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儿童英语作文

过度保护孩子对他的成长有好处吗?
1个回答2024-01-20 18:03
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探索,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在一个过度保护的环境下,孩子可能不会有机会冒险尝试新的事物,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会使孩子在以后面对风险和挑战时变得缺乏信心。
其次,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应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孩子需要经历一些失败和挫折,嫌盯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如果过度保护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这一重要的经验和机会。
最后,过度保核搏护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加改者祥,无法自主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这样会使孩子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变得缺乏自信。
因此,虽然父母需要关心和保护孩子,但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对孩子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有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中,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探索和成长。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是啥样?
1个回答2024-03-08 04:44

这点我深有体会,我是家里的长女,我八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弟弟一出生我的家庭地位就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人都围着弟弟转,爷爷奶奶为了照顾弟弟方便直接住进家里来了,之前每天放学爸爸妈妈下班早还会接我,现在只有我自己孤零零上下学,我内心这种委屈感相信很多人都很难体会,妈妈安慰我说弟弟还小,等他大一点了就好了。

更让我不理解的是,弟弟有一点小毛病全家人就紧张得不得了,有一次弟弟喝奶可能呛到了,奶奶就马上要带他去医院,弟弟手被蚊子咬了挠红了,奶奶心疼的给他涂芦荟胶,给他买零食买玩具哄他,这些在我眼里都认为太过了。

在这种过度保护下,弟弟长大后变得更加无法无天了,只要他一哭什么都能有,弟弟得需求总是能被无条件得满足,妈妈做好饭,只要弟弟说不想吃就立马重新给他再做一份,我不知道其他小孩在家里是不是也被这样惯着,但是小孩子惯着的同时也要交给他一些基本的道理。

上学以后,弟弟行为更变本加厉,抢小朋友东西,和小朋友打架等等这都是我家里惯出来的毛病,每次我和家人说管一管,他们都无所谓的样子,反而觉得男孩就应该这样,我也懒得说了。

我也见过很多在公共场所看到自己孩子欺负别人孩子或是破坏公共秩序时离老远坐那喊一句“别打其他小朋友”、“不许抢啊”、“不许踹叔叔椅子”的家长,他们认为自己有隔山打牛瓶底取药的本事,光靠喊的就可以,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耍着嘴犯。

但如果发现对方有还手的行为且自己孩子又干不过的苗头,那些特异功能瞬间就消失了,马上变身脱缰野狗蹿上去,恨不得手把手解决,遇到成年人时免不了还要抱怨一句“跟孩子计较什么”之类的恶俗话语,说白了,作为家长,管是都能管得了的,但对于有一些人,管还是不管,主要是看自己孩子吃没吃亏。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自小不管教以后社会会替父母教育,因为弟弟的事我也渐渐和父母产生了隔阂,大学以后也很少回家,有时候妈妈会给我打电话,和我讲弟弟闯祸了什么什么祸,和其他小朋友又打架了怎样怎样的,我也很无奈,因为在他最应该被管教的时候却选择了惯着,现在变成这样作为家长的要负全责。

结婚以后,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遇到点小问题我也会心急,我能体会做家长担心孩子的心理,但我从小教育我的孩子要有礼貌,要听家人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为了可以让他不那么淘气,我还在网上给他报了一个叫小小熊美术AI课的,课程代入感很强,老师教的也很专业,我的孩子可以用一下午的时间去画好一幅画,这样我很欣慰。

过度保护孩子的3个表现,你中招了嘛?
1个回答2024-01-18 11:24

过度保护孩子的3个表现,你中招了嘛?

过度保护孩子的三个表现

1.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总是担心孩子会出事儿

2. 对孩子的过度帮助,总觉得孩子能力不足

3. 代替孩子做决定,总觉得孩子离了自己就会犯错误

三个参考标准看你有没有过度保护

1. 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不论大小都会来找你帮忙吗?

2.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很容易放弃,甚至去找捷径?

