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礼仪儿歌中班

小班,礼仪课孝敬老人怎么上
1个回答2023-11-21 12:10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3月份是文明礼仪月,我们学校安排了一系列德育活动。三八妇女节那天,大队部组织了“感恩母亲”的主题活动,我深有感触,因此把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定为“文明礼仪从孝敬父母开始”。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古人还说:“羊跪乳,鸦反哺。人之情,孝父母。”这几句话告诉我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动物尚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人更应该去做到。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很难想象他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
有一首小诗这么写道: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是爸爸;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是妈妈;有两个人最伟大,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皱纹深了,却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们;他们的手脚粗了,却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他们的腰肢弯了,却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们;他们的眼睛花了,却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们。是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演绎着一个个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大家知道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相传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他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来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再来说说我们的家乡慈溪,这个地名的由来也与一名叫董黯的孝子有关。董黯是汉代人,有一年,他的母亲生了病,特别想喝大隐溪的溪水。但大隐溪在城西10余里处,无法每天去汲取。董黯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就在大隐溪旁建了一所房子,把母亲安顿在那里,天天打溪水给母亲喝。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母亲的病不久就痊愈了。慈溪人民为了把“母慈子孝”的优良传统发扬广大,把那条大隐溪改名为慈溪,以纪念这位董孝子。慈孝文化对慈溪影响深远,慈孝文化是历史赐给慈溪人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听了以上两个小故事,希望大家能真正感悟到:父母之爱,恩重如山。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与父母交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让父母舒心;体谅父母的辛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让父母省心;勤俭朴素,提高修养,让父母放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优异的成绩,让父母开心;经常同父母交流沟通,听从父母劝告,让父母顺心;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真诚待人,让父母称心……
最后,让我再次重述今天讲话的主题:文明礼仪从孝敬父母开始!
小班礼仪《餐前礼仪》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1:07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幼儿园文明礼仪小明星班级推荐理由
1个回答2024-02-19 08:53
没有相关问题的答案 你可以去中国幼儿教育网看看
大班礼仪教案《介绍朋友》
1个回答2024-02-25 00:27
  幼儿园教案:介绍他人
  教师:屈老师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行为辨析法情景表演法。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介绍别人并懂得介绍礼仪。2.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核心要素:客人到先问好进门后做介绍先家人后来客按顺序不要错
  活动准备:
  1、贴纸、水彩笔,小道具(娃娃家)
  2、幼儿在生活中有过客人到来访的经验
  3、两幅图: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把来作客的老师先介绍给妈妈;第二幅图里的小朋友把妈妈先介绍给来作客的老师
  基本过程
  一、导入过程
  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a、教师:“如果老师今天要去你家作客,但是她却跟你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你应该怎么做?”
  b、“你应该如何介绍老师?并让她和你的爸爸妈妈认识?”
  二、关键步骤
  1、情景表演《作客》
  a、班上的教师互相配合,一位扮演依依的妈妈,一位扮演老师、一位扮演依依
  b、教师重点示范介绍他人时的手势(以右手四指并拢、手心朝上的方式进行介绍)以及介绍的顺序(先介绍妈妈再介绍老师)
  2、老师请小朋友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老师来作客》
  3、比比看
  a、请幼儿观察两幅图,看图片中哪个小朋友做得更好,为什么说这个小朋友作得好?
  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把来作客的老师先介绍给妈妈
  第二幅图里的小朋友把妈妈先介绍给来作客的老师
  b、请幼儿观察,书中的四幅图,再请幼儿回忆情景表演的过程,然后
  给四幅图按先后顺序编号
  第一幅图:老师来家里作客,刚进门
  第二幅图:小朋友介绍老师给妈妈认识
  第三幅图:小朋友请老师坐下,给老师敬茶
  第四幅图:小朋友介绍妈妈给老师认识
  三、引歌套词
  可参考《小松树》的曲调,也可自选歌曲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客人来访”:
  在区域中设置“茶吧”,提供小沙发、小座椅、茶具、茶叶、自制饮料、小点心,学习奉茶的礼仪
  开展“客人来访”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介绍他人的礼仪
  2、在生活环节活动中练习唱诵三字儿歌
  家园互动
  1、通过礼仪专栏向家长讲解介绍他人的礼仪要求,并希望家长能够用到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正确的影响
  2、在家庭聚会或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提供机会,并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
  注意事项
  1、在情景表演时,教师应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并且行为举止规范
  2、为了表示对客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和他人的尊重,我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先家长、后来客;先男士、后女士;先年轻、后长者;先职位低、再职位高)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1个回答2022-09-17 06:55
帮不到你。祝你成功
主题班会记录:文明礼仪
1个回答2024-05-16 09:05

主题班会记录:文明礼仪

一、指导思想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范》《守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绿色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二、班会目的
  
  1、使同学们认识到讲究文明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有文明的人应是怎样的。
  
  3、通过学生的自我剖析,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为就业打好基础。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15日
  
  地点:高二饭店服务班教室
  
  四、参加人员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
  
  1主持人:李江
  
  2小品组:陈磊、王家琪、刘磊、冯帅、戚美琪
  
  3礼仪学习小组:吴春晖、董晶、张淼、张冉
  
  4才艺小组(两句半):孙严、郝洪亮、王旭
  
  5现场采访小组:刘一心、王晨、程媛媛
  
  6倡议小组:代艳、宋萌萌、温玉梅、陈丽娟
  
  7拍摄小组:李伟、陈明远、牛小远
  
  8班歌领唱小组:宋妍、林洋、李娇蕾、王丽娜
  
  五、班会内容:
  
  (一)宣布班会开始
  
  (二)唱国歌
  
  (三)小品表演
  
  (四)礼仪知识学习
  
  (五)才艺表演(两句半)
  
  (六)拍摄小组
  
  (七)现场采访
  
  (八)倡议并签字
  
  (九)小品回放
  
  (十)唱班歌
  
  (十一)结束语
  
  (十二)班主任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礼仪开关门都作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5 07:58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交通(马路不是游戏场)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行走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乘扶梯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自觉排队日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购物和观看演出》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在外用餐(入座)》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保护我们的牙齿》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好朋友握握手》
·幼儿园大班礼仪活动方案《花儿好看我不摘》
我要主持文明礼仪的班会,求一些故事和节目
1个回答2024-01-24 11:36
1、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2、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4.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5.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幼儿园小班礼仪
1个回答2024-02-02 00:47
1、让幼儿知道用双手递接物品,并用眼睛友好地看着对方。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礼仪。活动准备:事先准备好的情景剧《我来递,你来接》。活动过程:一、
中班礼仪《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教案
1个回答2024-02-12 17:23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