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不想当留守儿童英语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英语对话
1个回答2024-01-23 05:00
这是什么题目啊,哪家留守儿童能跟家长用英语对话啊。。。= =
留守儿童如何与父母过新年
1个回答2024-02-18 15:46

留守儿童与父母最缺乏的就是问候和相守的点滴 ,

所以觉得在过年这个氛围里不是过年,

而是因为过年大家团圆,

团圆意味着过年,

可以全家一起去逛动物园一类,

多以孩子的思想为主,满足孩子的心愿,

留守儿童不理父母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11 22:51

留守儿童不理父母,多的是因为长期留守,和父母缺少亲近,有疏离感。因为长期的不接触,彼此都不熟悉,陌生感让孩子没办法在第一时间放下戒备。同时,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面广,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又很敏感,特别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更为敏感,很多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被迫接触留守~;同时认知能力的局限也让他们的心理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我个人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要急着让孩子和父母亲近,孩子的种种表现多的是因为陌生感,和孩子建立亲密度尤为重要。

留守儿童跟父母表演什么节目好
1个回答2024-02-22 15:46
歌曲:我想有个家 最适合不过
社会的帮助:社会再帮助也不能替代父母的爱 无解 除非回到父母身边
节目:话剧应该比较好 场景和歌曲还有对话台词能融为一体 体现留守儿童的孤独 无助 歧视 漠然 学坏
如果你想表现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帮助 使他们快乐 当我没说
这需要当政者来考虑 为什么父母不把孩子带在身边
留守儿童的日记 看哭多少父母
1个回答2024-02-04 23:02
留守儿童的日记,就是写出了孩子的心声。作为家长的来讲,孩子成长阶段,缺席陪伴的确是一种遗憾。

所以家长们都要认清自己当下需要做的是什么!
留守儿童为父母写的信
1个回答2024-03-09 20:09
致留守学生家长的一封


贵家长:
你在外打工一定很辛苦!相信你已常够了世间的酸甜苦辣,饱经了人世的风雨沧桑!在你失意时,你是否有人扶助,在你快乐时,有谁与你分享?当你忙完一天的工作静静地躺在床上,你一定会想念家乡。想念自己的子女吧?
你可曾想到当你孩子痛苦时,向谁诉说?他们只是十一、二岁未成年的孩子啊?多么渴望父母的呵护!你能想象出他们满面泪痕呼唤父母的情景吗?
你可曾想到当你孩子面对空空的四壁。放学回家后,会如何打发空闲的时间呢?你一定不会想到网吧对你孩子的诱惑,这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使多少家庭离散,使多少儿童辍学.那么你有没有想到这其中或许就有你孩子的身影。在外辛苦挣钱,也无非使家庭过的更幸福一些,但更多的是为了你的子女过得更温暖些,使他们成才,才是至关重要的,多关心关心孩子吧!给他们以更多的家庭温暖,给他们更多的家庭呵护。不要因为一时多挣几个钱而毁了孩子一生!
求一篇关于一个小孩因为留守在家里,缺少关爱,最后父母回来看他,他们会说些
1个回答2024-02-16 07:24
要突出孩子在家的心里上的孤独和缺少沟通,心里想自己的父母,父母回来后那种内心的自责和内疚的感受,要连贯感人,真实,贴近实际,让大家读后感觉这就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留守儿童在父母没有陪伴的情况长大,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什么状态都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2-02 02:14

生活状态的话,有的长大拼命学习成为村里的大学生有的选择在城市里奋斗,有的能出人头地,最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能比较和父母陌生,毕竟没有长时间的陪伴过他们。有的会选择回农村创业,不想给别人打工,还是喜欢农村生活。有的学一门技术,定向招生毕业后回村里当医生的都有。也有的轮回,可能会辍学,在村里接着当农民。

心理状态的话,农村的留守儿童可能会比较脆弱,没有安全感,有自卑心理。尤其是刚步入大学的孩子,家里条件比较差和舍友同学一对比,有些自卑的心理就会出来,再加上有的同学开玩笑之类的,说农村孩子目光短浅,真的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很大的打击,可能会怨恨父母产生过激的心理。

在性格上有的会有一定的性格缺陷,不爱和人沟通,内向,做事情也会独来独往,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但是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要强,自尊心强,自己会处理问题和困难。人穷最害怕的就是没钱,因此有的农村大学生学习就会越出色越卖力。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和生活。

留守儿童有的心理阴影,很多人都体会不到的,他们可能对家很陌生,从小爷爷奶奶带大的,没有体会过家的温暖,羡慕别人有一个温暖的家,长大后很沉默,心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隔阂,长大后其实存在很大问题的就是心理方面的。

湖南卫视有一个节目讲留守儿童到城市找父母的节目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1:18
你说的应该去变形计,但不是去城里找父母,而且城市与农村孩子互换到双方家里体验对方的生活
如何采访留守儿童的父母
1个回答2024-03-06 15:53
在今年1月召开的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刘玲芳、范秀珍等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各居委、村委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建议》,从心理、学习和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该《建议》提出,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与隔代长辈生活在一起,溺爱多于管教,缺乏父母关爱和教导,往往导致失落自卑、孤僻自闭、自私冷漠、焦虑暴躁、任性蛮横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在学习上,82%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在同年级倒数几名的大多是留守儿童;从行为上看更不容乐观,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常常打架、勒索、抽烟、迟到、旷课、进网吧。学校老师、班主任感到异常头疼,致电给其父母,鞭长莫及;家访找到监护的老人,爷爷奶奶们总说他们也没办法。

刘玲芳、范秀珍等建议,在各社区、各村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园地、交流平台、娱乐场所和健身场地;成立留守儿童亲情交流站,为留守儿童设亲子交流电话、网络、视频;协助学校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等。

父母要明明白白告诉孩子“我爱你”

对于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问题,日前,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重,同时应发动社会公权力,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帮助机制。

曾锦华认为,外出打工的父母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在学校教育这方面,曾锦华认为,学校应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锻炼能力,树立自信,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远离孤僻,感受关爱。“同时,政府也应利用自身的公权力,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如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深入农村,为农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政府要尽可能提供便利让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2009年我市在农村启动了儿童流动图书室项目,丰富其课外生活。今年我市还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学习培训,让指导师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儿童和与儿童沟通。此外,还将组织教育专家到山区小学开展公益性的“家长学校”活动等。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在缩短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进均衡发展方面,我市将通过导师制、心理咨询和经济资助等多种方式,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市政协委员何远青则认为,社会各界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值得称赞,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要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儿童和其父母生活在一起。“要达到这个目的,从国家层面来讲,要突破户籍的限制,规定不论户口在哪里,都可以在居住地享受9年义务教育免学费的权利;从我们惠州来讲,政府可以发挥民办教育机构的力量,对外地户籍儿童就读民办学校和就读公立学校造成的差额学费,由财政对家长进行补贴,或者按照学生数量对民办学校进行补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