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贾生

屈原贾生列传的主要内容思想
1个回答2024-03-06 18:13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物旅逗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镇者都罩卖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从《吊屈原赋》看“屈贾”连称
1个回答2022-12-19 15:33
作品:都写作赋体。生平:皆忠而见嫉,郁郁不得志而死。
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的目的
1个回答2024-02-15 22:03
一则这两人在历史上地位重要,编史书不能忽视;二则这两人才华横溢,却遭遇坎坷,正与司马迁李陵案受牵连后愤懑相似,他是带着深深的相惜和敬意把这两人放在一起作传的。
有关“屈贾”连称的文献
2个回答2022-05-25 10:53
司马迁著《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生”的意思?贾’的读音?
4个回答2022-08-18 16:25
因为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屈原在战国,贾谊在西汉)但两人有相同点:都满腹才华,是当时的大才子;都怀才不遇,受人排挤;结局相似,都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忧郁而死。“贾”应读"jia
屈原贾生列传是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6 06:10
是《史记》中的名篇,介绍了屈原和贾谊的事迹。
《红楼梦》中的鸳鸯为什么宁死不屈的把贾赦拒之门外?
1个回答2024-03-06 16:49

鸳鸯是一个非常有气性而又勇敢的女孩子,她跟着贾母的这几年,见识的东西也比别人多,所以鸳鸯有别人没有的眼光气度与勇气,对于贾赦那个老色鬼,鸳鸯心中是有些不屑的,所以才会宁死也要把贾赦拒之门外。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负责照顾贾母的生活起居,是贾母房中的大总管,贾母是一刻也离不开鸳鸯,所以鸳鸯虽然是一个奴仆,身份地位并不高,但是贾府上下包括王熙凤贾琏这些主子都不敢把鸳鸯当下人看待,平时对鸳鸯非常客气,这也给了鸳鸯别人没有的勇气。

贾赦虽然是荣国府的嫡长子,而且袭着爵位,但是为人不求上进,整天在家和小老婆们胡搅蛮缠,就连贾母也多次公开的表达了对他的不满:满眼放去,儿孙们也都一大把了,但是大老爷却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所以贾赦的为人,在贾家众人的眼里是非常不堪的。

贾母是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过来的老太太,阅历上肯定是别人不可比拟的,虽然贾母晚年比较喜欢享乐,但是世事洞明,贾家一开始占据四王八公的两席之位,在权力的核心位置,但是后来贾母评价自己是中等人家,就说明贾母知道自己家这几年衰落的也是很厉害的,跟着贾母的鸳鸯当然对于贾家的前途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对于贾赦的姨娘的位置,鸳鸯根本没有任何的感觉。

更兼贾赦还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为了五千两银子,不惜将亲生女儿迎春嫁给孙绍祖那个中山狼,致使迎春结婚仅一年,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这么一个糟糕的老头怎么可能入得了鸳鸯的眼,所以鸳鸯才会说给贾赦做姨娘就是往火炕里跳,无论如何也要拒之门外。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盛主 出自那篇文章
1个回答2022-06-21 00:40
《滕王阁序》
贾环受了委屈找伯母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5-05 01:20

没有“贾环受了委屈找伯母”这个情节,应该是“贾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家承望着能得到母亲的安慰”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是以贾环等都不怕他,却怕贾母,才让他三分。如今宝钗恐怕宝玉教训他,倒没意思,便连忙替贾环掩饰。宝玉道:"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别处顽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你原是来取乐顽的,既不能取乐,就往别处去寻乐顽去。哭一会子,难道算取乐顽了不成?倒招自己烦恼,不如快去为是。"贾环听了,只得回来。

 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又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一问不答,再问时,贾环便说:"同宝姐姐顽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

希望能帮助到你


屈原和贾谊相似之处
1个回答2022-12-20 04:41
屈原被放逐之后,过着“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活,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贾谊被贬到长沙后,过着郁郁不快的生活,“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这明里是独吊屈原,实际是吊自己,于是年纪轻轻就忧郁而死。
《屈原贾生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该篇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1]

评论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