

性别认同(sex identity)

1.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上性别的自然认知,在心理上认知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自我概念。

2.个人对自我归属性别的自我觉知。

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面向一:人格特质的分类

l.男性:进取、无情、独立、坚定、自信、竞争、勇敢、富好奇心、有担当、充满野心等。

2.女性:被动、胆小、多话、富感情、温和、善解人意、需安全感、情绪化、优柔寡断、安于现状等。

面向二:从事工作的分类

l.男性:医生、工程师、政治家、经理、军人、行政首长、律师、警察、消防员、航天员、棒球明星等。

2.女性:中小学老师、空中小姐、护士、秘书、柜台小姐、百货公司售货员、模特儿、影视明星等。
认识时间的概念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14:23

时间概念,是以自我为相对作出的判断,并且是我们主观概念直线逻辑习惯的结果。物质存在的运动,就直线逻辑习惯来看,它是一个类似均衡的运动,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它有差异性原则,保证运动的继续,所以,我们主观概念所确立的时间,并不能反映出这个类似均衡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主观概念所确立的时间,在本质中存在着快慢的问题。我们有一种普遍的反映,同一个时间的确立,我们却有自我感觉快慢的现象。当然这里要区分那种个别现象,是指普遍存在的一种感觉。其实这种感觉是对的。物质存在于运动,也就是说运动存在了物质。运动遵循类似性、差性多样、性原则,类似性运动的表现就是我们确立的物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在我们的主观概念中,没有表现为物质,我们称之为现象,时间就是一种现象。如果以本质来看时间,它就是物质存在运动的运动存在,也可以说,运动中的某一过程。

物质存在的运动,它是一个类似均衡的,但不是绝对。所以它有快有慢的这种差异存在。然而,我们所确立的时间概念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它反映不出来运动中的这种类似均衡所出现的波动。那么,我们所确立的时间概念,这个相对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不会自动显示这种波动的存在?那是因为物质在类似性运动中,是一个类似的共同运动,所以,这种波动差异相对不存在。就比如,人在地球上,地球在飞快的运动,我们却没有感知到它的运动。我们获知的地球运动,也是相对别的星系来确定的,因为我们自我的存在也是运动的结果。我们之所以存在于地球上,甚至太阳系中,是因为我们和地球、太阳系在运动中遵循类似性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和地球运动是类似的,运动相对不存在,否则,我们会象子弹一样飞出去。

所以,我们在类似性运动中,所存在的差异性,是一个相对共同存在,也就是说运动波动是共同存在的。好比我们的太阳系,是共同存在的。这里面就相对不存在运动差异。如果,我们再泛义的追溯,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在运动,那么,这个差异就相对存在了。沿着这个类似循环的这个运动轨迹继续追溯,它还会存在差异。当沿着这个轨迹回到类似的起点,也就是说,再追溯到,别的星系相对围绕着太阳系运动,这又回到了相对类似性运动中,运动差异相对又不存在。

所以我们所定义的时间概念,是自我相对存在的一个概念,而非本质复合的存在。

物质存在的运动是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也可以说是你围绕着我,我围绕着你,又围绕着他,他又围绕着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相对你我他所确立的直线逻辑概念。相对的不同,结果也不同。在运动中,以我们直线逻辑习惯来理解,它存在大的类似轮回运动,和小的类似轮回运动。也可以说,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就是一个小的类似轮回运动,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运动,就是一个大的类似轮回运动,还有相对围绕着银河系和太阳系运动,这就是一个泛义的对立统一运动。如果按照我们确定的时间概念,即便沿着我们主观习惯的直线逻辑去追寻,那么,我们的时间也无法反映运动差异的存在。最终,会出现我们无法理解的结果,那就是零或负时间的出现。其原因,就和我们主观概念中的开始和结束、前进和倒退,这种概念在本质中不存在,本质中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类似圆的运动。

所以,时间的概念是我们主观概念直线逻辑的结果,是主观概念范畴而非本质。不能简单的说是错和对,存在与否,它是个相对存在。因为在一定的类似性运动中,它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存在,随着,物质存在的运动的继续,因为它是一个类似圆的轨迹,我们主观概念这种直线向前的逻辑习惯,会把这个类似圆的轨迹,认为是倒退,所以我们的时间概念是相对自我存在,相对于本质的存在。如果是确立一个概念,也可以说,这个概念不存在,只能说是相对存在的时间观念,属于人主观概念的确立。

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延伸的思考,“超越时间,回到过去”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因为,它完全是主观概念直线逻辑的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这个概念,是一个接近本质的概念,但后续的延伸思考,又回归了主观概念。这和他当时的现实决定性有关,因为当时人类的主观概念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延伸的阶段,所以,人们会在主观概念中去找答案。现在,主观概念已经到了一个顽固停止不前的阶段。现在是一个哲学授予概念突破的前期。关于“时光隧道”这个问题,概念的方向是存在的,但是却以主观概念理解了这个方向,所以又回到主观概念这个范畴。在本质中,你不需要穿越时光隧道,你睁开眼睛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这就是类似的相对过去,一切都是在相对存在中。当你理解到,类似圆的运动,你就会渐渐认知这些问题,你也会确定,光从来就没有走过直线,不是在什么特定条件下是弯曲的,它一直遵循着类似圆的运动而存在。

几岁认识大小的概念
1个回答2024-04-07 01:29
拿一个大苹果
再拿一个小苹果
告诉他哪个是大的 哪个是小的
不要用不同的物体 控制变量的唯一性
认知的概念解释
1个回答2024-05-17 10:15

认知—cognition 最早是承认父子关系的法律用语,后用于哲学、心理学等。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因此,麻醉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系统科学(Systemics)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分析认知时,其分析的聚焦点以及脉络是不同的。

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什么叫认真,它的概念是什么?要做到认真,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15 05:21
认真就是做事不因外界影响的分神一心一意做事,要做到认真必须树立端正的学习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不散漫,等等
你认为的共享是什么概念?
3个回答2023-01-27 16:3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参与过其他的一些共享活动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共享读书活动你可以去共享玩,拿自己想读的书去看,然后会附带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面有之前的人们,在不过此处之后留下来的感受和想法。你可以再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看到许多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和感受,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会在共享中碰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共享模式的另一大魅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