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律动我的小手藏起来

在三藏经典中,律藏,经藏,论藏分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20 12:34
一、经藏。梵语素怛缆,或曰修多罗,华言契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二、律藏。梵语毗奈耶,华言调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三、论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又翻无比法。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三藏:四阿含经为经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为律藏。六足发智论为论藏。依大智度论说法,三藏属小乘教专称,但依据摄大乘论说法,大乘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为论藏。
佛教中有论典论藏,是否也有律典律藏,如何区分那
2个回答2022-10-22 15:40
“经律论”取自佛教经典总集《大藏经》,“经律论”是《大藏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总而言之:经是佛所说之经契,律是戒律本,论是菩萨依经阐发自己观点而造的论。
1、“经”即“经典”之意,是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2、“律”是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的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3、“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
跪求一首七律藏头或藏尾诗?
2个回答2023-01-10 21:35
此夜情怀花上春,
生风白羽浥轻尘。
我心望断寻芳路,
唯将怜取眼前人。
你自卷帘因楼高,
杨柳闲垂锁春困。
秋露未生松子落。
月映云窗深闭门。
什么藏头诗?什么又是藏尾诗?格律诗有些什么要求?
1个回答2022-12-28 11:57
通俗点讲就是每句诗的开头或结尾连起来可以组成一句话,而格律诗一般都出现在西方的诗体中,就是给你一个框架填比较生动的词。
藏传佛教的戒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28 11:38
可以购买一本由圣严法师著作的“诫律学纲要”这本书来看,里面专门谈论佛教的戒律,希望对你有帮助!阿弥陀佛!合十
如来藏(佛证悟发现的律则)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3-03-24 11:45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成就佛果就是圆满一切善行的 没有任何罪业了 和宇宙大道合二为一了 和宇宙同体了 一切智慧 等等没有任何障碍了 当然对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知道了 也叫漏尽通················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分别是经藏,律藏和什么
2个回答2022-12-08 14:20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
经藏是说定学;律藏是说戒学;论藏是说慧学。
释迦牟尼佛入涅盘之后,大迦叶尊者率领五百证果罗汉在七叶窟结集三藏。
阿难尊者将佛一生所说的法,记录成为经藏。
优波离尊者将佛所规定的戒律,整顿成为律藏。
大迦叶尊者将佛弟子读经研律的心得,收集成为论藏。
成功三大定律:金蝉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 | 值得收藏
1个回答2024-01-05 12:31

竹子定律

SUCCESS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其实,钱钟书学问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

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这就叫竹子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这其中藏着深刻的道理就是: 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这个定律最早是听过马云的一个公开演讲,而透过这个定律去联想人生,你会发生,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的,人们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

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机会,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所以说,如果有梦想就要先动起来,然后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下去。

金蝉定律

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的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 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这就叫金蝉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我们缺少的不是能力、技巧、模式,需要的是坚持和毅力,只有坚持量变,才能最后完成质变,才能突破成功的临界点,取得最后的成功。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大部分人都是在离成功一步之遥却放弃了。

中国有句老话“行百里半九十”,就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因为很多人坚持到九十里就放弃了。

自然和自然律隐藏于黑暗中
1个回答2022-12-06 16:28
答案: C “ 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 的含义,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发现自然规律,而牛顿则发现了。 A 项是影响; B 项表述错误; D 项是牛顿的数学贡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