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我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中心环节

2018-08-05 18:06:4207:55 148
声音简介
刘志彪:论我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中心环节(节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來,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应对新的挑战,中国社会各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已经基本停止的中国经济改革急需要重新摆上议事日程,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一轮战略取向和实际行动。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现在这个“双引擎”需要重新设计,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顶层改革设计,不仅难有可持续发展,还极有可能使中国经济成长陷入发展中国家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并付出代价髙昂的社会成本。

起源于3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波的改革,坚持的是用市场化取向改革行政命令经济,主要表现为中央对地方和企业的放权让利,中心环节是按照形成市场的原则进行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体制转型造就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之所以取得巨大的“体制转型红利”,是因为这一时期体制转型的主要特征,是在绝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之上做“加法”,或者是以不触动绝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进行的边际改革。改革释放了长期被体制压抑的生产者努力的热情,扩大了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边界。

人们十分敏感地看到,近十年以来,我们讲发展多了,改革的口号提得少了,改革的步伐放慢了,甚至于专门从事改革的机构也被撤并了。是不是我们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不需要进行新的改革了呢?事实并非如此。种种现实说明,我国从2000年左右开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表现为不对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做减法”,就不可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因此进一步改革所触及的矛盾更深,涉及的利益更广,推进的难度更大。这些都说明,这一波的以增量改革为特征的“体制转型红利”基本释放完毕。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方向,我们认为仍然要坚持市场化取向,以形成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的格局目标。

如果说中国第一波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以放权让利为特征,是按市场原则进行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那么新一轮的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在转轨经济的大背景下,在坚持市场取向的总体原则下,以政府自身的改革为中心来展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的转轨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虽然不能说已经全部完成,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影响和决定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中心问题,最起码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现在矛盾的焦点,主要来自各种权力对经济活动的不正当干预并使其制度化和固化。因此只要我们正确、清晰地界定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范围,以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式管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活动的权力干预,限制政府权力在市场领域中的不正常的扩张,以有效地保障市场主体、经济自由与社会公正,那么要素价格体系自然会在竞争中逐步形成,各类做强国企的过程,就会界定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腐败和垄断这类导致民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就有迎刃而解的希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的转轨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虽然不能说已经全部完成,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影响和决定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中心问题,最起码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现在矛盾的焦点,主要来自各种权力对经济活动的不正当干预并使其制度化和固化。因此只要我们正确、清晰地界定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范围,以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式管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活动的权力干预,限制政府权力在市场领域中的不正常的扩张,以有效地保障市场主体、经济自由与社会公正,那么要素价格体系自然会在竞争中逐步形成,各类做强国企的过程,就会界定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腐败和垄断这类导致民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就有迎刃而解的希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16年我国公休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

by:生活杂谈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 全7讲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全7讲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

by:弹贝斯的老高

我国中国民间故事

家长里短,神仙狐鬼,因果报应,八卦风水,大家好,欢迎收听晨蒙先生整理演播的中国民间故事。

by:晨蒙先生

ChatGPT带来的新一轮商机

1.ChatGPT:重新定义商业世界的下一个“大事”,你不能不知道它!2、挖掘ChatGPT潜力:探索其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场景3、预见未来:ChatGPT...

by:叫郑三观