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郑濂碎梨

请问:“郑濂碎梨”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3-12-03 15:57
原文  明,郑濂七世同居,门旌“天下第一家”。太祖召问曰:“汝家人口若干?”对曰:“千余。”因问治家之道,对曰:“惟不听妇人言耳。”上赐二梨,濂拜受归。上命校尉�之。濂至家,召家人齐谢恩,置水二缸,碎梨入水,饮之。上大悦。  白话故事  明朝时候,郑濂的家族七代都同住在一起,被旌表为“天下第一家”。太祖皇帝召他来,问他:“你家里人口一共有多少?”郑濂回道:“大概有千余人吧。” 太祖皇帝又问他人口如此庞大是如何治家的。郑濂回答道:“惟有一条,那就是不能妄听女人们的话。”意思是说,往往女人们常爱传闲言、说怨言,这就容易导致大家的不和谐,惟有不听闲言、不传怨言,族人才能和睦相处。太祖皇帝听了十分欢喜,便赐了郑濂两只梨,郑濂拜谢后就拿着梨回家了。而太祖皇帝暗中又叫校尉跟着郑濂回家去,看他究竟是如何做的。只见郑濂到了家后,召集了全家人,齐齐朝皇上住的方向拜谢,然后,就叫人抬来了二只大水缸,将赐的两只梨切碎了,放入水缸中,这样,全家千余口人都算是喝到了皇上赐的梨水了。校尉回去将这情况汇报给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更加高兴,不得不佩服郑濂的治家有方。
小黄梨碎片可以在哪里获得?
1个回答2023-11-12 13:39
娱小冰
关注
植物大战僵尸是一款很经典的塔防类游戏,这款游戏玩法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植物大战僵尸破罐大师得小黄梨的活动攻略
...展开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8
首先打开手机上安装的植物大战僵尸。
2
/8
进入游戏之后,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欢度金秋。
3
/8
进入购物节活动页面之后,选择破罐大师。
4
/8
进入游戏之后,需要先完成三关新手关卡,然后就可以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游戏模式
5
/8
在破坏大师活动中,有三种颜色的罐子,褐色罐子可以随机开出僵尸或者植物,绿色罐子一定开出植物,紫色罐子开出巨型僵尸。
6
/8
食用植物击杀所有僵尸就可以获得胜利,然后进行抽奖。
7
/8
通过指定数量的破罐大师关卡,还能够获得额外奖。
8
/8
比如说可以获得龙吼草碎片以及小黄梨碎片。
注意事项
tips:一般来说通过30关破罐大师就可以获得小黄梨植物了。
《明史 宋濂传》中的宋濂有什么品格?
1个回答2024-06-04 03:18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学者,号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他为人忠直有气节,决不拍马屁,做人品格很高。也很清高。
王濂有几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3-10 02:26
王濂(1314年-1370年),字习古,安徽定远人,明朝初期亮羡政治人物。其为李善长的内兄,其善于学问、侍奉亲人甚孝。早年跟从地方流寇,后朱元璋攻陷集庆,于是渡江跟随。李善长引荐,后得召见,并授除执法官,其诉讼公允。后升任中书省员外郎,出任浙春激江按察佥事,治理有方。洪武三年去世。朱元璋曾对李善长说:“王濂有辅王之才,现在死了,我失去了一个臂膀了。”此后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连坐,朱元璋叹道:“如果王濂在的话,事情肯定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明史》卷一百三十五:“濂,字习古,定远人,李善长妇兄也。才嗜学,事亲孝。初从汝、颍贼,太祖克集庆,乃渡江来归。善长为言,得召见,除执法官,谳狱平允。迁中书省员外郎,出为浙江按察佥事扒键袜,治行着闻。大风昼晦,濂应诏言民瘼,请缓征。太祖纳之。洪武三年卒。帝谓善长曰:“濂有王佐才,今死,朕失一臂。”后善长坐事,帝叹曰:“使王濂在,必不至是。””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号召下的二十万农民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举起了反元革命大旗,红巾风暴席卷江淮平原。李善长妻兄王濂加入了汝、颍红巾义军,李善长内心也不禁为之震动。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郭子兴部占据濠州,朱元璋投郭子兴军当了一名亲兵。朱元璋善于组织指挥,不到两年工夫,他便建立了一支有自己同乡好友包括壮士徐达、周德兴等人参加的几万人的亲军。朱元璋对这支队伍进行了严格的训练‘由这样一位有智略和魄力的军官领导的能攻善战的生力军,不能不在方圆数百里内造成很大影响。一些文人儒生纷纷前去投效,朱元璋欣然收留他们,并任为幕府参谋。早有心从雄的李善长,耳闻这些消息,再也按捺不住了。至正十四年(1354年),当朱元璋南下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经过定远县时,李善长告别了妻子姐弟,风尘仆仆赶往军门投见,从此他便留在朱元璋军内。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六月乙卯,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时,就已设立提刑按察司,以王习古、王德芳为佥事,分巡郡县。太祖渡江,随行文官有李善长、毛某、李梦庚、郭景祥、侯原善、王习古、杨叔干、阮弘道、范子权、杨原杲。克太平,得陶安等。
爱啃梨的星际碎片是什么意思 扒爱啃梨的星际碎片真名
1个回答2024-01-03 18:00