3. 你自己是不是经常感觉因为揽事过多累的不行?

过度保护的危害

1.孩子缺乏基本生活能力

2.孩子无法接受压力,挫折

3.在未来工作方面,缺乏信心,责任心,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过度保护孩子有什么坏处?
1个回答2024-03-06 22:06

现在很多父母怕孩子被带坏,一旦孩子出现一点问题,就忙不迭地却找相关人员发火。

这些话,相信你都听过

“你不要和他玩儿,会跟着他学坏的。”

“我告诉你们,没事儿别来找我儿子,他要学习。”

“看看你们那是什么老师,教个课也不好好教,孩子都没学会也不说再给讲一遍。”

“跟这些小孩一个班,我女儿这能好好读书吗?”

“我儿子本性不坏,都是跟那个谁学坏的!”

这些话我相信很多朋友应该并不陌生,爱子心切的父母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带坏,总是把孩子的一些行为错误,归结到其他人的身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舒缓自己,释放压力。


我认为都是你们的错,且不接受反驳

家长口头禅:挺好个孩子都被某某某带坏了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的一句话,“挺好个孩子都被某某某带坏了。”

很多父母都说过这样的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孩子是被别人带坏的吗?为什么有些家长总喜欢把错归给别人?是什么导致父母错误地看待了这些事?

在父母心中,自家孩子总是单纯的,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时间会把错误的原因,定义在外部因素上,觉得自己单纯的孩子一定是被带坏了。

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还不能为事情负责,所以一般都是家长在包揽包办,从不给孩子自主权。因为家长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没有能力,自然觉得孩子不会主动变坏,都是别人的问题。

父母总是将家以外的世界想象的过于险恶,喜欢掌控孩子,一旦孩子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父母的警报就会拉响。这时候,失去理智的父母会把一切外在因素,都当成假想敌来对待。


把孩子当“小白兔”,却给未来埋下“祸根”

父母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实际上在父母掌控范围内,孩子失去了很多,同时也给孩子成长造成了很多障碍。有一些问题,甚至比让孩子自由发展,都来得更坏,然而家长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安全的。

社交受损

过度掌控孩子的家长,在责怪别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伤害了孩子的人际关系。每个孩子都有选择自己朋友的权利,家长有权利给意见,却没有权利干涉。

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现一点点问题的时候,就马上对孩子身边的人横加指责,那么孩子的社交会受影响,很可能让孩子从此抵触社交,以避免交朋友,来避免失去朋友。

抵触父母

很多家长会发现,虽然家长没有直接责备孩子,但是孩子却依然很抵触家长,甚至有些孩子会拒绝让家长了解自己的任何事情。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会产生隔阂,从而无法交心。父母觉得孩子任性不听话,孩子觉得父母不可理喻。

变成小白兔

很多孩子被家长保护的太好,无法分辨现实的好与坏、真与假。被家长规避了太多未知问题,反而让孩子在社会上更容易受诱惑与被骗,而这样的家长,等到那个时候,又回去横加指责,觉得孩子很傻很天真,殊不知都是自己埋下的祸根。


想避免问题发生,家长要从自家孩子入手

既然父母不能这样过度地保护孩子,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尽量少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呢?

教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小教会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辨别是非对错,而不是大包大揽代为解决。这样,孩子才能避免被诱惑与欺骗,毕竟,父母不能掌控孩子一辈子。


别怕孩子走弯路,错了之后反思才能进步

千万别怕孩子走弯路,因为只有错了才知道什么是对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去体会,比强行灌输的要好很多。但在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带着孩子反思,否则这亏就算是白吃了。

少将错误归给别人,先从孩子自身找问题

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从无到有,从错到对,作为父母,在发现孩子错误的时候,应该先从孩子自身寻找问题,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而不要一昧的责怪别人。这样不仅能帮到孩子,还会锻炼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爱孩子,也需要学习

