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伤寒论》少阴寒化证(3)_标清

2023-07-19 13:09:54陈晓东V46:06 1.3万
声音简介

郝万山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马来西亚槟城中医学院终身客座教授、捷克中医学院永久客座教授。

伤寒论主要讲的是实证吗?

不是。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  《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性质,指明外邪之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伤到人体的表现,所以有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之说,书中提到的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分别说的是,寒邪风邪温邪湿邪热邪进入举缺人体太阳寒水之经的表现,伤于寒邪者,所以谓“伤寒”,此为狭义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  《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性质,指明外邪之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伤到人体的表现,所以有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之说,书中提到的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分别说的是,寒邪风邪温邪湿邪热邪进入举缺人体太阳寒水之经的表现,伤于寒邪者,所以谓“伤寒”,此为狭义的伤寒。

伤寒论那一本好?

南中医的第四版《伤寒论译释》,有各家注解,而且排版印刷都非常好。 可以作为《伤寒论》研究的宝典。 如果一般看看可以用学院的教材。

伤寒论谁讲的最好

刘东军老师的《易演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的内容简介

《伤寒论讲义》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内容断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398条,113方。每章标题下加“导学”内容,主要介绍本章需要掌握、理解、应用的知识。每节内容一般分【原文】、【词解】、【释义】、【方解】、【析疑】、【医案选录】部分。【释义】力求精练,突出重点。【析疑】展示各家观点,或引发争鸣,或引而不发,力求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诠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医案选录】限选1~2案,第1案与原文原方相应,第2案为异病同治和拓展方用。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张仲景着作者。伤寒论是人体感受外邪,正气不敌邪气,或邪气过于强盛时就会发病。伤寒包括温病,现在的流感,热病,湿温病,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把杂病合在金匮要略中

伤寒论是谁的

是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是一本书 叫伤寒杂病论 是张仲景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撰写的 也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有完备的理法方药 自仲景以后没有一部医书如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之深远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什么?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都是中医经典。 我国现有的两大医学体系,一个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一体系,一个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体系。前者简称为内经体系,后者称为伤寒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中医经典。 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书大部分内容都在讲针灸和经络,而伤寒论大部分都是讲症状和汤药。 伤寒论中讲到针灸方面的内容很少,全文只有提到刺期门和针足阳明,风府穴所以大家不能强制用黄帝内经的内容去解释伤寒论。相关内容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谁的

是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是一本书 叫伤寒杂病论 是张仲景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撰写的 也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有完备的理法方药 自仲景以后没有一部医书如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之深远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