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派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31 04:46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1、杨深秀:

杨深秀,本名毓秀,字漪村,号孴孴子,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

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杨锐:

杨锐,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一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1898年被处斩于菜市口,年仅41岁。

3、刘光第:

光绪二十三年9月5日,光绪下诏赏刘光第与谭嗣同、杨锐、林旭四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政变发生,四章京及康广仁、杨深秀同被捕,于9月28日(旧历八月十三日)被杀害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4、林旭:

林旭,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参与新政。“百日维新”失败被捕,9月28日,与谭嗣同、杨锐等6人,同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临刑时神色自若,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 

5、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大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1个回答2023-05-10 17:46
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斯派维的父亲为什么要洛斯派维
1个回答2023-12-22 12:52
从名字上看,很多人都以为这会是一部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但其实这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的现实题材电影。它不是一个关于少年天才的童话故事,也不是什么年轻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它只是一个无法被逃避的悲伤的现实被接受的过程。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是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剧情影片,改编自Reif Larsen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美国少年斯派维因获得世界科学大奖被邀请到华盛顿演讲,独自穿越美国的故事。斯派维出生于蒙大拿州一个偏远牧场,小小年纪的他聪明绝顶,智商奇高,酷爱制图学和科学图解,年仅十岁就发明了永动机。他的父亲是个狂热的牛仔迷,喜欢搜集关于西部牛仔的一切;母亲是一位生物学博士,潜心投入到昆虫研究中;而姐姐则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斯派维还有一个异卵双胞胎弟弟雷顿,却死于一场意外。这天,斯派维接到一个来自史密森学院的电话,院长告诉斯派维,他被授予了世界科学大奖贝尔德奖,并邀请他到华盛顿演讲。于是,十岁的科学奇才斯派维,偷偷爬上了货运火车,独自踏上了穿越美国的奇异旅行。

在斯派维的心中,深刻地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弟弟才意外去世,这个家庭的和谐平静也因此被终止。可是他不敢提,也不愿意回想,因为这件事是他这个年纪没有办法承受的事实。得到贝尔德奖只是一个开端,他早就想要逃离这样的不能接受他的环境,以及他自我谴责的心理,他需要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证明自己。当他坐在火车上,留着眼泪,思念着亲人,幻想带着牛仔帽的弟弟跟自己一起经历这一场逃脱的时候,他开始慢慢意识到,逃避永远不可能解决家人的心结。他想要的不是站在领奖台上成为一个傀儡,不是被白宫接见,成为教育系统的楷模,也不是被人利用,失去自由。他只是需要一个在众人面前的机会,可以将自己埋在心底很久的话说出来。关于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他对于弟弟的死抱有着的无限的悔意。

但是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没有办法去阻止有些人将这件事情变成卖点,变成炒作,这个时候,就需要他的母亲,那个将丧子之痛用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替代的女博士的出场。在这样的悲伤的事情发生之后,每个人都会深陷入强烈的自我谴责中,而没有力气去考虑,关心别人的感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家庭如同一盘散沙,当正视了过去之后,互相谅解,互相宽慰,才能够化解疑虑,重新感觉到亲情的力量。即便是再不堪回首的过去,也还是得面对。因为它存在着,必定会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正常的生活,不如跟过去正式告别,珍惜身边人,用心的生活下去。
李维康是什么流派
3个回答2022-05-09 13:07
她的扮相端庄,台风大方,嗓音宽亮甜美,尤其行腔,富有创新,熔梅、程、张等流派的声腔艺术于一炉,借鉴地方戏曲与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据自身条件,兼收并蓄,以情带唱,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什么是维也纳分离派?
1个回答2022-09-15 07:10
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

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

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

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

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

造出一种新的样式。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在形式上虽

好使用直线而其根本精神却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的文化接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这个

派的画家们在反对学院派旧艺术形式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在艺术倾向和风格上,始终是多种多样

的,所以说它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纲领,它对德国的影响很大。
斯派维改名字
2个回答2023-12-25 18:20
没有改名字!
《少年斯派维的奇幻旅行》是让·皮埃尔·热内的第一部在拍摄时没有完整剧本的电影,曾导演过《天使爱美丽》的皮埃尔,再一次用奇特的想象力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奇妙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T.S. 斯派维和家人一同生活在蒙大拿州广阔草原上的铜顶牧场,那里景色空旷,山脉绵延。一家人性格各异,父亲是一个农场主,骨子里流淌着西部牛仔的血液,豪放不羁;母亲克莱尔是一位生物学博士,整日沉浸于昆虫的研究中;弟弟雷顿是T.S.异卵双胞胎弟弟,是继承了爸爸所以的优点的小牛仔,喜欢玩枪,但不够聪明;而主人公斯派维是个少年天才,继承了母亲的聪明头脑,智力超群,喜欢绘制各种科学图解,还在上小学就能在科学刊物上发表文章,年仅十岁就发明了“磁力轮永动机”。姐姐格雷西则觉得自己是这一家怪人中的唯一普通人,向往选美比赛,常常为一家子的生活烦恼;还有一条宠物狗木薯卡,是兄弟俩的重要玩伴。 本来一家人平淡又有趣的牧场生活在少年T.S.眼里应该没什么变化,然而,意外发生了:弟弟雷顿去世了。 事故出于斯派维的好意,他希望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能有共同语言,于是他提出绘制枪声声波图,希望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然而枪不慎走火,雷顿失去了生命,而T.S.在旁目睹了这一幕。 弟弟的离世给家里蒙上了阴影,从那以后,大家都缄口不提雷顿的死亡,没有互相责备,没有互相抱怨,但谁都能体会各自的痛苦。 爸爸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妈妈开始研究一个可能不存在的甲虫,姐姐常常带着狗狗木薯卡去很远的地方,木薯卡也不再追逐萤火虫,开始疯狂的嚼着铁桶。敏感的斯派维觉得父母在隐约责怪他,而他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愧疚中,即使天才如他,也难免困顿于人类的神秘情感,在他的内心深处,斯派维把造成这一切的错误归咎于了自己。T.S.接到一个来自史密森学院的电话,告知他被授予了世界科学大奖贝尔德奖,并邀请他到华盛顿演讲。于是,十岁的小天才T.S.斯派维,决定只身前往,并把它视作对自己的“流放”,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打破僵局。
斯派维原型
1个回答2023-08-18 16:35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原型是导演的伯父,是伊朗一位著名的音乐家
求这些动画的片头、片尾曲歌词
1个回答2024-05-30 11:28
甜心格格片尾曲《天使公主》
打开一扇窗
借一盏星光   
把甜蜜的梦点亮   
此刻只想   
大声的歌唱   
经过你身旁   
我闻到花香   
我们一起成长   
让开心的故事就这样开场   
天使 公主   
快乐是天给的礼物   
天使 公主   
请为我欢呼   
一步一步走阳光的路   
为我祝福   
我要带上玩具糖果听海风唱歌   
穿上漂亮衣服去坐过山车   
每个女孩都是一颗掌上明珠   
公主 心里有梦就最幸福
名人介绍(古今中外均可)
1个回答2024-05-30 11:27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3.隆中未出三分天下。舌战群儒,孙连联合。下西川,出汉中,定南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