父母爱子天经地义,但是爱也要有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对孩子的爱就像是握在手中的细沙,握得太紧反而流失越快,太松也不行。只有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够稳稳地握在手中。

现在社会对于父母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孩子的要求,很多父母不仅要顶着家庭的压力,还要顶着工作和社会的压力,因为站在这个角色中,有责任、有任务、有压力,如何能够平衡这些角色,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

但是有时候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去看待事物,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发现。抛开父母的角色,换位思考,也许就能读懂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3 00:18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例子如下:

之前一期《变形计》城市主人公刘思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版“巨婴”,十六岁的她穿衣需要妈妈伺候,脚趾甲需要姑姑给剪,就连吃饭都需要二姨给喂。被采访到之后,她家人曾表示她还小。她之所以这么不食人间烟火,就是因为家里人太宠爱她了。

给父母的建议:

1、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父母陪不了孩子一辈子,人生很长,很余游多路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父母作为引路人,在教镇郑给他们如何走路的要领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才能走得稳、走得直,如何去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而不是一味地把孩子保护在温室里让他们过父母认为安逸的日子。

那样对孩子来说也不公平,他们因为父母强加的爱而丧失了自理能力。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很重要、也很关键。

2、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

小鹰之所竖旅销以能够快速学会飞翔,就是因为老鹰妈妈能够狠得下心把小鹰扔下悬崖。在严酷的环境下,小鹰不会飞翔就要面临被摔死的危险,所以在险境中它学会了飞翔。过度的安逸并不会让孩子了解到“阴暗”的一面,但却会折断孩子的翅膀,让他们失去飞翔的机会。

父母过度保护
1个回答2024-02-18 10:16
父母让你去你就去!但是具体去了怎么做都是在你!成长的起来否是你自己的事别怪别人!工作缩手缩脚也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父母没说让你去到公司缩手缩脚吧?去了做你自己别做某某人的儿子!结果好了是你自己努力!结果不好是你父母的错!如果你连父母介绍的工作都做不了!那你还谈什么去成长起来?
很多人家长都会过度保护小孩,过度保护对小孩有哪些坏处?
3个回答2022-12-02 07:27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会过度的保护小孩子,那过度的保护小孩子的坏处,应该有很多方面是小孩子有依赖性,那她的独立性就会差在呢,有的小孩子就会任性,耍脾气,还有的小孩子会变得胆小,小孩子的责任感又不会很强,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还要锻炼孩子的能力,所以有的时候要放手。不能过度的保护。
父母过度保护
1个回答2024-02-11 01:20
可怜天下父母心阿,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这么做有他们的道理。

你想出来社会,多交朋友,他们不肯,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以及人心有多复杂。

他们不想你受到伤害留你在家里,是对的,等你在长大点,成熟懂事点,他们会放手的。
孩子爸爸过度保护孩子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25 04:11
当然需要给爸爸讲讲道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保护”是要不得的。有些父母担心宝宝走路绊倒,在房间内清除了一切障碍物。为防止宝宝碰伤,搬走了家中一切带棱角的桌椅。这些家长总是将孩子放到一个无任何伤害的环境里,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感受探索世界的权利。
过度保护孩子的后果
1个回答2023-12-11 02:02

🤔丧失探索欲
家长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冒险的精神。
🆘缺乏应急经验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没有应对困难的经验,当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依赖父母或者逃避,而不是独自去解决这个问题。
🚨缺乏危险认知
一直受到保护而未曾独自经历过事情,对危险的认知也缺乏敏感性。
👀容易被诱惑
被家长过度保护的孩子接触的外界事物也是有限的。很多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比如上学的时候选择离父母较远的学校,脱离父母的掌控,在学校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接触很多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无疑是成长路上巨大的诱惑。
👎自我管理能力差
家长过多地保护孩子,将孩子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地安排好,只让孩子将重心放置在学业上。这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等远离家长的照顾后,他们很难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而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未来就业等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