  爱啃梨的星际碎片是知名网络红人,他的真名叫什么,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甚清楚。爱啃梨的星际碎片是什么意思,大家了解过吗?其实,爱啃梨的星际碎片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而且样样精通。爱啃梨的星际碎片这个昵称的由来,和他的伴侣有关。下面,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据悉,爱啃梨的星际碎片的意思是,沈煜伦爱沈肯尼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爱啃梨的星际碎片真名沈煜伦,他的伴侣沈肯尼的名字中,肯尼两个字和啃梨谐音,星际碎片代表着没有无限小,只有无限大,超越时间和空间。沈煜伦叫自己爱啃梨的星际碎片,其实是暗戳戳向沈肯尼示爱。

  1986年,沈煜伦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书香世家。受到家庭氛围熏陶,他精通琴、棋、书、画。长大后,沈煜伦考入香港理工大学,投身教育事业。他不但创立自己的留学咨询机构,还是热销书作家。有的人就算不认识沈煜伦,也看过他写的《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四世生花》等作品。其中,《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是一本个人故事集,提到了沈煜伦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凭借该书,沈煜伦成功入围2015年度十大新力量。

  沈肯尼比沈煜伦小两岁,1988年出生在云南昆明。他毕业于英国斯特林大学,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曾发表小说《沈肯尼成长日志》、《破碎的时光》等。

  2013年,沈煜伦和沈肯尼在微博承认订婚,大量粉丝为他们送上祝福。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们被叫作沈氏夫夫。2016年,沈肯尼发微博,宣布和沈煜伦已经结婚,他们又一次受到关注。

《明史,宋濂传》中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
1个回答2024-04-13 17:31
宋廉看到好书就连夜抄书,而且,宋廉借过的书每本都是干干净净,不卷不折,每一本都很平整,每一本书都有借有还。所以,书主人都愿意把书借给宋廉,宋廉才得以博览群书,并能得到名师指导。一次,宋廉看到了好书,就一直抄到天亮。他母亲看到了,就叫宋廉别抄了,说早一天晚一天还书又没关系。而宋廉却坚持要抄好。可见,宋廉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正是因为宋濂的诚信,书的主人才愿意一次又一次把书借给他,宋濂的诚信,使他学到了许多知识,从而成为了一个出名的文豪。



说明了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呼唤诚信,商家需要诚信,只有讲诚信才是商家的立身之本。拥有诚信品质的人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上。
宋濂好学
1个回答2024-01-29 11:26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编辑本段译文
  宋濂年幼时就很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读,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宋濂仍不懈怠。抄录完毕,跑着去送回书,不敢稍微超过约期。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宋濂,宋濂因而可以看遍许多的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宋濂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宋濂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39
宋濂小时侯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36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姑且不论他的其他著述,单一部《元史》就足以为他赢得至高的尊荣。毫无疑问地,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文化重臣,也因此受聘为文学顾问。朱元璋每每将他召进宫中,询问有关文学哲思之事,促膝谈罢,赐以御宴。从此,朝中大臣也对他刮目相看,尊崇有加。

 

偏偏这位理学大师,文章清明,名利面却糊涂愚騃。他觉得自己的官位还不高,名声还不响,群臣的奉承还不够,便弹精竭虑、日夜苦思,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他上了一本奏折,提出自己想告老还乡。精明的朱元璋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透过皇帝的当众挽留,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声望。

 

这位贫民出生的皇帝从来就不欣赏文人的惺惺作态,于是略作沉吟,就恩准了他的请求。这真是始料未及,宋濂想都没想到过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然而,事实已成定局,成命难收;无奈之下,他只好扯着老脸央求,才勉强使得朱元璋愿意答应每年召见他一次。好不容易保住了这“恩宠”之后,他只得脸面无光地下朝去。

 

以后每年,他先征得皇上恩准后,上朝晋见一次。可是几年过去后,他越来越觉得,皇帝对你他的问候中已经少了那份真诚,群臣的招呼声里也没了以前的那份敬重;他这每年一次的召见,有点像例行公事,索然无趣。

 

“对!何不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去应付那痛苦的过程?”他又做出了一个断送自己生命的错误决定。

 

看到宋濂让儿子代替前来召见,皇上盛怒,以欺君之罪将宋濂处以流刑。一代理学大师,悲悲切切,便惨死在流放途中。

 

就这样,为了虚名、浮名、功名,宋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实,纵观历史,无论古今中外,有太多人因为过于追求浮名虚利,没有节度,而付出了许多相当可观的代价,以致终身遗憾、抱恨,悔不当初。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5:02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