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辅导小学教育

怎样做好孩子的家庭辅导?
1个回答2024-02-26 22:39
“代理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应该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能够有效改变留守儿童“行为上缺人管教、生活上缺人照应、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状况。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代理家长”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在学习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家庭辅导。
怎样做好孩子的家庭辅导呢?这就成为许多“代理家长”关心的问题。
从我们掌握的许多典型材料和事实看,很多“代理家长”家庭成功的经验证明,家庭辅导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选择一个行之有效、合适的辅导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之有效、合适的辅导方法大致有这么一些类型:
(1)启发型辅导法。这种辅导法是家长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采用近似于“越俎代庖”的方法,如教孩子写作文时口述式:“对人物心理你要这样写……”、“对先进事迹你要那样写……”,这根本不是辅导孩子,而是耽误孩子,因为容易让孩子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不良习惯。家长的问题常常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提出的,往往围绕着自己怎样教,而忽略了孩子学的实际,问题的主人是家长,不是孩子。孩子的学习主动权被剥夺了,没有自己思维的空间。科学的辅导方法应该是启发型辅导,家长尽量采用旁敲侧击、拨云见日、声东击西、暗度陈仓、敲山震虎、点石成金、架桥铺路等方式,使孩子在学习中受到启发,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打开思路,顺利地获得知识。
(2)检查型辅导法。对一贯具有自觉性学习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书店选购一些数理化方面的习题、参考解法,或搜集一些其他学校的各科课外作业练习题,每两三天,让孩子试做几个题目,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借以检查孩子知识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提醒孩子注意。
(3)督促型辅导法。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自我约束的孩子,督促他在家中完成规定的学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在未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和未完成家庭作业前,说服孩子不做其他事情。
(4)扩展型辅导法。基础和智力都比较好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尚有余力,家长可以从孩子没有自学过的参考书上选择同等难度不同类型的习题供孩子选做,以扩展孩子知识面和培养孩子在解题方面的应变能力。
(5)深化型辅导法。对基础扎实、智力突出的孩子,扩展型辅导不能满足其求知欲望,为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可以选择一科或几科给其提前自学。比如,自学一个月以后老师才能讲授的课本内容,一年级时自学二年级的课程;初中生自学高中一年级的基础课程。自学超前的时间和科目,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6)答疑型辅导法。对具有学习自觉性、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提问题的孩子,要注意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提出遇到的疑难问题。孩子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回答最好,如果做不到,就把问题记下来,然后查阅资料或请别人给孩子做出适当的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执行选定的辅导方法时,要对辅导过程有个正确的理解。辅导过程应是孩子在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智力潜能完成消化吸收老师讲授的知识过程。在辅导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孩子独立的思维、开发智力活动为主导的原则,否则,把给孩子天天讲课作为一种主要的辅导方式,那就把辅导和教学这两种不同的智力活动过程混同起来。孩子将会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老师和家长讲授的知识,就难以收到应有的家庭辅导效果。
大学生办家庭作业辅导班
1个回答2024-02-18 19:17

我曾经也搞过类似补习班。当时租个房子,平时在学校开家长会时,去散发补习班宣传单进行招生。这种补习班一般没人管的。为了生活努力吧

马鞍山 家庭作业辅导
1个回答2024-03-15 07:08
严慈等等。。好多啊。在沙塘路上好多家呢
西安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知乎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1-20 16:55
西安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知乎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西安学大教育是很不错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雄厚,西安学大教育在知乎上的一对一辅导课程也是和机构相同的老师,辅导成果很好。西安学大教育为学大教育西安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至2015年在西安设有23所学习中心。
老师对幼儿心理教育辅导总结该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6 20:4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社会发展对
六安有哪些教育辅导班
1个回答2024-03-11 09:54
很少,所以我回家都找不到兼职做啊
合肥这边很多,如果您是家长,想给孩子找老师,我倒是可以
暑假在合肥带过初中辅导班的课,每个暑假都带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1个回答2024-03-08 19:07
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指导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什么的一种
1个回答2024-02-08 08:12
是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幼儿园向家长提供关于幼儿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包括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实施指导、提供教材等多种方式,通过指导,家长可以获取更多的与幼儿成长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互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育儿作用,此外,指导还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幼儿园和教师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做出贡献。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个回答2024-02-01 20:22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现状。

  摘要: 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会甚至家庭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高校辅导员面临着更高要求的工作挑战。本文主要就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以及当前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现状;方法策略

  根据中国教育报2000年公布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针对63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中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高达18.2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已经攀升至30%左右,并呈继续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高校重视,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尤其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1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1岗位优势

  高校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的老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较了解,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相对年轻化,与学生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年龄上都存在接近性,能更好的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由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1.2时间优势在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与一般任课教师相比,承担教学方面的工作量相对较少,作为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着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抓素质教育,这意味着辅导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学生身上,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触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

  2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2.1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存在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来支撑,而肩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普遍呈现年轻化,在心理专业相关知识上存在欠缺,难以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偏差。

  2.2辅导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针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时,面向的主要是新入职辅导员,而老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机会有限,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提升,同时个别一些培训出现形式化倾向,内容不贴近学生实际,理论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是辅导员的实际辅导能力却得不到提升。

  2.3辅导员职业困惑难以排解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相对琐碎复杂,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的情况,日复一日,难免对自己的工作发展存在困惑,影响工作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在高校教职工中薪资待遇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激情。

  3如何有效实现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3.1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理论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培训课程,积极钻研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方法,同时还需要了解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延伸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3.2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在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各种有效辅导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2.1群体教育为主,个体教育为辅

  进入大学生活,迷茫、无目标的`学习生活状态使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加强辅导,而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决定了年级大会、班级例会等群体教育是主导,遇到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应配合个体辅导。

  3.2.2心理疏导为主,专业心理指导为辅

  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呈现轻度或中度,需要的仅仅是倾诉与劝导,严重心理问题属于少数情况,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普查工作并及时跟踪,对问题较轻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对存在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则应及时转交给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开展专业辅导或治疗。

  3.2.3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现状,同时让家庭知悉学生在校情况,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3.2.4专题教育为主,广泛主题教育为辅

  大学生群体具有共性,也具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层面也是如此。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广泛主题教育,而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则需要开展专题教育。

  3.3提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育面积最广、最具有系统性的教育方式,辅导员需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学校建议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公共必修课,通过强制性的课程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疏导。鼓励学生积极选修现有的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于思修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要严格把关,加大学生考勤力度,积极配合任课程教师的工作,使现有的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3.4积极创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主要涉及到校园心理文化环境、具体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位优势,照顾学生实际需求,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到校园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中去。充当好学生与教师之间润滑剂的作用,帮助学生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避免师生关系紧张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在班级中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大学集体生活中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对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高校注意。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将临时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发展为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立高,刘法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2]杨通宇,杨通琴.心理健康: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8):86-87.

  [3]张钦哲.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0,5: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