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伤寒论》少阴咽痛证(2)、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_标清

2023-07-23 14:06:09陈晓东V43:18 1.3万
声音简介

郝万山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马来西亚槟城中医学院终身客座教授、捷克中医学院永久客座教授。

伤寒论 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为什么? 什么是阳病,什么是阴病?

  阳病指张仲景六经辩证的三阳脉为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   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   “阳病见阴脉者死”,指三阳病过程中,脉象由表现为阳气亢奋,搏指有力的“阳脉”,转为气息微弱,应指乏力的“阴脉”,反映了正气衰败,“阳去入阴”,病势深重的病理机转,故称“死”候。   阴病指三阴脉为病(即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1)上热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阴证而见浮大数动洪滑之阳脉,虽然脉与证不相符,但在伤寒来说,多为阳气来复,正能胜邪,从阴出阳之象,提示病情好转。

阴不治阳为阳病,阳不治阴为阴病是什么意思

此为阴阳之间对立制约关系的失调,动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 阴不治阳为阳病:就是阴虚或阳盛导致阴不能制约阳导致阳偏盛,表现出阳盛的证候或病理情况。 阳不治阴为阴病:就是阳虚或阴盛导致阳不能制约阴导致阴偏盛,表现出阴盛的证候或病理情况。 举例说明:寒不能制约热导致热更盛,表现出热象。

阴盛则阳病,为什么阳病治阴呢?

调整阴阳,使之恢复或保持平衡(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亦就是阴阳的自和与平衡。),达到阴平阳秘,使人体生命活动得以稳定、有序和协调。 阴阳偏盛,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在正常的阴阳自和平衡之上,感受邪气(有内因和外因之分),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就相应的采用“泻其有余”(实者泻之)的原则。 阴阳偏衰,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在正常的阴阳自和平衡之下(阴阳双方都偏于虚弱的状态),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故宜采用“补其不足”(虚者补之)的原则。 (亦就是说人体偏虚弱的状态下,泻法肯定要谨慎用之,“补其不足”才是原则。) 单纯虚证的治疗原则亦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怎么解析啊

所谓阴病,就是所患疾病表现出阴的特点,如果怕冷,面白,舌胖,小便清长等,而这个阴病不是由于外邪导致的,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导致阴偏盛,所以要治阳,补阳气,以消阴翳。同理,阳病治阴是阴虚导致阳偏盛

解释 阳病至阴 阴病至阳 阴盛则寒 阳盛则阴

像是哲学啊, 事情总会有它的两面性,物极必反

阳病治阴是什么意思

阳病治阴,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为阳病。这种阳病不能用寒凉的药去治疗,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壮水滋阴的方法,以抑制阳亢火盛。此原则即为“阳病治阴”。

中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怎么解释?

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指阴阳偏衰而出现的治法。其中,阳病,是指阴偏衰(阴小于正常的量)而导致阳虚性的偏亢(阳不是真的多了,而是由于阴减少而表现出的亢进)。所以这时候要“治”阴,也就是把阴给培护起来,阴阳就可以达平衡。这时应该用滋阴的药物把阴升起来,而不是用寒凉的药物把阳降下去。你可以这样理解,这当中的“病”就是“虚性偏亢”,“治”就是“培护”“增加”。那么阳病治阴就是阳虚型偏亢,需要增加阴的份量。阴病治阳就是阴虚性偏亢,需要增加阳的份量。

中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怎么解释?

【阳病治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个人认为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滋阴来达治疗阴虚导致的虚热证 【阴病治阳】 同理 所谓阴病,就是所患疾病表现出阴的特点,如果怕冷,面白,舌胖,小便清长等,而这个阴病不是由于外邪导致的,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导致阴偏盛,所以要治阳,补阳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个人认为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补阳方法来治疗阳虚导致的虚寒证 部分参考 部分更改 仅供参考

阴阳学说:阴病治阳

你的理解就是错误的啊,王冰的那就话:“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说,由于阴虚出现的一些热象,通过滋阴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治疗方法是阳病治阴而不是你说的阴病治阳。相反,阴病治阳是王冰的那就话: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意思是说阳虚了,出现的一些阴寒之象,比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些是阳虚导致的,就通过治阳(温阳)来解决阴的问题。这样解释你应该明白了吧。

阴寒是什么病,有什么不能吃的

阴寒严格来说不算病,只能说是体质特征。阴寒体质可以由嗜食生冷,先天不足,冒寒浴冷,情志不舒等原因引起,通常有神疲倦卧,少气懒言,畏寒怕冷,食少纳差等外在表现。 一般而言,水果,冰水,冷食,不熟的食物都属于生冷,阳虚体质的人吃多了容易加重阳虚的症状,甚至会出现食入腹胀腹痛之类的情况。 食物属性的分类,可以按照生活经验来进行。比如吃了会上火的,一般属于热性,辛辣的食物一般属于这一类;而吃了之后会改善上火症状的,一般属于寒、凉性质,苦寒的食物一般属于这一类。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